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召伯当官

召伯当官

2015-03-20

召(邵)公,姬姓,名奭,同周公旦辅佐其兄周武王灭商;建国后,又辅佐成王、康王。康王时,周公去世,召公为辅佐大臣,同毕公晋升为伯(见《尚书·周书·顾命》孔氏传),地位显赫,功勋卓著。司马迁《史记》重点记载了他的两件大事。《史记·周本纪》载,“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又,《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史记》所载召伯当官,较为概括,西汉初韩婴所作《韩诗外传》卷一记载稍详,则可补史载之不足:“昔者,周道之盛,召伯在朝,有司请营召以居。召伯曰:‘嗟!以吾一身以劳百姓,此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也。’于是出而就蒸庶(百姓)于阡陌陇亩之间而听断焉。召伯暴处远野,庐于树下,百姓大说(悦),耕桑者倍力以劝。于是岁大稔,民给家足。”

文中记载召伯深入下层,为老百姓办实事,颇得百姓拥戴。从《史记》及《韩诗外传》所载,召伯当官,其风格鲜明突出:

一、告诫康王,牢记三点

第一,牢记文王、武王创业不易,守业更难,战战兢兢,不能胡作非为。西周经文、武的艰苦创业,周公、成王的治理,政权稳定,经济好转。嗣位君主若不守先王的教训,可能重蹈商纣王覆辙。第二,要“节俭”,不要骄奢淫逸(“毋多欲”)。周公告诫成王,作《无逸》,要知“稼穑艰难”,关心百姓疾苦。召伯也以此告诫康王;第三,要以诚信对待百姓(“以笃信临之”),实实在在做到爱民、利民。召伯作为顾命大臣,告诫康王,言语质朴而真诚,简约,容易实施。

二、自己不骄奢淫逸,率先书俭

这点就难能可贵了。召伯在武王、成王时,位列三公,官为太保,同周公旦辅佐国君,为开国元勋之一。周公去世,召伯为顾命大臣之首,又从“三公”九转为“伯”,位高权重,若要骄奢,既有资格,也有条件。可召公从不骄奢。其据有二:1.据上引《韩诗外传》载,西周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周道之盛”),召伯在朝,有关官员请求给召伯建新居,召伯拒绝了,怕劳苦百姓浪费朝廷钱财。有司请求给召伯新建宫室,似乎有“拍马”之嫌。非也。西周明文规定,按官员的“级别”享受待遇。据《周礼·典命》载,“上公九命为伯”。郑氏注云:“上公谓王之三公,有德者加命为二伯”;又说:“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侯、伯、子、男,以次递减。意谓以召伯的地位,可以享受臣子中的最高级别待遇:所居城(封国)方九里,所筑宫室九百步。召伯由三公升为伯,有司按“伯”的级别建新居,是遵礼行事。召伯拒绝,充分表现了他不骄奢而节俭的崇高品德。2.据前引《史记》载,召伯巡行乡邑,在野梨树下处理政事、决断民事纠纷。《韩诗外传》也载,在田间地角解决民事纠纷,“暴处远野,庐于树下”。召伯身为高官,按西周制度,外出巡行,车马仪仗,声势煊赫,所到之处,也要清宫除道,张乐设宴。召伯却在树下搭个草棚,可见扈从不多,大概也省去了“伯”的车旗、仪仗,平交百姓,而不是威临下民,完全没有了高官的派头,足见其不骄奢,深受百姓爱戴。这与周公反对骄奢是一致的。周公之子伯禽到鲁国就任,周公告诫说:“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史记·鲁周公世家》)

西周初年,召伯、周公要求官员不能骄奢,牢记文王创业的艰难,吸取殷纣王由骄奢引起灭亡的教训,自己带头执行节俭。不骄奢的政策,对巩固政权,拉近与百姓的距离起了很大作用。

