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张伯驹】张伯驹后代_张伯驹潘素

张伯驹

人物简介   张伯驹是直隶都督张镇芳之子,被誉为民国四公子之一,也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张伯驹的代表作品有《丛碧词》《春游词》《秦游词》等,曾经担任过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等职位。文化大革命期间,张伯驹也受到了迫害,最终于1982年病逝。张伯驹被称之为“当代文化高原上一座寂寞的孤峰,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人了”。

人物生平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3月14日生于河南项城,系张锦芳之子,袁世凯的表侄,过继其伯父张镇芳。
  7岁入私塾,9岁能写诗,享有“神童”之誉。曾与袁世凯的几个儿子同在英国人办的一所书院读书。
  1918年毕业于袁世凯混成模范团骑兵科,并由此进入军界,历任安武军全军营务处提调、陕西督军公署参议。后曾在曹锟、吴佩孚、张作霖部任提调参议等职(皆名誉职)。
  1927年起投身金融界。历任盐业银行总管理处稽核,南京盐业银行经理、常务董事。秦陇实业银行经理等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度去西安,后致力于写诗填词。
  抗战胜利后,曾任国民党第11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议、河北省政府顾问、华北文法学院国文系教授,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北平美术分会理事长等职。
  1947年6月在北平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北平临时委员会委员,参加北大学生会助学运动、反迫害、反饥饿运动、抗议枪杀东北学生等爱国民主运动。
  北平解放后,曾任燕京大学国文系中国艺术史名誉导师、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副社长、北京京剧基本艺术研究社副主任理事、北京棋艺研究社理事兼总干事、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北京古琴研究会理事、文化部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公私合营银行联合会董事、第1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总部财务委员会委员、文教委员会委员、联络委员会委员。
  1956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1958年划为右派分子(1980年平反)。
  1962年起任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
  “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和诬陷,1972年,周恩来得悉后,指示聘任他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晚年还担任过北京中山书画社社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京华艺术学会名誉会长、北京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昆曲研习社顾问、民盟中央文教委员等职。
  1982年2月25日,张伯驹最后合影。
  1982年2月25日,张伯驹最后合影。
  1982年正月,参加宴会归来的张伯驹突患感冒,被送进北大医院,因所谓“级别不够”不能住双人或单人病房,张伯驹和七八位病人挤在一个病房,不时有重病号抬进来,死的人被拉出去,心绪不安的老人便要回家,2月26日,等到女儿终于拿到同意调换医院的“批令”时,张伯驹却不幸离开人世,享年84岁。
 
张伯驹后人
  张伯驹在见到潘素之前已有三房妻妾,关于这三位妻妾之事,许多书籍和文章都三缄其口。去年,张伯驹的儿子张柳溪首度露面,讲述“父亲张伯驹的姻缘”,这应该是最真实的版本了。
  上世纪20年代末,张伯驹被委派去上海任盐业银行总管理处总稽核时,三夫人王韵缃是准备随行的,但此时王韵缃已管理张府全家的家务和一切收支,再加上张伯驹的父母不愿让孙子张柳溪离开,最终没能成行,而张伯驹去上海后邂逅并娶了潘素。1948年邓韵绮与张伯驹离婚,1952年王韵缃也和张伯驹离了婚。只有潘素留在了张伯驹身边,陪伴他度过了坎坷的一生。
 
