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的书名题字
1953年,《新华字典》第一版编辑完成,书名题写者是魏建功。魏建功是鲁迅、钱玄同的入室弟子,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尽管魏建功在题字时并未署名,但在强调突出集体、不突出个人尤其是不突出活人的风气下,这种做法多少有些不合时宜。因此,在1954年发行第二版的时候,有关领导决定不再使用魏建功的题字,而改用集鲁迅手迹作为《新华字典》的书名。由于是临时决定改用鲁迅题字,而由魏建功题字的封面已先行印制20万个。因此,这一版《新华字典》封面仍是魏建功的题字,而扉页则改为集鲁迅的墨迹。 1971年,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过问和催促下,《新华字典》的修订重排本完成出版前的编辑工作。封面题字仍决定采用鲁迅墨迹,但又感到“华”的繁体字与国家倡导的简化字方针不符,于是,设计人员便从鲁迅手迹中找了“化”字和“十”字,拼成了鲁迅字体的“华”字。
这种做法受到了周总理的批评。他在1971年4月12日接见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领导小组和部分代表时,指着 《新华字典》送审的样书说:“我就不赞成这样拼凑字作书名,拼字不是艺术。”“鲁迅没有给这本字典题过字。鲁迅在世时,还没有简化字。这个‘华’字不是凑成的吗?这是不尊重鲁迅。将来一考证,说你们净造假。你们这样搞,我就不批准。”
正是由于周总理的明确态度,《新华字典》1971年的修订重排本的书名改用长宋字,此后的多种版本,有时沿用长宋字,有时用美术体的隶书,2003年推出的《新华字典》第10版,则改用庄重大方而富有力度的黑体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