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卢作孚】卢作孚简介_卢作孚的后人

卢作孚

人物简介
  卢作孚(1893-1952),原名魁先,别名卢思,重庆市合川人。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因家境贫寒,小学毕业辍学,自学成才,历岁开馆办补习学校,讲授中学数学。边教书边自学,编著有中等代数、三角、几何学等最新讲义,所著《应用数题新解》一书,当即由重庆中西书局出版发行。1925年创办的民生公司,到1949年,成为中国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卢作孚跨越了“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并且在几个方面都各有成就。1952年在重庆服用安眠药辞世。有《卢作孚集》传世,是重庆人乃至中国人在上个世纪前半叶最有价值的心智和实践的结晶之一。
  
人物生平
  卢作孚(1893年—1952年),重庆市合川人,民生公司的创始人、中国航运业的先驱,是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自幼好学,天资聪颖。因家境贫寒,小学毕业辍学,自学成材,历岁开馆办补习学校,讲授中学数学。边教书边自学,编著有《卢思数学全解》《中等代数》、《三角》、《几何学等最新讲义》,所著《应用数题新解》一书,当即由重庆中西书局出版发行。
  辛亥革命初,宣统二年(1910年)在成都他参加同盟会,从事反清保路运动。1914年周游上海、北京,后回乡在合川中学任教,参与编写《合川县志》。后又去成都,随后相继担任成都《群报》、《川报》编辑、主笔和记者,1919年接任《川报》社长兼总编辑。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参加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主张"教育救国"。1921年任沪州永宁公署教育科长,积极开展通俗教育活动,聘请中国少年学会会员王德熙和恽代英分别担任川南师范学校校长和教务主任,开展以民众为中心的通俗教育与新教育试验,影响全川。因四川军阀混战,中途被迫夭折。
  1924年,到成都创办民众通俗教育馆,担任馆长,在少城公园内建起了各种陈列馆、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音乐演奏室、游艺场和动物园等文化娱乐场所,集中了成都各种工程技术人才和文学艺术专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才智。然而红火一阵,又蹈川南教育实验的覆辙。由此转而产生了"实业救国"的念头,而这一切,又以交通运输业为"各业之母"。于是,他于1925年秋,弃学从商,奔回合川,创办了民生实业公司,设想以办轮船航运业为基础,兼办其它实业,把实业与教育结合起来,促进社会改革,以达到振兴中华的目的。
  卢作孚白手起家创办航运,当初筹资极为困难,幸亏得到友人支持,筹得8000元资本,亲赴上海订购载重70.6吨浅水铁壳小船一艘,于1926年秋驶回重庆,取名"民生",开辟嘉陵江渝--合航线。他们除了总揽岸上事务外,竭尽全力改善经营管理,卢还亲自上船接待旅客,并提出"一切为了顾客"的口号。上自经理下至水手都兼服务工作,接待热情,侍候周到,伙食亦好,很快就得到了社会好评,班班客满,接应不暇。第一年就获利20000余元。1927年春,卢作孚到北碚出任江(北)、巴(县)、璧(山)、合(川)峡防团务局局长,他在清剿匪患的同时,对峡区进行乡村建设实验。在这里建成了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组建了当时四川最大的煤矿--天府煤矿;创建了西南最大的纺织染厂——三峡织布厂;创立了中国唯一最大的民办科研机构--中国西部科学院;在四川率先架建成了乡村电话网络;开辟了被誉为重庆北戴河的北温泉公园。他在这里修公路、开运河、办农场、建工厂、辟公园、修建体育场、改造旧城市,并在城镇中设医院、建立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各种学校。与此同时,民生公司也发展很快,到1929年又新制了"民用"、"民望"两艘轮船,总吨位230吨,航线从嘉陵江渝--合线扩大到长江渝--涪、渝--沪线。当年,卢被刘湘任命为川江航务管理处处长。此间还曾担任四川省建设厅长、交通部次长、全国粮食管理局局长、全国船舶调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为抗战时期的军需民运作出了重大贡献。
