彼得大帝的剃须令:要留胡须必须缴纳“胡须税”
征收胡须税的想法是彼得一世第一次游历欧洲时产生的,他认为胡须是无用且多余的装饰,留胡须就得出钱购买留须权。从欧洲回到莫斯科后,彼得一世召见了一些大贵族,他拿起一把大剪刀,一下子剪掉了好几个大贵族的胡须。接着,颁布了在全俄开征胡须税的命令。
当时的俄罗斯,男子素有蓄胡须的习惯,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时尚,在他们眼中胡须是“造物主赐与的装饰品”。彼得大帝宣布不准留胡须后,保守的贵族和神职人员等坚决反对,不过彼得一世很强势,使得 “胡须税”在俄国得以顺利执行。当时,很多彼得一世及其改革措施的忠实拥护者,以及一些“吝啬”之人碍于繁重的税收,剃掉了胡须。
彼得大帝征收胡须税的背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北方战争在即,国库空虚。繁重的胡须税可快速充盈国库,为战争提供后方资源。
1705年1月10日,由于胡须税太过繁重,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于是经过修改重新颁布,分等级征收:
第一级:皇室、贵族和官员,征收600卢布/年;
第二级:客居俄国的第一类身份的外国人,征收100卢布/年;
第三级:中下层商人、工商区居民,征收60卢布/年;
第四级:仆役、车夫、教堂低级服务人员和莫斯科居民,征收30卢布/年;
第五级:农民只需在进城时为自己的胡须支付1戈比/次。
而神职人员则免于征税。所以在当时的俄国,农民和神职人员等蓄大胡子更为常见。
1715年,胡须税政策再次经历修改,实行统一课税:50卢布/年。彼得大帝去世后的1772年,胡须税得以取消。
所有人在支付了胡须税后,将获得一块特制的铜牌。铜牌共三种,分别出自1699年、1705年和1725年,铜牌上均刻有“ДЕНГИВЗТЫ”标志。现在,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有展出这些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