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罗少伟出生陕西省汉阴县,17岁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生前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六师副师长,深受王震将军赏识。罗少伟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奉命率部队进驻东疆重镇哈密,踏上了剿匪的战场。然而,1950年,罗少伟驾车检查缴费工作时被土匪埋伏,最终牺牲,年仅32岁。
人物生平
罗少伟是陕西汉阴县蒲溪镇人,1918年出生,当他刚记事起,家境十分贫困。父母因病相继而亡。年仅八岁的罗少伟,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1932年,他从地主家出走,到西安城想去帮工找一碗饭吃,摆脱给人当放牛娃的日子。不料一进城,就被抓了壮丁,分在当时
杨虎城的警二旅四团一营三连三排当兵。
在杨虎城的部队里,罗少伟也接触到不少地下共产党员,这些党员对这个农村来的放牛娃非常同情和爱护。教他懂得了不少爱国和革命道理。
1935年初的一天晚上,他在一连代理连长、地下共产党员沈启先带领下,和所在的三排离开了杨虎城的军队,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陕南抗日第一军。
1935年7月,鄂豫皖俗苏区红二十五军长征逼近西安,后转战至陕北,与陕甘苏区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会师,整编为红十五军团,他随所部整编为红十五军团警卫团,这时他年仅十七岁。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罗少伟所在部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随一二九师深入敌后,开辟冀鲁豫抗日根据地。1939年编为八路军冀鲁豫支队一大队,先在清风、南乐、濮阳一带活动,继又到金乡、定陶、巨野、嘉祥、成武一带活动,他随队与日寇屡屡展开浴血奋战,大小战斗不计其数。1939年夏随队夜袭金乡城,捣毁县政府;袭击徐庄日军车队,歼敌200名,烧毁全部汽车……他由于作战勇敢顽强,1940年就已成为一名年轻的连长。
1940年,在山东曹县韩村集新驻一批日军,占了一座地主的院落作据点,四处烧杀抢掠,常常把妇女抢到据点去,无恶不作。冀鲁豫军区决心拔掉这个钉子,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罗少伟知道这个消息后,坚决要求他们连去执行这个光荣的任务。一天晚上,一个被敌人抓去奸污了的妇女从据点里逃了出来,向我军哭诉了她的遭遇,要求八路军为她报仇雪恨,并表示愿意带路去消灭敌人。罗少伟听到这个妇女的哭诉,义愤填膺,他组织部队埋伏在村子四周,亲自带了一个侦察班,由这个妇女带路,先搞掉了哨兵,摸进了村子,利用熟悉的地形,悄悄爬到了日本侵略者指挥所居住的房顶上,这时敌人正在酣睡,他轻轻揭开瓦片,把一颗颗拉开弦的手榴弹扔了下去。这些房子里不但住着日军,而且堆放了不少炮弹和炸药,因此,引起一阵接一阵的爆炸声,指挥所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把正在做着“大东亚共荣”美梦的侵略者炸得血肉横飞,有的还没醒过来就上了西天。埋伏在村外的部队听到村里猛烈的爆炸声,便一齐冲进村里。经过不到一夜的战斗,全歼日本守军107名,缴获了大批战利品,胜利凯旋。
这次战斗首创了鲁西南全歼日军据点的范例,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受到根据地人民的赞扬。
在敌后残酷的抗战岁月里,他带领部队不断袭扰和打击日寇,战斗经验不断增长,仗越打越好,不久,他即被提任为冀鲁豫军区教七旅营长。以后又提任教导第四旅十一团团长。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为了源源不断充实抗日力量,进一步培养提高中青年干部的素质,冀鲁豫军区办了陆军中学,专门训练营以上军事干部,学军事、学文化。罗少伟当时被抽调到陆军中学学习。在陆中学习的干部既不准带武器,也没有掩护部队。他们的学习,经常受到战斗环境影响,日寇有时一天对他们包围几次,他们每次都想办法突围。1942年,日寇“九·二七”大扫荡中,陆军中学大部分同学被俘,日寇将罗少伟等被俘人员抓到了济南城郊的一所监狱中。在关押期间,敌人对他们百般严刑拷打,但他们都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没有一个人屈服,没有一个人暴露部队机密。敌人没有办法,只好将他们严密关押起来。