  此时正值外国船只横行川江,日本的太古、信和、日清及美国的捷江等轮船公司,凭着强大的实力,大幅度降低水脚,企图挤垮华轮公司,独霸川江。竞争非常激烈,华轮公司面临破产境地。面对这种形势,卢作孚挺身而出,明令中外轮船进出重庆港,都必须向川江航务管理处结关。迫使日清公司接受中国海关检查,开创了外国船只接受中国地方政府检查的先例,废除了甲级船员必须用外国人的陈规,提出外轮冲翻中国木船必须赔偿损失,和"中国人不搭外国船,不装外国货"的口号等等,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严重打击了外轮的气焰,维护了民族尊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零为整"统一川江航运,主张将川江所有华轮公司联合组成一个公司,一致对外。于是从1930年起,在川江航线上以民生公司为中心,开展了"化零为整"统一川江航运的活动。凡是愿意售卖轮船的公司,民生公司予以收买,凡愿意同民生合并的公司,其轮船财产均以较高价格折价,然后用部分现金偿还原公司的债务,其余作为加入民生公司的股本,人员全部接收,量才录用。如此,不到一年,即合并了重庆以上航线的7个轮船公司,接收轮船门只。接着便向重庆下游扩展,又合并了7个公司。
  刘湘、刘文辉等军阀的船只亦以高价收买入股的方式,变成了民生公司的产业,从而合并和收买华商轮船28只。到1935年,美国捷江公司和一个英国轮船公司在竞争中垮台,11只大轮船为民生公司收购。日清公司由盈转亏,太古、信和见事不妙,亦悄悄退出川江航运。这时民生公司拥有轮船42只、吨位16884吨、职工增到2836人、有股本120万元、资产730万元,经营了川江航运业务的61%。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任命卢作孚为军事委员会水陆运输管理委员会主任,卢坐镇武汉、宜昌等地,具体指挥。
  1938年秋,武汉失守,大量后撤重庆的人员和迁川工厂物资近10万吨,屯集宜昌无法运走,不断遭到日机轰炸。卢作孚集中全部船只和大部分业务人员,采取分段运输,昼夜兼程抢运,不顾日机狂轰滥炸,经过40天的奋战,终于在宜昌失陷前,将全部屯集的人员和物资抢运到了四川。
  这次抢运行动,瞩目中外,被誉为中国的“敦克尔克”。
  在整个抗战期中,民生公司共抢运了各类人员150余万人、物资100万余吨、遭日机炸毁船只16艘、牺牲职工100余人。
  抗战胜利时,国民政府授予卢作孚一等一级奖章;在这段时间中,民生公司又收买了由沦陷区逃出的长江中、下游华轮公司轮船70多只。是时,船只最高时达到 137只、36000余吨位、拥有职17000余人。不仅独占了川江航运,成为战时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而且还控制了许多其他重要企业。除附属民生机器厂,为大后方最大的机器制造工厂外,并向矿冶、航运、机械、纺织、食品、贸易、保险、新闻等各行各业中的78个企、事业,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卢本人曾担任了几十个企业的董事长或董事。
  战后,卢作孚把长江航线的重点移至上海,以此作为向沿海、远洋发展的基地,增辟由上海到台湾、汕头、香港等南洋航线和由上海到连云港、青岛、天津、营口等北洋航线。并在台湾、广州、香港等地设立民生公司分公司或办事处。同时又与金城银行集资100万美金,创办"太平洋轮船公司",购入海轮3艘,把航线延伸到越南、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和日本。到1949年拥有各种船驳150余只,吨位72000吨,职工9000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卢作孚于1950年6月由香港回到北京,他所组织的18艘海外轮船陆续从香港驶回大陆,他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并担任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北碚文化事业管理委员会主任等职。
  1951年春,卢作孚逐步将滞留香港的船只驶回中国,同年冬天,卢赴京开会,周恩来表示希望他到交通部担任负责工作,卢决定处理完香港撤船事宜后再赴任。
