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陈鹤琴】陈鹤琴简介_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

人物简介   陈鹤琴(1892—1982),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浙江上虞县人。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最初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东南大学成立后,任教授和教务主任。后担任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和南京师范学院校长。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有《家庭教育》等著作。
  
人物生平
  1892年3月5日(农历壬辰年二月初七),生于浙江上虞百官镇茅家弄一个没落商人家庭。
  1898年(6岁)丧父,依靠母亲替人洗衣维持生活。
  1900年(8岁),入私塾学习旧学。
  1906年,在姐夫资助下考入美北浸礼会开设的杭州蕙兰中学(现杭州二中前身)。
  1910年冬,中学毕业。
  1911年春,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
  1911年秋,考入北京清华学堂高等科,在校期间创办校役补习夜校和城府村义务小学。
  1914年夏,清华毕业,考取公费(“庚款”)留学美国[2]  ,同船者有陶行知。曾打算学医,经反复思考,决心学习教育。抵美后,就读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1917年夏,在霍普金斯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17年秋,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专攻教育学和心理学。
  1917年冬,随孟禄去美国南方考察黑人教育。同年,当选为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会长。
  191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转入心理学系,准备博士论文。正值“南高师”教务主任郭秉文在美国物色教员,应邀回国任教,于8月15日乘船回到上海。
  1919年9月,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任心理学、儿童教育学教授,与陶行知等人倡导学生自治。
  1920年春,参加新教育共进社。
  1920年12月26日,长子出生,将其作为实验与研究儿童心理的对象,对其从出生起的身心发展进行连续跟踪观察和记录,并作系统研究。
  1921年,参加中华教育改进社。
  1923年秋,在南京鼓楼自己住宅内开办鼓楼幼稚园,试验科学化、中国化的幼稚教育。
  1925年秋,鼓楼幼稚园新园舍建成,定名为东南大学教育科实验幼稚园,请助教张宗麟协助工作,全面开展实验,被誉为“中国的福禄培尔”。同年,出版《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
  1927年2月,与陶行知、张宗麟一同发起中国最早的儿童教育团体——幼稚教育研究会,创办《幼稚教育》并任主编,发表《我们的主张》,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15条办园主张。3月,受邀担任晓庄师范第二院(幼稚师范院)院长兼指导员;与张宗麟等一道创办中国最早的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6月,任南京市教育局教育课课长,大力推行行政学术化,推广教育实验区。
  1928年夏,在收回教育主权声浪中,主持上海公共租界华人教育,任职期间开办7所小学(附设幼稚园)、一所女子中学、4所工人夜校等。
  1929年7月,创建中华儿童教育社,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儿童教育学术团体。
  1934年7月至次年3月,前往欧洲考察教育,回国后介绍世界新教育发展趋势和先进教育经验。
  1935年,发表《对于儿童年实施后的宏愿》一文,呼吁全社会、全民族关心和教育儿童,维护和保障儿童权益,在战争来临时,先救儿童。
  1936年,响应“国难教育社”号召,发动募捐,推动“生活教育”、“国难教育”运动。
  1937年2月,代表中华慈幼会前往印尼爪哇出席国际联盟远东禁贩妇孺大会。8月,大批难民涌入租界,与上海各界知名人士一道投入救济难民运动。
  1938年初,担任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教育委员会主任,与赵朴初、刘湛恩、陈望道等开展难民教育,在开办难民、难童学校;创办难民工厂,倡导生产自救;发起成立儿童保育会并任理事长;宣传推广拉丁化新文字。
  1939年,因宣传抗日被汪伪特务列入暗杀名单,被迫转移,离开上海。
  1940年夏,在江西泰和创办中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立幼师,任校长。
  1941年,创办《活教育》月刊。
  1943年,创办国立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即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科前身。
  1944年,战争临近,带领师生转移至赣州。
  1945年,因前方失守,赣州告急,带领全校师生向赣闽交界的广昌转移。9月抗战胜利后,应邀赴沪,任上海市教育局督导处主任督学,负责接管外国人办的学校。11月,创办上海市立幼稚师范学校(后改为市立女子师范学校)。
  1946年,与陶行知一道成立生活教育社,筹办社会大学。10月,主持陶行知先生追悼会,后被推选为育才学校顾问委员会主席、山海工学团校董会名誉董事长,与政府当局交涉并向社会募捐,将两所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学校和团体迁来上海。
  1948年4月,赴菲律宾马尼拉暑假小学教师讲习会讲学。8月,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前往捷克布拉格参加国际儿童教育会议;会后前往美国考察特殊儿童教育,回国后在上海筹办上海特殊儿童辅导院(现为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院)。
  1949年5月,两次被国民党特务抓走,后经多位大学校长集体作保、营救获释。8月,接受南京市军管会之邀,担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0月1日,参加新中国开国大典。
  1951年春天,在批判《武训传》中,陶行知教育思想受到批判,陈鹤琴及“活教育”被错误批判。同年6月,为响应抗美援朝号召,与夫人一道送小女儿参军。
  1952年院系调整,任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前身)的首任院长,他以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幼教系为基础,整合全国多个高校的儿童教育和福利专业,建立中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系。
  1956年12月,在“向科学进军”高潮中,作《从一个儿童的图画发展过程看儿童心理之研究》学术报告。
  1958年5月,在南师开展的“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拔白旗”运动中受到批判,年底黯然离开校长岗位。
  1978年10月,在全国心理学会上发言,提出“要加强儿童心理的研究,为振兴教育,适应新时期总任务需要服务。”
  1979年3月,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当选为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11月,在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上被推选为名誉理事长。
  1981年,为“六一”国际儿童节题词:“一切为儿童,一切为教育,一切为四化”
  1982年3月,南京师范学院党委正式为陈鹤琴平反。
  1982年年底,陈鹤琴病重。友人潘菽、高觉敷等来探视时,用颤抖的手写下:“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
  1982年12月30日,与世长辞,享年91岁。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活教育