他在狱中暗中串联了几十名同志,商量组织暴动和越狱计划。1942年11月28日晚在下班回来的路上,罗少伟向同志们传话说:“我已观察好了路线,今晚动手吧。”到了午夜,罗少伟迅速砸开了其他洞口的门,低声喊道:“跟我来”。七个同志如七只下山的猛虎,紧靠着墙边向大门冲去,在大门口他们又经过一番搏斗,夺取了三条枪,把守门的日本哨兵打死,一齐冲出大门,顺着小路跑了出去,这时敌人也在后面紧追不舍,罗少伟利用浓黑的夜色和熟悉的地形,边走边打,敌人一直追了两天两夜,毫无收获,只好狼狈收兵。罗少伟他们在这两天滴水未喝,粒米未进,到第三天,才在一个老大娘家停了下来。这时,他们中的一位同志在途中不幸牺牲,只剩下六个人,罗少伟头上也负了伤。他们在老大娘家简单垫补了饥饿的肠胃,匆忙连夜赶往冀鲁豫军区驻地。在他们的影响下,1942年12月3日,另有十几人又组织夺枪打死日军越狱逃了回来。罗少伟等夺枪越狱逃跑的壮举,当时轰动了济南,也轰动了冀鲁豫军区。1943年2月15日,军区党务委员会发表了告全军区党组织的通知书,杨得志司令员亲自签署命令表彰罗少伟、黄兴华、傅涛华、史涛等二十多名同志,号召全军区党员学习他们在敌监狱里与敌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树立对党对人民坚定不移的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机智勇敢、夺枪越狱的英勇壮举。
为加强陕北的军事力量,保卫党中央所在地延安,罗少伟随杨得志率领的西进支队于1944年4月23日奔赴延安,于1944年8月,编为陕
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一旅。
罗少伟原在冀鲁豫六分区十一团当团长,到达陕北后,将几个小团整编为一个大团,原十一团编为教导一旅一团二营。罗少伟由团长改任二营营长,他毫无怨言,组织上征求他的意见时,他说:“团长营长都是干革命,一切服从党的安排。”在他改任营长不久,便愉快地带领全营同志进清泉沟开荒生产。
1946年2月,为欢迎美国特使马歇尔到延安,中央决定由教导旅组成一支训练有素的仪仗队,代表我军列队欢迎。旅决定由一团团长罗少伟任营长,魏志明任教导员,精选了500名年青、精悍、英俊的战士,编成三个连,开赴延安训练。这就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支仪仗队。
1946年8月,中央点名一团去执行迎接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北返延安的任务,罗少伟团长率部奔横山无定河扫除敌人据点,无定河河宽水急,当地群众叫他“鬼河”,敌军驻守无定河南岸,敌军的头头叫胡志玉,他认为八路军没有船只,想渡过鬼河是不可能的,因此背水扎营,只注意堵截王震率领的北返的部队,根本未理会北岸的我军。敌人迷信“鬼河”,给了我军暗渡偷袭的一个好机会,可当时的战士绝大多数是北方“旱鸭子”,想渡过河水去也有不少困难。经找当地群众了解、测试,寻找到了水浅流缓的河面,罗少伟第一个扑通一声跳进河里,两手划水涉向对岸。战士们一看团长都跳下去了,也纷纷涉过河水。南岸的敌人忽然看见我军出现在他们的背后,措手不及,一举被我军歼灭八百多人,扫清了无定河边的守敌,圆满完成了迎接王震部队北返的任务。
1947年2月13日,胡宗南率十五个整编旅,十四万之众,向延安扑来。教导旅一团由罗少伟率领,在清泉沟以东之九龙泉、南泥湾、马坊一线组织防御,打响了保卫延安的第一仗。
1949年2月,教导旅改称六军十六师,罗少伟任副师长,他又指挥部队,相继参加了春季战役,陕中战役、扶眉战役、兰州战役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部队奉命西进驻东疆重镇哈密。解放大西北的硝烟才刚刚消散,他又要踏上剿匪的战场,为解救新疆各族人民亲赴前线。
1950年3月26日,罗少伟匆匆吃过早饭,披上皮大衣,带上通讯参谋和警卫员,坐上从敌人手中缴获的吉普车出发了。他们首先来到离哈密一百多公里的了墩。这是十六师四十六团二营五连的驻地。已接近了土匪经常出没的地方。罗副师长向五连的全体指战员扼要传达了师党委会议的精神,进行了动员,下达了剿匪命令,并详细检查了剿匪的准备工作。
1950年4月1日早晨,副师长一起床便叫起了在五连帮助工作的作战参谋马玉章说:“今天到七角井看看去。”警卫员杨状元听见副师长要去七角井,也忙把司机叫醒来。他们六个人迎着晨光,顶着寒风,由了墩出发,奔赴七角井我军驻地。汽车在两山夹道中颠簸地行驶着,爬上了一条漫长的斜坡,这里叫车轱辘泉,离七角井还有二十多公里。车刚爬上坡顶,突然左边的山沟里枪声大作,埋伏在这里的四十多名土匪蜂拥而上,向我军发起突然袭击,罗副师长在车上大喊一声:“打,冲过去!”可是,汽车突然中弹熄火,他们已被土匪团团围住,后续部队又没有赶到,终因众寡悬殊,除司机一人被俘外,罗少伟和机要秘书李玉庆、参谋马玉章、报务员
宋万成、警卫员杨状元均壮烈牺牲。“出师未捷身先逝”,烈士的鲜血洒在了东疆的土地上。噩耗传来,全师指战员无不痛哭失声。
罗少伟不牺牲能评什么军衔
罗少伟烈士是在新疆牺牲的级别最高的解放军高级指挥员。罗少伟烈士牺牲后,哈密地委专门在哈密市东郊修建了烈士陵园,罗少伟烈士和其他几名烈士均安葬在此。
他牺牲的噩耗传来,将士们无不悲痛万分。王震司令员得悉消息,把他所在部队的师长、政委痛骂了一顿,嗓子都哑了,王震司令员痛失良将的心情可见一斑。随后,王震司令员命令进疆部队六军的十六师、十七师全力清剿叛匪余孽,坚决保障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他和牺牲的战友们报仇!
4月1日早晨,罗少伟等
一行六人,驱车前往七角井我军驻地。刚到车轱辘泉,距七角井还有20多公里处,遭到四十多名武装叛乱分子的埋伏,汽车中弹熄火,被匪徒包围。终因寡不敌众,除司机杨洪云被俘外,罗少伟和机要秘书李玉庆、参谋马玉章、报务员宋万成、警卫员杨状员全部壮烈牺牲。罗少伟烈士牺牲时,年仅三十二岁。
- 分享
- 腾讯微博
- QQ空间
- QQ好友
-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