  但1952年1月初离京返渝时,正值“五反”运动高潮,他被指为“不法资本家”无情斗争,他不甘受辱,遂于1952年2月8日在重庆服用大量安眠药后辞世,他留给妻子的遗嘱全文为:一、借用民生公司家具,送还民生公司;二、民生公司股票交给国家;三、今后生活依靠儿女;四、西南军政委员会证章送还军政委员会。民生公司副经理及大船船长以上骨干,则几乎全部入狱“审查”,其中两人被处决。

卢作孚的后人
  卢作孚与夫人蒙淑仪育有三儿两女,他们分别是大儿子卢国维、二儿子卢国纪、小儿子卢国纶以及两个女儿卢国懿与卢国仪。5个子女再为家族添丁加口,卢作孚的孙辈有16人。
  5个子女中,长子卢国维已于2007年去世。据卢国维长女卢晓蓉介绍,父亲于1946年进入民生公司任技术员。1980年,他被调到武汉的长江航运管理局,担任高级工程师。此后成立大通实业公司,有拖轮及驳船17艘。在70岁时,卢国维又在香港成立安通国际航运公司,持续自己的航运理想。
  同样从事航运事业的,还有卢作孚的二儿子卢国纪。2006年至今,卢国纪一直担任民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今年,他已迈入90岁高龄。其长子卢晓钟现任民生实业有限公司总裁。
  卢作孚的小儿子卢国纶则选择了与两位哥哥不同的行业——铁路。据了解,卢国纶毕业于重庆大学企业管理系,1951年考入西南铁路工程局,此后一直在成都铁路局工作,1985年任成都铁路局审计处处长、高级会计师。
  卢作孚的大女儿卢国懿在上世纪50年代移居美国。二女儿卢国仪则在南京大学担任副教授,从事应用化学研究,现已退休多年。
  “愿人人皆为园艺家,将世界造成花园一样。”这是卢作孚的遗愿,也是他一生所追求的目标。卢作孚也许没有想到,多年后,这样的心愿,会在孙子卢铿的身上,以房地产的现代操作模式得以延续。
  卢铿是卢国维的小儿子。上世纪90年代,卢铿进入地产领域,做得风生水起。重庆第一个高档楼盘锦绣山庄,就是由其打造。2007年,卢铿担任海尔地产董事长,延续了祖父的“花园梦”。
  “我把祖父的遗愿浓缩成了‘携手同创花园世界’几个字,作为公司的理念。”卢铿告诉记者,建筑是艺术,而做房产其实是种别样的审美。在海尔地产的5年里,卢铿写出《居而美则优》、《新东方主义》等百余万字的著述,阐述在房产调控与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将地产融入和谐之美。今年年初,卢铿退休。他提出的“新住宅运动”、“新东方主义”等思想,仍然是当今地产界的热词。
  “很多人都觉得祖父的文字很严肃,却不知道他的情趣所在,幸运的是,我继承了祖父少为人知的文学细胞。”卢作孚的孙女、卢国维的长女——67岁的卢晓蓉曾获得3次冰心文学奖。
  卢晓蓉说,她曾在香港安通国际航运公司担任高管,从未想过要成为一位作家。结婚后,卢晓蓉的丈夫严家炎(北大中文系教授)发现了她的文学潜力,建议她“要不写点散文试试?”这一写就一发不可收拾。
  1994年,卢晓蓉陪丈夫去西安开会,她利用在宾馆等待的时间完成了散文《水咬人》,当时严家炎用一张白纸抄下原文后交给了《美文》的主编贾平凹。“文章发了,但稿子没要回来。”卢晓蓉笑着回忆,贾平凹一看是严家炎的手稿就舍不得还了,这篇手稿至今还在他那。
  1998年,卢晓蓉凭借《扛起大枪的山里娃》等文章获得冰心文学散文奖,此后又分别于2003年、2006年,再次获得冰心文学散文奖。卢晓蓉介绍,孙辈里从事写作的还有卢国仪的儿子,今年63岁的清秋子。自2003年起,清秋子就在网上发表《六莲》、《深圳,你让我泪流满面》等小说,成为实力派的网络作家。
  
卢作孚纪念馆
  卢作孚纪念馆设于重庆市北培区修缮后的峡防局旧址内,占地1570平方米,纪念馆雄峙嘉陵江畔,从各地征集来的文物在原卢氏兄弟的办公室内悄然放置,人们仿佛能看到卢氏兄弟伏案工作的历史场景。
  建国后,峡防局被改建成为普通居民区,最多时有20多户人在此居住,由于年代久远,这栋古建筑摇摇欲坠,布满尘土。2009年,该址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于是北碚区严格按照“修旧如故”原则完成保护性修缮,170多根柱头中有20多根原始柱头都以最大限度予以保留。5栋主体建筑建面为1320平方米,包括三重大殿、两侧耳房及吊脚楼组合。里面还有一壁价值连城的汉砖墙,这批砖烧制期可追溯至秦汉。
  从市民处征集来的古物件在原卢氏兄弟的办公室内悄然放置,试图还原他们在书桌前伏案工作、发号施令的历史场景。馆内,可见穿斗结构,青瓦歇山顶,整个纪念馆居雄峙嘉陵江畔,与鱼白石相望。
  
人物评价
  毛泽东:不能忘记的人
  当卢作孚去世的消息传到北京,毛泽东说“如果卢作孚先生还在,他所要担负的责任总比民生公司大得多啊!”
