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丁颖是我国近代著名农业科学家、教育家、水稻专家,被称作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稻作之父”。他出身广东高州,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著有《水稻纯系育种之理论与实施》等作品,曾任教中山大学农学院和华南农学院,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丁颖从事稻作科学研究和农业教育事业数十载,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巨大。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丁颖,1888年(光绪十四年)11月25日生于广东省高州县(原茂名县)谢鸡镇石塘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丁林泰深感穷人受苦的根源在于没有文化,决心借债送子上学。为此,丁颖成了丁家的第一个读书人。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丁颖自私塾童蒙书馆考上县城的“洋学堂”——高州中学。入学后,他参加了“新高学社”,曾不时议论时政,立志“科学救国”。
他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科学习一年,便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留学日本。1912年(民国元年)9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学习日语,1914年(民国三年)6月曾一度回国,后又于9月考取日本熊本第五高等学校继续学习。1919年(民国八年)毕业时,适逢国内掀起“五四”运动,东京留学生为声援中国的学生运动上街游行示威受到日本军警的血腥镇压,气愤之余,不思久留,加之那时家境拮据,乃决定辍学回国。先后在高州中学、高州农校任教,后来改任广东省教育厅督学。
此后,鉴于对官场贪污舞弊的厌恶,深感不深造就难以实现“科学救国”之夙愿,遂于1921年(民国十年)4月第三次赴日,考进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攻读农艺,成为该校第一位研修稻作学的中国留学生。1924年(民国十三年)获学士学位,时年36岁。为了出国深造,他前后奋斗了11年。
中年时期
学成回国后,丁颖在广东大学农科学院(中山大学农学院前身)任教授。1927年(民国十六年)他拿出自己的部分工资积蓄补充经费之匮乏,在茂名县公馆圩筹建了中国第一个稻作专业研究机构——南路稻作育种场。随后又用“卖青草”预售良种等办法解决经费困难,先后又增设了石牌稻作试验总场和虎门(沙田)、东江(梅州市梅县区)、北江(韶关市曲江区)等试验分场,旨在选育优良稻种,改进栽培技术,对发展华南粮食生产做出贡献。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日军侵入广州,中山大学西迁云南,丁颖冒着生命危险抢运稻种和甘薯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校方酝酿再次迁校到海南岛时,丁颖为了维护教育事业和国家财产便毅然加入了地下党领导的护校行列,反对迁校,并不顾身家安危出面保释为此而被捕的同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丁颖受被任命为中山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农学院院长,并当选为广东省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4] 1945—1950年,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
晚年时期
1956年,在他67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丁颖出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兼华南农学院院长。1963年他以75岁高龄,亲自带队考察西北稻区,从张家口到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陕西等地。
嗣后,由于组织决定,他才无可奈何带着大箱图书资料,去无锡太湖“疗养”了37天(疗养期应为3个月)。随后,瞒着大家跑到南京考察全国劳模陈永康的水稻高产试验田,接着又风尘仆仆地赶回北京,连他在上海工作的女儿想见一面也未能如愿。回京后,在尚未取得医院病检结果的情况下,又带病去山东考察稻作。当时,他病情急剧恶化,用枕头压住肝痛部位,浑身冒汗,坚持在济南做完了考察报告。之后,才从济南被护运回北京医院。经确诊为肝癌晚期,1964年10月14日病逝于北京。
丁颖和袁隆平
杂交水稻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一提到杂交水稻,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实际上,在此之前,1929年我国就育成杂交水稻品种的新中国首任农业科学院院长丁颖就已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上世纪60年代,袁隆平发表了有关文章,杂交水稻研究被确定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并为之组成全国范围规模庞大的攻关协作网。
丁颖的女儿
“我这一辈子没有懒过”是丁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女儿丁和筠说的话,女儿终身难忘。多年后,丁和筠在一封写给天国的家书里,用了一个比喻,为父亲的一生画像作结——“一头不怕狂风暴雨、烈日寒冰的牛,默默地、永不停息地耕耘,直到生命的终点。”
人物评价
在数十年的科研路上,他身体力行地体现着矢志为民、务实求真、身教以德、敬业乐群的精神,并实现了自己“为农夫温饱尽责尽力”的誓言,无愧为蜚声国内外农业科技界的“中国稻作之父”。(中国农科院评)
- 分享
- 腾讯微博
- QQ空间
- QQ好友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