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蔡元培】蔡元培简介_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

人物简介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浙江绍兴山阴县人,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7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北伐时期,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逝世于1940年3月5日,终年72岁。
  
人物生平
  革命家
  蔡元培6岁入读私塾。11岁丧父后,由曾经念书的六叔蔡铭恩(茗珊)指导学习《史记》、《汉书》、《文史通义》等等。17岁考取秀才后,开始博览群书。1884年,18岁的蔡元培设馆教书。1885年,到杭州参加乡试。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贡士,因故未参加当年殿试,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补殿试,中二甲进士,点庶吉士,光绪二十年(1894年)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留心新学,同情维新派。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杀害了他所崇拜的谭嗣同,使他深感清廷政治改革“无可希望”,断然离开翰林院南下,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
  1898年弃官从教,初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
  1902年,在上海与章炳麟等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并担任会长。同年秋又创立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创办《俄事警闻》(后改名《警钟日报》),提倡民权,鼓吹革命。
  1904年,与龚宝铨等在上海建立光复会,密谋武装起义。
  1905年参加同盟会。
  1907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读哲学、心理学、美术史等。武昌起义后回国。
  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唐绍仪内阁教育总长,主张教育应从造成现世幸福出发,提出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摹仿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统治而辞职。
  1912年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而辞职,再赴德、法等国学习和考察。
  1913年旅居德、法,从事教育、哲学和美学研究。
  1915年与李石曾等在法国组织勤工俭学会,次年与吴玉章等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提倡勤工俭学。
  北大生涯
  1916年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21年法国里昂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他文学、法学博士荣誉学位。
  1924、1926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入选中央监察委员会。
  1927年,除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中央特别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常务委员、监察院长、代理司法部长等职外,并倡议成立大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被任为大学院院长。
  1928年辞去各行政职务,专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还兼任交通大学、中法大学、国立西湖艺术院(后改为杭州艺专)等多所高等学校校长、院长以及故宫博物院理事长、北平图书馆馆长等职。
  1932年,与宋庆龄、鲁迅、杨杏佛等人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对国民政府的特务政治,积极开展爱国民主抗日活动,拥护国共合作。他被选为副主席。晚年,为抗日救亡事业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
  1936年,与陶玄、张静江、李石曾等人在上海创办世界学校,实行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把学生从小培养成出国留学及有用的人才。
  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名誉主席。
  香港生涯
  1937年11月27日由庄长恭、丁燮林2位研究员陪同,从上海到香港。妻周峻(养浩)和子女在12月29日也到香港。
  1938年5月20日,“保卫中国同盟”及“香港国防医药筹赈会”于圣约翰大礼堂(圣约翰座堂)举行美术展览会。宋庆龄邀请他出席并且公开发表演说。时任港督为罗富国爵士。
  1940年3月3日,年迈的蔡元培于寓所失足跌倒。3月4日便被送入香港养和医院。3月5日病逝,卜葬于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西方现代文明对于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追求,在蔡元培那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或者说,蔡元培给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注入了新的、富于时代特征的内涵,这对于古老的中华文明向现代形态的转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提倡完全人格教育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为它决定我们用什么去培养和怎么去培养。在这一问题上,蔡元培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造就具有完全人格的个人。
  “人格”是一个内涵非常歧义的概念。不同的学术领域对人格的定义、人格的描述、人格的区分、人格的内涵以及人格的评判标准也就不同。完全人格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人格”是他要培养的自由、民主、平等社会新人的目标。蔡元培为实现对国民进行完全人格教育,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一方面是适应民主共和政体对教育目标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由于他留学西欧,受到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影响,接受现代文明的结果。
  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了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五育并举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他对于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美诸育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它适应了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的需要,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变革,以及世界发展的潮流。
  为了切实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他之所以要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其理由是: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毕竟,宗教是有局限的,它摆脱不了宗派的狭隘性。它与自由、民主、博爱、平等、人权等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是冲突的。
  力倡“尚自然、展个性”
  教育是人们寻求解放、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个性、独特性和多样性,既是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教育追求的目标。蔡元培力倡“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理念,这与他倡导培养具有完全人格的民主社会建设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则具有完全人格的个体需要靠力倡“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来造就。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并且是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来实现的。个人的发展、个人的幸福和个人的自由都有着“独立向善”的价值,它不需要别的任何价值来证明。也就是说,并不因为个人自由是社会自由的条件,也不是因为个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条件,个人自由、个人发展才有了价值,个人自由、个人发展其本身就是目的,有着自足的价值。更何况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离开现实的个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就是不可理解和毫无意义的了。
  “尚自然、展个性”是蔡元培针对封建教育无视学生的特点,违反自然,压抑、禁铟、束缚个性而提出的教育主张。
  蔡元培认为教育要顺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实际,指出“守成法”与“尚自然”、“求划一”与“展个性”是新旧教育的分水岭。为此,提倡教育科学的实验研究要摈弃注入式教学方法,强调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特别是学生自动、自学、自己研究的方法。
  所有个人的独特主体性的正常健康发展或自由发展,会给人类集体的发展与人类整体的发展,提供最丰富生动的动力和源泉,在每个人的这种发展的交互作用中,每个人的人生将会获得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当自由的权力成为每个个体的实际权力(特别是思想的自由),自由才不会是空洞的概念。一个社会只有以个人为本位、为目的,为每个个体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尽可能地提供最佳条件,这个社会才能在整体上大踏步地前进。
  主张教育独立,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蔡元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张是教育独立。所谓教育独立是指教育超然于政党、超然于教会,主张教育脱离政党、脱离教会而独立,要求把教育事业完全交给教育家办理。这一思想是当时在教育界盛行的教育独立思潮中最具积极意义的主张。这一主张对于弘扬教育的内在价值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大学教育思想在蔡元培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其主要思想为:(1)大学的性质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2)大学办学原则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3)大学学科的设置应沟通文理、废科设系。(4)实行教授治校。
  而大学办学原则“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无疑是最具魅力和生命力的。蔡元培主张思想学术自由,这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造就个性丰富、具有完全人格的民主社会的建设者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他在执掌北大时,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允许各种学术派别自由发展,允许有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在大学任教,是思想自由的普遍原则,也是大学的特色所在。
  今天,我们重温蔡元培先生那蕴含了现代教育思想精髓的教育主张,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造就具有完全人格的(也就是具有“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的)民主社会的建设者;极力倡导教育必须“尚自然”与“展个性”,崇尚有尊严的多样性;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崇尚有理想的包容性和健康心态的批判性,这对于我们切实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蔡元培名言
  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 —— 蔡元培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 蔡元培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 蔡元培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 蔡元培
  
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故居是指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蔡元培先生出生地、生活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居所。
  蔡元培故居有:绍兴故居、杭州故居、上海故居和北京故居四处。
  蔡元培故居是我国专门介绍蔡元培一生事迹的名人纪念馆。绍兴故居已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故居于1984年被列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北京故居于1985年10月,东城区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评价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清廉正直,耿介拔俗,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理念对后世的中国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时,他的“离经叛道,混淆纲常”的婚恋观念也对后世的“男女平等”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蔡元培为人宽厚、恻隐为怀,对中国社会及陋俗有透彻观察;两度游学欧洲、亲炙文艺复兴后的科学精神及法国大革命后的思潮。他提倡民权与女权,倡导自由思想,致力革除“读书为官”的旧俗,开科学研究风气,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附带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