三、深入下层,以民为天

这是召伯当官最可贵的精神。据前所述,之所以不让国家给他重建新房是不愿劳苦百姓。凡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召伯也不例外。为个人的物质享受而劳苦百姓,花费朝廷钱财,召公不愿。这种精神既是节俭、不骄奢,又是爱民的具体体现。商纣王无限度地盘剥百姓,导致了商的灭亡。召伯、周公等一批西周大臣是有清醒认识的。为此,他们作了不懈努力:周公为寻治国贤才,常是“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反复告诫统治者要了解种田之艰难,农民之疾苦。召伯则直接深入民间,了解农民之疾苦,解决农民实际之困难。《韩诗外传》云,其“出而就蒸庶(百姓)于阡陌陇亩之间而听断焉”,意谓主动亲近农民,倾听他们诉说,对民间中的纠纷,一面疏通、劝解、开导;一面对民间中的是非曲直作出公正的裁判。“出而就”,比“招而来”更容易与农民拉近关系,更容易听到农民的真心话。同时,主动走到农民中间给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也不违农时,不伤农事,还为他手下的各级官员作出榜样。这就是“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故《史记》云,召伯作出了榜样,“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最不容易办到的是召伯为了更多了解民间疾苦,“暴处远野,庐于树下”。野,乡村也。“远野”,指离城很远的偏僻乡村。“暴处”,餐风露宿,日晒雨淋之谓也。他在野梨树下,搭个简易草舍,作为办公休息之地,一则不扰民,二则便于亲近百姓,自然没有了一些高官外出前呼后拥,吆三喝四的派头。恰恰是这种简易、朴实、不骄奢的作风,这种真诚地为百姓办实事的崇高品质,赢得了广大百姓的拥戴:“百姓大说(悦),耕桑者倍力以劝。于是岁大稔,民给家足。”

三千多年前的召伯有这样崇高的精神境界,当令今人慨叹!官提升了,经济好转了,按“级别”给他建造新居,却不同意——怕劳苦百姓,可见其节俭、廉洁,不骄奢。爱民、利民,发出命令,要下面的官员照办就行,可他却要跑边远乡村,搭个草舍住下来,便于亲近百姓,了解民间疾苦。按今日某些人的眼光,召伯要么傻,要么是“作秀”。但综观召伯一生,同周公一起护卫武王灭商:“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史记·鲁周公世家》),何其威武雄壮!他同周公辅佐成王,位列三公,又忠心耿耿;周公死后作康王的顾命大臣,功勋卓著。召伯并不傻,也不是“作秀”:其一,召伯已为伯,位及人臣,德高望重,誉满朝廷内外,用不着再捞虚名;其二,大概当时“作秀”远不如今天发达。召伯告诫康王要“以笃信临之”,自己“作秀”,岂不一戳就穿!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召伯实实在在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

四、庶民瞻仰,流芳千年

老百姓心中有杆秤。谁爱民,谁不爱民,他们心中最清楚。后来,召伯死了,继位者没有保持这种爱民精神,老百姓奈何不了官家,便思念召伯。《韩诗外传》载:“继位者骄奢,不恤元元……于是诗人见召伯之所休息树下,美而歌之。”诗不长,收在《国风·召南》中,题为《甘棠》,一共九句:

蔽芾甘棠,

勿剪勿伐。

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

勿剪勿败。

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

勿剪勿拜。

召伯所说。

翻译成白话文是:

枝繁叶茂的野梨树,

莫剪它,莫伐它。

召伯草舍在树下。

枝繁叶茂的野梨树,

莫剪它,莫坏它。

召伯休息在树下。

枝繁叶茂的野梨树,

莫剪它,莫拔它。

召伯居处在树下。

孔颖达疏云:“召公行政于南土,决讼于小棠之下,其教著名于南国,爱结于民心,故作是诗以美之。”岂止西周百姓敬仰歌颂召伯,后来的政治家、历史学家、骚人墨客以及老百姓,或歌颂召伯的美政,或借此互相劝勉,或修庙祭扫。比如《汉书·王吉传》载,王吉作昌邑王中尉时,即以召公美政上谏昌邑王,说游乐不能无节。过去召伯为官,处理老百姓的事时,筑草舍于野梨树下,倾听老百姓述说,百姓思念他的功德仁恩,不砍伐甘棠树。愿大王以民事为本。历史学家司马迁赞曰:召公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唐司马贞索引述赞云:“人惠其德,甘棠是思。”后来,“棠芾”、“棠阴”,成了清官惠政的典故。刘宋时谢庄《宋孝武帝哀策文》,颂宋孝武帝对百姓美政:“陕左清郊,棠阴虚馆。”唐刘长卿称赞韦应物,有《饯前苏州韦使君》诗:“幸容栖托分,犹念旧棠阴。”梁简文帝《罢丹阳郡往与吏民别诗》:“柳栽今尚在,棠阴君讵怜。”苏轼《沈谏议召游湖不赴诗》:“湖上棠阴手自栽,问公更得几回来。”历代老百姓更是怀念召伯,在他的封地建庙,祭祀不绝。据《史记》卷三十四张守节引《括地志》载:“召公庙在洛州寿安县西北五里……后人怀其德,因立庙。”其地当在今天的河南宜阳县。

作者:西华大学(成都)教授

关键词: 召伯当官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