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温朝钟】温朝钟简介_温朝钟石门坎故居

温朝钟

人物简介   温朝钟,土家族人,出生重庆黔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是庚戌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温朝钟早年加入同盟会,与黄玉山等人组建铁血英雄会,1911年在凤池山宣誓揭竿起义中不幸兵败而死,牺牲时年仅33岁。之后,四川军政府追认他为烈士,并授予“铁血英雄”匾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温朝钟(1878—1911年),字静澄,土家族,湖北省咸丰县大路坝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温朝钟幼赋天资,志量不凡,他看到满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内政腐败,外侮日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便剪掉发辫,放弃举子业,于经史外旁搜博采,以谋求救国图存之道,探讨社会改革之策。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温朝钟就近考入四川黔江县学,友人向他祝贺,他说:“这是清廷的牢笼术,有什么荣耀?”温朝钟弃学回家,自耕而食,空闲时遍览百家之说,尤精于医道。凡患者求医,不论远近寒暑,一请即至,不少病人经其治愈,人称“温神仙”。
  光绪三十二年,温朝钟赴四川成都,化名温而厉,报考通省师范学校,主考人说他“文怪、字怪、名怪”,抑列第二名。朋友祝贺他考中,温朝钟回答说:“只怕学得屠龙术,没有下手处!”再次放弃学业,遍游川、贵、两湖,观察山川要隘,访问草泽英雄,到武汉学造炸弹,访武术师学习剑术。
  倾向革命
  光绪三十三年,经从日本归来的黔籍中国同盟会会员陈芝轩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随后再回家乡,和黔江、咸丰两县的中国同盟会会员一道进行革命宣传,翻印《灭汉八策》、《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以发动民众,并倡组“风俗改良会”,提倡“练习武术,团结救国,妇女放足,发挥力量,不当洋奴,发奋自强”。得到乡人黄玉山,黔江王克明、谈茂林等人资助,风俗改良会发展到万余人。
  此后温朝钟又组织铁血英雄会,提出“义联英俊,协和万邦,推翻满清,打倒列强,复兴中华,实行共和”的主张,数月发展会友六、七万人。暗购军火,训练军队。派黄盛湘、王治安等到四川、湘西联络同志。
  宣统元年(1909年)铁血英雄会更名湘鄂川黔铁血联英会。湖北施鹤道发布告示,通缉革命党人。温朝钟化名孔保华,取道四川江津、永川等地访问中国同盟会同志。
  武装起义
  宣统二年冬月底,温朝钟、黄玉山、王克明等以朝山为名,到彭水县凤池山(今属黔江)开会。不幸消息走漏,豪绅温百川向黔江、咸丰两县告发。咸丰县令徐培不为所动,黔江县王炽昌则召集豪绅商议防剿,组成“福”、“寿”两营,并急电酉阳州牧、重庆道台和清廷军机处派兵镇压,形势突变,温朝钟等决定立即起义,攻黔江。
  腊月初三,革命军在凤池山誓师起义,发布讨满檄文。由于起义提前,绝大多数会友未得通知,仅到200余人。起义军军纪严明,所到地方,除口食以外,丝毫不犯;初五日,起义军增至1000余人,编成两个师,下辖8个大队,温朝钟为司令总长,王克明为次长,黄玉山为后勤总长,起义军一律剪去发辫,佩戴白布臂章,外衣前后一律粉书“国民军”3字,手持长矛、马刀、火枪等武器,举着“奉天承命扫清灭洋”的大旗向黔江挺进,腊月初七日占领黔江县城。
  起义军入城后,打开监狱,释放无辜群众。温朝钟亲自到街头安抚百姓,宣传革命主张,响应者七、八千人。有人劝温朝钟成立军政府,固守县城,告示四方,等待响应。温说:“县城太小,又缺粮草,固守不是上策,仅得一城就成立政府以称大,不是我们的目的。”
  起义军在城里驻扎一天,初九日转回大路坝、后坝一带,补充兵员器械。计划攻打彭水,再沿长江发展。十一日起义军集结于黔江、彭水交界的两会坝。派往彭水的联络员未返,情况不明,决定再占黔江。
  腊月十二日,革命军分两路出发,一路由王克明等率领,一路由温朝钟等率领。时黔江县令王炽昌从酉阳搬来协防军,在万柳堤设伏。傍晚,温朝钟所部率先到达城郊,正从上沙坝涉水过河,突遭协防军猛烈射击。激战至半夜,温朝钟身边只剩下数十人,遂向咸丰县破水坪撤退。这时四川、贵州、湖南、湖北4省官军接踵而来,重重合围。
  壮烈牺牲
  腊月十七(1月23日)深夜,清军追至破水坪,将起义军暂住的飞龙寺重重包围,有人劝温朝钟躲藏起来,再行起义,温朝钟答道:“首其事者当其难,岂能逃避!”
  次日拂晓,清军攻破飞龙寺,温朝钟迅速烧掉会友名册,挺身站在楼门上,大声对清军说:“我是温朝钟,一切皆我所为,不与他人相干!”
  酉阳州牧杨兆龙问温朝钟为何造反,温朝钟破口大骂:“你们都是汉人,不知洗雪祖宗耻辱,反为仇人卖力,真无天理良心!问我做什么,要杀就杀!”清军一阵乱枪将温朝钟射倒,分裂其体,蜀得其头,鄂得两足,湘、黔各得一手,向上邀功。温朝钟牺牲时,年仅33岁。
 
温朝钟的子女
  温朝钟17岁与燕子嵌黄明山之女结婚,共生有两个女儿,抱亲侄一个为子。
 
温朝钟石门坎故居
  温朝钟(1878—1911)年,字静澄,又字果斋,咸丰县大路坝下街石门坎人,土家族,在弟兄七人中排行第五。
  温朝钟故居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近600年,原有房屋36间,天井2个,四周院墙高耸,墙高3米,厚0.3米,盖有瓦脊,基脚高约1米,全部是石灰岩雕刻的“麻条石”。进院一条通道,长30米,宽2米,均以块石嵌成“人字形”。通道尽头是一道朝门,左右各立一石狮,内有两口水井和1400㎡的花园,植有柑桔、橙子、花红、丹桂、牡丹、芍药等果树、药材及其它奇花异草。南面临街围墙高约2.8米,厚0.4米。围墙正中建有雕花石门一座。进入石门是第一个天井,两旁是温朝钟接治病人的诊室和药房。正面大厅为温氏议事厅,厅中神龛上供奉温氏祖先牌位。神龛右后侧是佣人住所及储藏加工食物的地方,左后侧为佣人厨房。再往前走,进入第二个天井,便是温氏正房,四周房屋10余间,专供主人居住和读书、会客之用,温朝钟少年即在此请先生教读过四书五经。
  整个院落占地面积约2800㎡,房屋飞檐翘角,盘龙舞凤、窗棂、门柱雕有花鸟、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整个庭院错落有致,布局优雅,不仅体现当年书香门第大家风范,而且极富土家族建筑特征。
 
人物评价
  辛亥革命宣告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的结束,温朝钟领导的黔江庚戌起义,时间比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还早九个月,可以说是辛亥革命的前奏曲。
  温朝钟的英雄事迹至今在川鄂湘边区传颂着。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