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张太雷】张太雷如果不牺牲_张太雷子女

张太雷

人物简介   张太雷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他是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也是第一个被派往共产国际工作的中国共产党的使者,他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贡献都是非常巨大的。1927年。张太雷在广州起义中牺牲,年仅29岁,成为中共首个牺牲在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

人物生平
  张太雷于1898年6月17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 ,原名曾让,字泰来,学名张复,自号长铗,投身革命后又名椿年,春木,后改名太雷,寓意震醒痴顽,打击强暴之意。自小家境贫寒,8 岁丧父,靠母亲帮佣的微薄收入为生。早年就读于常州府中学堂,后毕业于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法科。
  1898年6月生,江苏常州人。
  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学习。
  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
  1920年10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与邓中夏到长辛店组建劳动补习学校,培养了北方铁路工人运动的第一批骨干。后到天津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春赴莫斯科,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书记。多次陪同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代表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张太雷还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人之一,曾任青年团中央总书记。在复杂的斗争中,张太雷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
  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他主张武装工农予以反击。
  1927年参加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坚决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错误,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后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9月到潮(安)汕(头)组织群众接应南昌起义军。11月到上海中共中央参加制订广州起义计划,下旬回广州主持武装起义准备工作,兼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
  1927年12月11日领导广州起义,建立广州苏维埃政府,任代理主席、人民海陆军委员。
  1927年12月12日,即广州起义的第二天下午两点多,一辆插着红旗的敞篷汽车驶出起义总部向大北门奔去,那里枪战正急。车上坐着共产国际代表纽曼和这次起义的总指挥张太雷。车至大北寺路,前面突然出现一群人,司机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群猖狂的工贼。这些工贼组成的反动武装一声呼啸,散到路边举枪便射。张太雷身中三弹,倒在车内牺牲。那年,张太雷年仅29岁。他是我党第一个牺牲于战斗火线的中央政治局成员。
 
张太雷如果不牺牲
  张太雷如果不牺牲也许能达到很高的成就,也许在之后的革命岁月中默默无闻,这都说不清楚,而且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历史没有如果。
 
张太雷子女
  张太雷子女一共有四个。大女儿张西屏、二女儿张西蕾、大儿子张一阳都是和妻子陆静华所生,小儿子张知春是张太雷和革命伴侣王一知所生。
  张太雷牺牲之后,陆静华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了常州,将他们送进学校,大女儿张西屏虽向往革命,但是却将机会给了张西蕾,自己找了份工作给家里减轻负担,之后开始在小学当老师,嫁给了自己不喜欢的男人。
  而得到了机会的张西蕾却成了张太雷的革命传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为国家立了不少战功。之后更是与参谋处的侦察科长冯伯华相恋,幸福一生。
  而张太雷子女中的两个儿子一生都不太好。张一阳一心向往革命,但是却在一场战争中被国民党俘虏,在残酷的逼供以及三餐不继的情况下,张一阳虽然没有屈服,但最终却死在了集中营里,死的时候不过才十八岁,革命志向刚刚开始萌芽便已经身亡,颇为惋惜。
  张太雷小儿子张知春在出生没多久张太雷便已经牺牲,母亲王一知精神遭受打击,张知春更是孤独长大,后来因为王一知精神实在不济,便有人护送张知春回常州让陆静华抚养,结果中途出了差错,张知春辗转被寄养在慈幼圆,之后的人生也比较平淡,孤独一生。
 
张太雷纪念馆
  坐落在江苏常州市清凉路子和里3号的张太雷纪念馆,由张太雷故居、张太雷平事迹陈列室和辅助用房(书画陈列室)三部分组成,全馆建筑面积900平方米 ,陈展面积500平方米 。
  张太雷纪念馆中轴为一座两进三开间木结构的典型的江南老式民居建筑,前进门楼上方镶嵌着由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亲笔书写的 “ 张太雷故居 ” 匾额。天井矗立着张太雷同志的半身汉白玉雕像,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张太雷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人,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形象。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