  1953年“五一”劳动节上午,在首都隆重举行庆典开始前,毛泽东在门城楼上,十分婉惜地对张澜说:“作孚先生是一位人才,真可惜啊!”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在和黄炎培谈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时说,我国实业界有4个人不能忘记,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謇。”他们都是为发展我国民族工业有过贡献的人。(搞自卢国纪:《我的父亲卢作孚》,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张群:一大堆不协调
  “按照他的另一个好友、四川省主席张群的说法”, 卢作孚的一生有“一大堆不协调”。他“是一偌上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的学者,一个没有现代个人享受的现代企业家,一个没有钱的大亨”。(摘自孙恩三:《卢作孚和他的长江船队》,载周永林等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晏阳初:忘我忘家 绝对无私
  “我一生奔走东西,相交者可谓太少,但唯有作孚兄是我最敬佩的至友。他是位完人,长处太多了”。“作孚有理想,有大志,极富创造力”,“具有实现理想的才干和毅力”。他“忘我忘家,绝对无私”,“绝顶聪明”,“不说闲话,言必有物。用字精当,从容不迫,有条有理“。(摘自晏阳初:《敬怀至友卢作孚兄》,载张守广:《卢作孚年谱》,重庆出版社会2005年版)
  梁漱溟:胸怀高旷 公而忘私
  “卢作孚先生是最使我怀念的朋友,我结交作孚先生约在抗日战争军兴之后(1937年),而慕名起敬则远在战前”。“大约是民国七八年间(1918年或1919年)我去拜访住在天津的周孝怀(善培)老先生,就首次听到他谈起作孚先生,周老先生为宋儒周廉溪之后……周老先生向我谈起作孚先生时,对其人品称赞备至。在六七十年后的今天,周老谈话时的情景,我依然清楚记得。他将拇指一跷,说道:‘论人品,可以算这个!’由此可见周老对作孚先生卓越不群的品德之称道。……在彼此交往中,更感到作孚先生人品极高。我常对人说:‘此人再好不过!他心中完全没有自己,满腔里是为社会服务。这样的品格,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找不到。’作孚先生有过人的开创胆略,又有杰出的组织管理才能,这是人所共见。人们对他的了解多在此,但岂知作孚先生人品之高尚更是极难得的呀!”