  目的论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他从“做人”开始,把教育目的划分为依次递进的三个层次。“做人”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的目的。如何建立起完美的人际关系,借以参与生活,控制自然,改进社会,追求个人及人类的幸福便是一个做人的问题。所以活教育提倡学习如何做人,如何求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第二层次“做中国人”就是要培养每一个国民,使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品质,这体现了教育目的民族性。陈鹤琴最后把教育目的归结到“做现代中国人”上。他认为这样的人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条件: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能够合作,要有服务精神。
  课程论
  陈鹤琴认为,传统教育的课程内容是固定的,教材是呆板的,先生只是一节一节课地上,学生只是一节课一节课地学。这样的读书只能造就“书呆子”。鉴于传统教育的严重弊端,唯有提倡“活教育”,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寻找“活教材”。 陈鹤琴所谓的“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活教育”的课程论并不摒弃书本,只是强调历 来为教育所忽视的活生生的自然和社会,而书本知识则应是现实世界的写照,应能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并能够反映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特点。 他把活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为“五指活动”。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文学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儿童理想的生活。
  方法论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他认为“做”是学生学习的基 础,因此也是“活教育”方法论的出发点。陈鹤琴在强调做的同时,还强调思维的作用。他把活教育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一是实验与观察;二是阅读与参考;三是发表与创作;四是批评与研讨。这四个步骤是教学过程的一般程序,不是机械的、割裂的,它们同样体现了以“做”为基础的学生主动学习。
  家庭教育
  树立正确的家教观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早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关系着人一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奠基作用。他认为,家长应充分挖掘家庭教育的深层意义,在家教目标上尽快摆脱个人家庭的束缚,树立为国教子的大教育观,将能否为社会作贡献作为衡量孩子成材的标准,由“为个人型”向“为国家型”转变。家庭教育的内容不是单一的。家庭教育同幼儿园一样,也担负着儿童体、德、智、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任务,教育内容也相当丰富。
  重视父母的作用
  陈鹤琴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作用。他对父母提出了以下要求:1、父母要尊重儿童的人格;2、父母步调要一致;3、父母要给儿童以真正的爱。
  家庭教育的科学实施
  陈鹤琴认为,应该创设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包括物质的环境与人的环境,而人的环境尤为重要。家长应为孩子选择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用以支持他们的模仿,诸如良好的精神环境、游戏环境、艺术环境和阅读环境等。父母应随时注意自己的眼神、表情、语言交流、行为举止、性格表现、作风习惯和对儿童的态度等等,这些都在无形之中给儿童以很大的积极或消极影响。陈鹤琴指出,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父母对子女教育第一步应从了解幼儿的心理入手,遵循科学的宏观指导。他还进一步指出,应加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和意义都非常重大,但二者不能脱节,必须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学前教育
  课程实施
  陈鹤琴在对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学前儿童发展的课程组织法,即“整个教学法”。陈鹤琴认为,“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因为学前儿童的生活和发展都是整体的,外界环境的作用也是以整体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所以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也必须是整个的、互相联系的,而不能是相互割裂的。具体化后即为游戏法,同时要照顾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而采用小团体式教学。
  课程编制
  陈鹤琴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编制应遵循的十大原则:1、课程的民族性;2、课程的科学性;3、课程的大众性;4、课程的儿童性;5、课程的连续发展性;6、课程的现实性;7、课程的适合性;8、课程的教育性;9、课程的陶冶性;10、课程的言语性。陈鹤琴修订了并形成了新的课程结构:节日、五爱教育、气候、动物、植物、工业、农业、儿童玩具、儿童卫生。陈鹤琴还提出了三个具体的课程编制方法:圆周法、直进法和混合法。
  教学原则
  陈鹤琴提出了十七条教学原则,即:1、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2、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3、你要儿童怎样做,你应当教儿童怎样学;4、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5、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6、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7、比较教学法;8、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9、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10、替代教学法;11、注意环境,利用环境;12、分组学习,共同研究;13、教学游戏化;14、教学故事化;15、教师教教师;16、儿童教儿童;17、精密观察。这突出了以儿童为学习主体的思想及一个“活”字,一个“做”字,使儿童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
 
人物评价
  “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
  二十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教育家。
  陈鹤琴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与陶行知、晏阳初、黄炎培并称中国教育界有四位圣人,他被誉为“儿童教育的圣人”。(新华网)
  “他确实是一个很真诚的人,一个很淳朴的人,一个热情洋溢的人。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真正热爱儿童,儿童也才能喜欢他。”(潘菽)
  “我的父亲是一位好脾气的老师。”“他不仅对自己的孩子脾气好,对每个孩子都是如此。因此,在南京开办鼓楼幼稚园期间,孩子们都管他叫‘校长妈妈’。”(陈一心)
  陈鹤琴是我国第一位引进西方教育的先驱者。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