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的原名 来自哪里 释迦牟尼佛的故事
山南慕北 2016-05-19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立者,他被尊称为释迦族的圣人,他的形象和他的教导,给予人们巨大而深刻的意义。对于敏锐察知现在的课题、不断探问“人应当怎样活着”的人,释尊永远是老师,是伴侣。
释迦牟尼原名是什么
释迦牟尼成佛出家前是个太子,名字叫乔达摩·悉达多。悉达多这个名字的含义是一切义成就。他的父亲饭净王希望他以后可以继承自己的王位,成为四方统治者。不过他天性清心寡欲,无论饭净王怎么做都不能迷惑他的心志,反而厌恶酒色。他看到世间的一切总会陷入沉思,禅定的时候还会飞到空中停留好长时间,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会给他跪下。
释迦牟尼来自哪里
在距今三千年左右,古老的印度有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叫迦毗罗卫国,释迦牟尼是这个国家的王子。释迦牟尼如果没有出家的话,就会是这个国家的继承人。曾经有仙人说过,如果他不出家的话,就会是转轮王。为什么说称佛陀为释迦牟尼呢?因为他是释迦族人,所以他成佛后大家都称他为释迦牟尼,也是能忍、能寂等的意思。
释迦牟尼佛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生平,没有引起早期三藏编者的重视,他们只是尽量详细记录导师的言词;更详尽的叙述和更传奇的故事在后来才被精心编造出来。关于佛陀的形象,相对可靠的是一个基本轮廓。他成长于富裕的环境,娶妻生子后,大概29岁时出家;所学的禅定和苦行都无法解决问题;约35岁时得到佛陀的自觉。余生的岁月,他的足迹遍布恒河流域,向各阶层说法教化。他对外道思想所做的扬弃,纠正了时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维护了刹帝利的阶级利益,使他被尊称为释迦族的圣人。
他通过正常饮食恢复了体力,来到距苦行处不远的伽耶城,不久后开悟成为“佛陀”。此时他35岁(或31岁)。据上座部所说,成道前,当他努力调伏自心,七年来围困他的“魔”在此时“现形”。其“十魔军”有:色欲;不乐梵行;饥渴;贪爱;懒惰昏沉;恐惧;疑惑;毁损执着;获取奉承、荣誉与非正名声;贡高我慢。诸天无法战胜“魔军”,也曾有修行者投降。他以“慧”战胜“魔军”。
关于释迦牟尼觉悟的内容,《阿含经》中的说法竟有十五种之多,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或说由四谛而悟;或由十二因缘而悟;或四禅中得三明而悟。作为完整系统化的四谛和十二因缘,或不视为成道内观的原形;成道所悟之“法”,以及三明的内容,都是关于缘起和寂灭的学说。
佛陀开悟后享受于法乐中。他感到其学说尚不能被接受和理解,有不愿说法的心理。据上座部说,梵天王得知佛不愿说法,感觉事态严重而下凡劝请,他保证世间将会有人能够理解佛法,佛最后同意说法。此处以婆罗门教的上帝劝请佛陀,意将佛教地位抬高到神教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