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潘梓年】潘梓年简介_潘梓年新华日报

潘梓年

人物简介
  潘梓年(1893-1972)江苏省宜兴县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6月潘梓年出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第一任书记,1933年5月14日,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逮捕。1937年6月,被党营救出狱。创办了《新华日报》,并被毛泽东钦点为第一任社长,因此被称为“中共第一报人”。后担任《新华日报》的社长长达9年之久。在这期间,他为报社撰写了数百篇社论、代论、专论和其它署名文章。解放后,任教育部部长、高教局局长、中科院党组成员兼哲学社会科学部党组书记等职。代表作品有《文学概论》、《逻辑和逻辑学》等。
  
人物生平
  1893年1月11日出生在江苏省宜若县陆平镇;
  1920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逻辑学。
  1926年他赴广东参加北伐;
  l927年初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他被调回上海,在党领导下从事左翼文化运动的领导工作。
  l930年,他担任“社会科学家联盟”(社联)的负责人,后又调任“左翼文化总同盟”书记。
  1933年5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他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
  l937年6月,被营救出狱。
  l947年3月,潘梓年由南京撤退到延安,任党中央城市工作部研究室主任;
  l949年5月,被调到武汉,先后担任武汉军管会文教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委副主任兼教育部部长,中南行政委员会文委副主任兼高教局局长等职。
  l954年,调到中国科学院,负责筹建哲学社会科学部和哲学研究所的工作;
  1955年3月,《哲学研究》正式创刊,同年9月22日,哲学研究所成立,次年6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前身)成立,潘梓年任学部委员和学部副主任、学部分党组书记,兼任哲学研究所所长。后在“文化大革命”受迫害入狱,1972年4月10日在秦城监狱病逝,终年79岁。
  
潘梓年与《新华日报》
  抗战开始后,潘梓年负责筹办党在国统区的公开报刊《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在上海创办,潘梓年任社长,先后在武汉和重庆《新华日报》任社长,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和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抗战胜利后,奉命去上海筹办《新华日报》总馆,仍然为重庆《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写稿。1947年,重庆《新华日报》遭到国民党迫害,在吴玉章的领导下,潘梓年带领全社人员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新华日报》从武汉向重庆转移的途中,轮船被敌机轰炸,新华日报的工作人员,潘梓年的四弟潘美年被炸死。《新华日报》在潘梓年的领导下克服在战时物资缺乏和在国统区办报的恶劣政治环境等不利条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报道风格,把共产党抗日救国,反对内战,反对独裁的政治观点及时传播给广大国统区人民,从而争取到支持。
  
人物评价
  潘老之所以能在领导工作和学术上作出开创性贡献,是以他的高尚道德人品作基础的。他的高尚人品的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的“忠诚”。
  1.在实践方面,他忠诚于中国革命和进步的事业。
  潘老在青年时期接受新文化和革命思潮的影响,形成强烈的追求社会进步的意识。1926年初夏,由北京奔赴广州参加北伐,因中途生病作罢。1927年初折回上海不久,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形势急剧恶化,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大革命归于失败,潘老当此危急关头,不仅没有退缩消沉,反而更加激发革命义愤,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毅然决定参加中国共产党。此后,毕其一生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地忠诚于党的事业。1933年被捕后,敌人因劝降遭拒,对他滥施酷刑,他始终坚贞不屈,最后被判处无期徒刑。1934年,“左”倾错误路线使革命惨遭失败,红军被迫长征,消息传入监狱,部分政治犯意志消沉,潘老却仍保持坚定信念,写了一首《咏雪》诗:“一片一片又一片,飞上河山皆不见。前消后继更凶猛,终把河山全改变。”用来鼓励难友们。潘老出狱后,遵从党的安排,继续留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为创办和坚持出版发行《新华日报》,跟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长期尖锐复杂的斗争,完全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同时为了宣传党的主张,写过社论、代论、专论和其他文章达数百篇之多。董必武写诗赞他:“如君党性实堪钦!”在主持中原大学工作期间,勤勤恳恳,付出了大量心血,谆谆告诫大家:“努力提高自己,迎接历史赋予我们的新任务”。以后在哲学社会科学部工作,也是兢兢业业,忠诚履行职责,努力推进事业发展。
  2.在学术和理论方面,他忠诚于探求、宣传和捍卫真理。
  潘老是一位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长期不懈地研究、宣传和捍卫马克思主义,重点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逻辑学。即使在条件极其艰难、领导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他也尽力坚持学术、理论的研究与宣传。在4年牢狱中,他写出了关于辩证逻辑的25万字文稿,出狱后,即以此为基础重新整理撰成《逻辑与逻辑学》这部名著。在《新华日报》社经常应对种种斗争和事务的同时,除写出大量宣传党的主张的政论性文章外,还写了不少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理论文章,如《列宁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怎样学哲学》、《关于辩证法与认识论的同一问题》等等。在中原大学工作时期,承担着学校和中南军政委员会的多项领导工作,还挤出时间为校内干部教师系统讲授哲学课,并编发了讲义。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工作后,更是带头参与学术、理论的研究与宣传,重视提高《哲学研究》组稿的质量,经常参加一些学术研讨会,亲自培养研究生,还亲自动手或组织力量撰写重要文章与论著。在研究与宣传中,重视贯彻马克思主义应有的革命批判精神和理论结合实践这一基本原则。他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亲自带领研究生和助手到外地市县农村作调查,研究实际情况,总结具体经验,上升到理论,或做学术报告,或撰写论文、论著。他注重学术民主,尊重不同意见,保持谦虚谨慎态度,一切为了求得真理、维护真理、正确地传播与实践真理。他从不轻易发表文章,往往要征求不少同志对文稿的意见,以定取舍,或斟酌修改。而凡属自认真理之所在,不论异议一方地位多高,决不无原则改变自己观点。为了专心致志从事学术理论研究,于1962年拟订计划,要用10年或更长时间,在系统总结终身研究哲学逻辑学的成果基础上,写出两部专著。后在“文革”中不幸遭“四人帮”迫害,于1972年4月10日病逝狱中。最终在党中央的直接关怀下得到平反昭雪,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在1982年2月举行的追悼会上,陈云、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痛失斯文久,长怀蜀道难”,“沉冤从此雪,留得寸心丹。”(中共中央统战部原秘书长、潘老的老战友于刚悼诗)。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