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别鲁迅的壮举
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鲁迅先生在他的寓所——上海北四川路底施高塔路(今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与世长辞。
正式的讣告尚未发布之前,噩耗很快传向了鲁迅的挚友和关系密切的后辈青年,内山完造、冯雪峰、周建人、胡愈之、胡风、黄源等震惊之余,纷纷赶往鲁迅寓所。
下午1时多,许广平、周建人等商定租胶州路万国殡仪馆举丧,将鲁迅的遗体请殡仪馆派车接了去。葬礼的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墓地、棺材和寿衣的选择,最后都由许广平决定。沈钧儒帮助联系了墓地。对此,沈钧儒考虑的是墓地四周须要留有空地,以便千秋后代来悼念。他对公墓负责人讲,死者是位了不起的伟人,不讲迷信求风水。墓地定在宋氏墓区的东首。鲁迅之子周海婴说:“我没有跟随母亲去看过墓地的印象,只有和母亲、孙夫人宋庆龄、茅盾夫人孔德和婶婶王蕴如这几个人一起去挑选棺木的记忆。走了几家都不中意。听到大家议论,倾向买西洋式的,既大方又符合父亲的身份。最后大家让母亲买一口相当昂贵的西洋式棺木,也就是人们在葬礼照片里所看到那一具。我感到母亲的犹豫。但时间过午,不再寻找另一家,便这样确定了。”
这具棺材是万国殡仪馆订购的,据10月22日《大晚报》载:“灵柩的代价,据说是九百元,为宋庆龄女士所送。葬在万国公墓的一个墓穴,时价值五百八十元。”
瞻仰仪容从10月20日上午9时起,至下午5时止。原本寂静的胶州路上,从早晨六七时起就有人等候在殡仪馆门口,他们都为鲁迅先生逝世的消息所震惊。来自四方的民众,怀着深沉的悲哀凭吊他们敬重的伟人。
萧乾在鲁迅灵堂担任了两天的“照料差使”。他以记者犀利的眼光描述此情此景:
扶着那面绛色帷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个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堕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中间,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他们肃然停足了,静穆的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着一摊湿湿的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促地奔了出来。
他看到一群小学生来吊唁,在近30位小吊客中,他特别留心了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一个。腋下夹着的书册和石板说明了他们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者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们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骸,然后,又放下腋下的书册,深深鞠下躬去,
萧乾说:“我不信做了那么多纪念周,他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治丧委员会本来预定在殡仪馆瞻仰遗容一天,由于前来的人数众多,出乎意料,于是又决定延长两天。有个统计,第二天前来吊唁的人,总数不下五六千,团体则增加到80多个,尤以女学生为最,均穿一色的制服,排列整齐,态度从容,面色静穆。入门后由招待员入灵堂行礼,并绕遗体一周而退。
下午3时至4时举行了小殓,即把鲁迅的遗体安入到灵柩里,此后我们只能从那棺罩的玻璃外面瞻仰半身的遗容。参加者有许广平、海婴、周建人、周建人的夫人和子女,治丧委员会成员宋庆龄、胡愈之、内山完造,治丧办事处同仁以及生前好友郑振铎、池田幸子等30余人。
入殓仪式很简单,参加仪式人员分成前后四行,前排是周氏家属,第二排是治丧委员,第三排是办事人员,末排是周氏友朋,由姚克任司仪,向鲁迅遗像行三鞠躬。敬礼方毕,许广平抱住孩子突然倒在地上,泣不成声,其他亲友也有痛哭流泪的。胡风回忆:“后来,在入殓前,从我禁不住充满热泪的眼里看去,她(宋庆龄)也在一面走向棺材一面不断揩着涌出的泪水,在整个丧事中她和坐在殡仪馆大厅一边,穿着整齐西装的内山(内山完造)不断地流着泪。”当时灵堂内的那种悲痛的情景,只要稍闭一下眼睛,便可以想象出来。
殡仪馆职员为鲁迅更衣,白纺绸衬衫裤,咖啡色薄棉袍袄,白袜黑鞋(白底),外裹咖啡色棉衾上覆绯色面子湖色夹里之彩绣锦缎被。
殓毕,由许广平暨子海婴抚首,周建人暨其女儿扶足,将鲁迅遗体安置棺内。棺为深红色,质系楠木,制作为西式,四周有铜环,上加内盖,半系玻璃,露出上半部,任人瞻仰。棺木四周放满了花圈,正中有红绸的一个花圈是苏联大使鲍格莫夫所送。
从10月19日至22日这4天间,赴万国殡仪馆瞻仰遗容以及伴送至万国公墓的民众参与葬礼者,前后多达万余人。
22日下午2时半开始出殡之前,从殡仪馆大门出来整队的人更多了,六七千人的送葬群众,队伍长达里许,在哀乐和挽歌声中,向万国公墓出发。
萧军是行列的总指挥,手执着两块硬纸板做成的话筒,在人丛中穿来穿去,经过几十分钟的整队,秩序终于井然。走在送殡队伍最前面的是作家蒋牧良、欧阳山,执掌着由张天翼书写的“鲁迅先生殡仪”的横幅。在行进中别人也来交替地与他们换手。接着是十多位作家送的轭形花匾、“民族魂”的大旗,之后是奏乐队,挽联队、花圈队。因为送葬的群众实在太多了,所以前面已走了多时,鲁迅先生的灵柩车才缓缓地在哀歌声中,从殡仪馆中开出,在灵车之前是一幅巨大的鲁迅画像。它系布底墨画,神采栩栩如生,为画家司徒乔的手笔。
这天的送葬,队伍中没有传统的僧侣,也没有牧师,更没有撒纸钱的陋俗。大家自愿地拿挽幛、捧花圈,除了主治医生一人之外,也没有一辆自备汽车。
从万国殡仪馆到万国公墓的距离颇远,治丧委员会租来九辆汽车 (按时间计算租金)都为丧事用,最前面开路的是挂着鲁迅先生遗照的一辆车,遗像由周建人的两个女儿左右护持,后面是灵车,许广平和儿子海婴、周建人夫妇等家属分乘四辆汽车相随着,七旬的蔡元培、沈钧儒,和宋庆龄等,步行了相当一段路,在再三相邀下才上了汽车。接着是五人一列的徒步群众跟着灵车送行,其他,如章乃器、李公朴、胡愈之、王造时、王统照、沈兹九等,都默默地跟在行列的最后走着。临时组织的自行车队、纠察队、救护队在前后奔波联络、照料。
当队伍进入租界区域,工部局为了维持秩序,派了一队印度骑巡队来“保护”。而当走到了中国地界的虹桥路,便由全副武装的黑衣白绑腿的中国警察接替了。
在这长长的行列中,包含着童子军、学生、工人、文学家、艺术家、职员等等。上海市区西北部几条绵延相连的马路上,送葬队伍所经之处,无数的市民伫立街头,悄然默哀。并不断有人加入到队伍中来,形成一条近万人的送葬队伍。人们用黑纱、挽幛和口号、歌声来表达哀思。万人“挽歌游行”的壮举已经载入中国现代史册。
(摘编自《痛别鲁迅》作者孔海珠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