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海君李珲时期的朝鲜政治
非我族类 2017-09-27
追崇父母
光海君即位后,以“母以子贵”为由,提出追崇自己生母恭嫔金氏。群臣大多反对,认为光海君的嫡母是懿仁王后,而恭嫔金氏只是私亲而已,追尊后宫为王后在朝鲜并无先例。光海君不顾反对之声,以霸王硬上弓的方式强行追尊生母恭嫔金氏为恭圣王后。光海君即位之初,礼曹拟定先王庙号为宣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光海君以父王平息壬辰倭乱、拯救宗庙社稷,以及宗系辩诬之功和平息丁应泰诬告之功,将其庙号升格为宣祖,同时给宣祖和懿仁、恭圣两位王后追上尊号。光海君执着地追崇父母,也是树立自身正统性、强化王权起见。
屡受尊号
光海君在位十五年间先后六次受尊号,到仁祖反正前他的尊号已达到48字,即“体天兴运俊德弘功神圣英肃钦文仁武叙伦立纪明诚光烈隆奉显保懋定重熙睿哲庄毅章宪顺靖建义守正彰道崇业”,为历代朝鲜国王生前上尊号之最。一般认为光海君屡受尊号,是他通过仪式来强化王权的措施。但也有学者认为光海君最后一次所受尊号的含义都是事大之义,是群臣通过上尊号来警告他不得违背明朝旨意。同时每次上尊号时,朝廷都会陷入长时间的停摆状态,也可看做群臣对光海君的一种“罢工”抗议,谈不上强化王权。
筹划祭天
万历四十四年(1616)八月,光海君决定效仿世祖朝故事,欲筑圜丘,行郊祭。祭祀昊天上帝原则上只有中华天子才有资格进行,所以大臣们表示反对,并担心重演壬辰倭乱期间的丁应泰诬告事件。光海君后因身体有恙无期限推迟郊祭。
迁都修宫
光海君延续了战后重建事业,修复壬辰倭乱期间被毁的昌德宫、昌庆宫,将贞陵洞行宫改为庆运宫(今德寿宫)。万历四十年(1612)末,光海君听信术士李懿信之言,称汉城王气已尽,要迁都到汉城西北面的交河,群臣极力劝阻。万历四十四年(1616),光海君又听信出身明军逃兵、后来做了术士的施文用及和尚性智的话,说仁王山下有王气,要在此修筑宫殿(即仁庆宫),群臣出于门面效应,不再反对;翌年术士金馹龙又对光海君说定远君家有王气,光海君便在该处营建庆德宫。光海君广修宫阙、大兴土木,除了树立王室的威严以外,也体现出他缺乏安全感,欲建多处宫阙以备不测,还可能包含了增加就业、救济贫民的意图。
光海君无论是迁都还是营建宫阙,都带有浓厚的非理性色彩,这些举动都是他听信风水之说后才宣布的,而且为了修建宫阙,他征收苛捐杂税,搜刮民脂民膏,还卖官鬻爵,不仅银钱盐铁,就连家基木石都允许交易,于是满大街都是穿金戴玉之人,时人讽刺道:“金者、玉者,银耶?石耶?木耶?”当时大臣请求将营建宫阙的费用改用于国防上,光海君驳斥道:“现在的朝臣只知道说停罢营建是当务之急,难道营建停下来,就可以砍下努尔哈赤的脑袋、铲平他们的巢穴吗?”由此可见光海君对宫阙营建近乎偏执的态度。仁祖反正后,仁庆宫被拆除,庆德宫则改为庆熙宫,成为韩国五大宫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