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上海名店大迁京
中国照相馆、“红都”、“四联”、“美味斋”、“普兰德”……几十年来,这些老字号已成为北京人生活的一部分。其实,它们并非京城土生土长的,而是半世纪前响应“繁荣首都服务行业”的号召,从上海迁徙而来。 50年前的上海名店迁京,作为“上海是全国的上海”的一个生动范例,铭刻于人们的记忆里。
1956年初春的一天,外交部收到印度驻华大使小尼赫鲁的一封来信。信中,小尼赫鲁表示了对北京制衣业的不满。原来,他在北京做了一套西服,连改21次仍不合身。而这已经不是外交部第一次接到类似的 “抗议”了,很多西方外交官对北京的服务业都很有意见。为了挽回影响,外交部派专人陪同小尼赫鲁到上海改制西服。这次,上海市政府特意找到有“西服圣手”之称的“红帮裁缝”余元芳为小尼赫鲁改衣。余师傅不负众望只花了两天时间,就把西服改好了。小尼赫鲁穿上后非常满意,当场要余元芳再做一套,并且为他的妻子、儿子、兄弟、岳父也都各做一套。后来,小尼赫鲁又给外交部写了—封表扬信,信中说他到过很多国家,也买过很多西服,但从来没有这么漂亮、舒适、挺括的。
但偌大的北京城竟做不好一套西服,这引起了中央的关注。 1956年周总理提出 “繁荣首都服务行业”的号召,在这样的背景下,遂有大批服装、照相、美发、洗染、餐饮业的上海名店陆续迁京之举。
接到总理指示后,北京市政府马上责成北京市第二商业局与上海市第一商业局接洽,研究把上海知名服装店迁往北京事宜。经过考察,北京方面确定了包括“鸿霞”、“造寸”、“万国”、“波纬”、“雷蒙”、“蓝天”等在内的21家服装店,支援北京。
这些店都是上海一流的服装店,且无一例外开在上海的核心商业区。北京方面开出的条件相当优厚,不但负担上海来京人员的路费、提供来京后的住宿,而且保证来京人员原有工资不变,并承诺在一年之内把他们的家属全部调入北京。
大家纷纷报名支援北京。很快,第一批上海店铺迁京工作开始了。令人惊讶的是,仅仅一周,区政府工作人员就帮各家店铺打点好了行装。第一批一百多人浩浩荡荡坐着火车离开了上海。之后不到—个月,第二批上海服装业人员也来到北京。上海服装业一共迁来21家服装店,共208人。
服装业迁京后,理发、照相、洗染、餐饮等服务业的迁京工作也陆续展开。当时北京分管理发、照相、洗染等行业的是北京市社会福利局。从现有的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到1956年5月,福利局副局长王崇续专程赶赴上海,与上海有关方面商议名店迁京事宜。协商后决定照相业迁“中国”、“国泰”两家;洗染业迁“普兰德”、“中央”两家;理发业迁“华新”、“紫罗兰”、“云裳”和“湘铭”四家。
据说,此前这份名单中并没有中国照相馆。一天,王崇续在街上无意中发现中国照相馆的橱窗最精美,向当地人一打听才知道,中国照相馆的技术力量相当雄厚,而且员工平均年龄只有30出头,很有发展潜力。于是,他把中国照相馆的名字也加了进去。
1956年7月6日,上海理发、照相、洗染业的师傅们,带着家伙什儿,坐着同列火车开赴北京。刚到北京不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和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彭真,在北京饭店设宴款待了部分上海迁京人员。今年已经92岁高龄的理发师程寅良记得,小宴会上邓小平把一本苏联友人送给他的发型书赠给程师傅,并对他说:“希望你能做出漂亮的发型。 ”在此后的岁月里,小平同志的话一直激励着他。
转眼间,“文革”开始了。跟全国所有行业一样,服务业也受到了影响。好些老店铺的名字也都改了。位于东交民巷的波纬服装店坐不住了,他们琢磨是不是也应该改个名字?那时候,东交民巷已经改名叫“反帝路”了,有人提出,干脆叫“反帝服装店”吧。 “反帝服装店”的名字刚贴出去几天,外交部有意见了,他们说:“来店的外宾很多,不少是友好国家的,叫‘反帝服装店’不太妥当,能否把店名改一改? ”
为了给门店起名,那时已经从“雷蒙”调来的郑祖芳骑车转了好多条大街,他看到街上的店,不是叫“卫东”、“红卫”,就是“首都”、“人民”。他灵机一动,取“红色首都”之意,叫“红都”如何?回到店里,他把这个想法跟大家一说,一致通过。没想到,这个名字竟然一鸣惊人,成了世界名牌。
八十年代末,时任美国总统的乔治·布什访华。一下飞机,布什就撩开西服,用标准的汉语,对前来迎接的中国官员说:“红都,红都! ”当时,“红都”的品牌已经冲出中国,走向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