张伯驹潘素
  相逢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潘素原名潘白琴,字慧素,出身苏州名门,是前清宰相潘世恩的后人,母亲沈桂香也是大家闺秀出身,从潘素七岁开始便延请名师悉心教导。因此潘素自小行为举止落落大方,音画双绝,弹得一手好琵琶。
  怎奈命运捉弄,潘素十三岁时生母因病去世,家道中落。新过门的继母王氏心胸狭窄,在潘素十五岁时以她“擅弹琵琶”为由设计将她卖到上海的妓院,自此一代佳人流落风尘。
  但佳人就是佳人,坎坷的命运并未遮掩她的光华,即便上海滩美女如云、争奇斗艳,但潘素的资质和才华在当时仍是一绝。
  潘素在十里洋场别号“潘妃”,游走俗世花丛却钟灵毓秀不沾半分俗气,上海滩无数名流富商排着队渴望做她的入幕之宾,可她却在20岁那年遇见了命中注定的张伯驹。
  张伯驹是著名的民国四公子之一,他是袁世凯的表侄,北洋军阀元老、中国盐业银行创办人张镇芳的儿子,名副其实的京城大少。虽出身官宦世家,张伯驹却不喜军政、厌恶功名,是个只谈风月的雅士,生得玉树临风、眉眼风流,诗书戏曲、古玩丹青无一不晓,俨然一翩翩浊世佳公子。
  那一年张伯驹到上海“走花界”,一见潘素便已钟情,当场挥笔写就一副对联: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
  潘素便是张伯驹心中出塞的昭君,遗世而独立,这寥寥几笔也恰好写入潘素的心坎,她对张伯驹一见倾心,一对才子佳人便这样情定终生。
  那是1935年的上海,那一年她20岁,他37岁。
  相爱
  他救她于风尘
  他愿做她的伯乐
  美好的故事总是伴随着曲折,这对才子佳人的故事激怒了已与潘素有婚约的国民党中将臧卓,他听说此事后一怒之下将潘素软禁在上海西华路的一品香酒店里,不许她与张伯驹见面。
  张伯驹从北平来上海,人生地不熟急得团团转,而潘素则坐在暗无天日的酒店房间里每日以泪洗面。这并没有打消两个人之间浓烈的爱意,张伯驹向好友孙曜东求助,两人在静安寺租了一套别墅,又趁天黑开车来到一品香酒馆,买通了臧卓守门的卫兵,成功救出了潘素。
  不久之后,张伯驹带潘素离开上海,在她的家乡苏州迎娶了她。至此,那位名动上海滩的名妓潘妃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洗尽铅华、与张伯驹扶持一生的著名女画家潘素。
  潘素自小学画,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天赋极高。都说文人相轻,但张伯驹在发现潘素绘画上的天分后反而大加赞赏,他是那个真正懂她的人,他也愿做她的伯乐,去洗净那些蒙在明珠上的灰尘。
  他带她访遍名山大川、寻尽鸿儒雅士,在他的引荐下,潘素21岁便拜名师学画花鸟。最后就连张大千都曾赞她的画:“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谓为杨升可也,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
  他们常常一人作画,一人题字。她的画,素雅空灵中透着温和宁静;他的字,潇洒飘逸中显露出闲散风雅。一个是天赋异禀的女画家,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贵公子。这样的两个人,真真是天生一对。
  相守
  他已落魄不堪,她却不离不弃
  张伯驹在娶潘素之前,家中已有三房妻妾,他是包办婚姻的牺牲者,却也想做一个反抗者,因此年少时他的风流曾为上流社会所称道,但在遇见潘素之后,一切风流韵事都与他绝了缘。
  张伯驹的后半生经历坎坷,落魄不堪,之前的几位妻妾都陆续与他离婚,唯有潘素选择留在他身边,与他相伴一生。
  局势动荡,为了不让国宝古董流落海外,张伯驹倾家荡产以高额拍价收购这些古玩,身边的亲人好友都指责他是败家子,唯有潘素理解他、支持他。1941年,汪伪政府的一位师长看上了张家收藏的珍奇字画,便绑架了张伯驹并放话给潘素,说不拿出三百万赎金就休想赎人。潘素知晓那些藏品对张伯驹的意义,她一件藏品都不肯变卖,而是变卖了自己的首饰、四处奔走求助,终于凑齐20根金条赎回张伯驹。
  1967年之后,张伯驹这个曾经的贵气公子变成了落魄老叟,潘素却仍然不离不弃,通过替人画书签赚钱养家。
  1975年,在张伯驹年近耄耋,与爱妻潘素小别,到定居西安的女儿家里暂住,即便是短暂的分别,他对她还是情深款款,写了首《鹊桥仙》给她:
  不求蛛巧,长安鸠拙,何羡神仙同度。
  百年夫妇百年恩,纵沧海,石填难数。
  白头共咏,黛眉重画,柳暗花明有路。
  两情一命永相怜,从未解,秦朝楚暮。
  那时候他们的婚姻已将近四十年,却仍相濡以沫,爱意不减当年。七年后,他去世。再过十年,她也随之而去。
 
人物评价
  有人说,张伯驹是当代文化高原上一座寂寞的孤峰,这样的人再也不会有了。
  周汝昌:我所平生见到的,文化高人很多,这样人也少少的。
  史树青:我们近代没(接触)出过这样高的人,有学问的人,有涵养的人。
  国画大师刘海粟说:“他是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从他那广袤的心胸涌出四条河流,那便是书画鉴藏、诗词、戏曲和书法。四种姊妹艺术互相沟通,又各具性格,堪称京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
  1995年5月,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出版画册,其中有一幅“大家张伯驹先生印象”——1982年初,黄永玉携妻儿在莫斯科餐厅吃饭,“忽见伯驹先生蹒跚而来,孤寂索漠,坐于小偏桌旁。餐至,红菜汤一盆,面包果酱,小碟黄油两小块,先生缓慢从容,品味红菜汤毕,小心自口袋取出小毛巾一方,将抹上果酱及黄油之4片面包细心裹就,提小包自人丛缓缓隐去……”
  王世襄也感慨:实在使人难以想象,曾用现大洋4万块购买《平复贴》、黄金170两易得《游春图》,并于1955年将8件国之重宝捐赠给国家的张伯驹先生、夫人竟一贫到如此地步。他十分赞赏黄永玉为张伯驹下的论断——“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真大忍人也!”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