  “作孚先生胸怀高旷,公而忘私,为而不有,庶几乎可比于古之贤哲焉”。(摘自梁漱溟:《怀念卢作孚先生》、《景仰故交卢作孚先生献词》,载《名人传记》1988年第5期胶张守广:《卢作孚年谱》,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黄炎培:富于理想而勇于实行
  “卢先生奋斗越努力,事业越发展,信誉越增加,……而他还是不矜夸,不骄傲,在不断地刻苦奋斗中。把他的精神分析起来,他是耐苦耐劳的,是大公无私的,是谦和周到的,明决爽快的,是虚心求进的,是富于理想又勇于实行的。”(摘自黄炎培:《北碚之游》,载张守广:《卢作孚年谱》,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孙越崎:远见卓识 才具过人
  “民生公司创办人卢作孚先生不断开拓前进的一生,他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工矿企业,特别是交通运输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他“远见卓识、才具过人,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作孚先生毕生事业中蕴蓄的‘民生精神’必将成为我国四化建设中的一种精神财富,成为改革大业中的一种鼓舞力量”。(摘自孙越崎:《不断开拓前进的卢作孚先生》,载《人民日报》1985年12月22日)
  章友三:卢先生是中国一位大事业家
  卢先生简单、朴素、刻苦、笃实、不铺张、不夸大,充分表现了中国事业家的风度,其气魄已先声夺人。(摘自《北碚祖饯席上》,载《嘉陵江日报》1944年10月12日)
  古耕虞:没有一个企业家能赶得上他
  “卢作孚先生是全心人为国家、为社会、为民众谋利益的爱国者,中国近代杰出的实业家……卢作孚为人心胸慈善,办事诚恳”,“一生清廉俭朴”,“为人胸怀坦荡,很有气质”,“一贯事业心极强”。“我看现在没有一个企业家能赶得上他,我敢于这样说,这不仅仅说他是那企业家的经营本身,最根本的是他那种高贵的创业精神,没得人赶得上他。……作孚先生留下的,至今盛传不衰的崇高风范,不都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吗?多么值得我们景仰和借鉴啊。”(摘自古耕虞:《缅怀挚友卢作孚》,载周永林等主编:《卢作孚追思录》,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姜铎:所到之处 金石为开
  “卢先生既不是一般的民族资本家,一般的近代企业家,一般的爱国实业家;也不是一般的经济学家,一般的经济管理学家,一般的政论家或学者;而是中国近代史上英雄人物中一个具有伟大人格的革命实干家!卢先生的伟大人格,既来源于他爱国家、爱社会、爱人民的拳拳赤诚;又来源于中化民族五千年来的优秀传统和世界现代文明的精华。卢先生的伟大人格,具有巨大魅力、凝聚力和吸引力,所到之处,金石为开,成为卢先生事业赖以成功的基石”。(摘自姜铎:《论卢作孚先生的伟大人格》。载凌耀伦等编:《卢作孚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经叔平: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卢作孚先生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实业家。他以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为已任,追随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实现其‘实业救国’的主张。为改变旧中国的教育落后、经济落后而奋斗终身。……卢作孚先生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历经艰险,呕心沥血,经营有道……卢作孚先生还是一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家。他重视人的因素,重视员工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张用人唯贤。‘民生公司’和‘民生精神’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企业文化建设卓有成效的典范”。(摘自经叔平:《发扬卢作孚先生爱国、敬业、无私的崇高精神》,载凌耀伦等编:《卢作孚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历以宁:我国近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最早倡导者之一
  “创业不是简单地改变个人的处境,或使得个人的事业有所成就;创业是同国家的振兴、国民经济的腾联系在一起……卢作孚正是这样一位有高度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卢作孚先生创立的民生公司,有理由被认定为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内企业文化建设卓有成效的一个范例。卢作孚先生是我国近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最早倡导者之一”。(摘自历以宁《卢作孚先生的创业精神》,载《卢作孚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张公权:有学问而追求新知识
  “民生公司,以作孚先生之埋头苦干,以身作则,不特于长江航业已足与外轮抗衡,而于培植后进,尤不遗余力,用是人才辈出”。(1937年)
  “热忱而克已,有旧学问而追求新知识,有事业心而到处助人”。(1943年)(摘自张守广:《卢作孚年谱》,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欧德伦:象征着新兴的中国
  “卢先生领导的事业,是象征着新兴的中国,在日渐发展的征程中”。(1943年)(欧德伦系当年加拿大驻中国大使)
  陈祖芬:令人感极而泣
  “卢作孚前后当了4个月的全国政协委员,就提前结束了他的人生航程。留下了多少光荣与梦想,多少求索与创伤!卢作孚这三个字,一如川西的共生矿、丰富得令人惊喜、令人感动,令人感极而泣”。(摘自陈祖芬:《富翁——读〈紫雾〉》,载《中华读书报》)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