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古代帝王如何解决粮食储备问题

古代帝王如何解决粮食储备问题

2015-03-20

【国家大本,食足为先】。粮食储备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是古今中外皆关注的大事。去年那场罕见的雪灾很让人犯晕,官员们一边和民众抗御雪灾,一边把储粮设施的使用运转情况摆在了首位。

中国粮食储备的历史十分悠久。夏朝,仓储制度正式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政制度,此後的各朝各代也无不把储粮问题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位置。

储粮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战略思想之一。帝王们都懂得“广积粮”的厉害所在,都明白储粮起着【平抑粮价,调控市场;赈灾备荒,安民固本;供养军队,备战应战】的作用。

【深挖洞,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就是当年刘邦实力不够强大时的十二字方针。【深挖洞,广积粮,高筑墙】则是朱元璋的九字方针。

他们无不懂得“广积粮” 的重大意义所在。元末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人人皆在争夺天下,朱元璋之所有能取得最後的胜利,与“深挖洞,广积粮,高筑墙”的九字箴言是有一定关系的。锅里没几两米就开几千人的饭,无异於扯了张虎皮来做大旗,不过狐假虎威而已。

老祖宗们当时也知道“广积粮”,也就是要拥有充分的给养,要有经济实力做支撑。

朱元璋这个贫民皇帝虽文化不多,他也懂得这个厉害关系,也懂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储备,是战争最重要的物质保障,也是国家的统一大业的先决条件这样的道理!於是,通过特派官员来负责水利和屯田,以及推行“盐法”等手段,来想方设法广积粮,来充实自己的经济基础。

历代王朝除狠抓皇粮国赋入库外,还积极拓展其他的筹粮渠道。例如宋代,不同类型的仓廪有不同的粮食来源。

正仓亦称“官仓”,其粮食来源主要是皇粮国赋;各州、县的义仓,主要是从官收的春秋二税中,每石另收一斗储仓;常平仓的储谷,主要是每年夏秋两季以略高於市价收购。其本钱由国家财政统筹拨付,广惠仓的仓米来源是官府对无人耕种的绝户田,募人耕种所收的租谷;社仓主要为官府提供谷本,收“息米”,同时也通过劝捐和劝借的方式,面向富民,筹措谷本。

但历代封建王朝的仓储制度中,均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仓吏腐败,亏空严重;储备不足,调控乏力!为解决这些问题,封建王朝十分重视加强仓储管理。

一般说来,中央财政最高行政长官,是全国仓储的最高主管,其下另设专门的“仓官”负责仓储事宜。如明代,户部掌管全国钱粮,各省由布政司分理,无论京库钱粮支用还是地方存留与上解,都须遵循户部的细则定例,并接受户部的审核。

对不同类型的仓储,采取不同的管理形式。如常平仓等官仓,主要由各级政府机构管理,而义仓、社仓、预备仓等民间仓储。则在官府的指导下,主要由民间绅士自行管理。主要的管理制度则有两点:

一,制定较严密的管理条规。例如:秦代有专门的《仓律》,规定严格;西汉设有专门的会计簿册,详细记录仓储谷物的数量丶品种、出入、经手人、核验等,上级官吏会经常检查。

二,加大惩罚的力度。譬如:清代雍正元年至三年(1723-1725年)期间,雍正连续发出,有关清查钱粮亏空的上谕三十余道,并派朝廷官员,协助清查地方钱粮亏空。

在清查过程中,雍正皇帝下谕:即便涉及高官与贵族,也决不宽贷!对被参贪赃的官员,一是抄家,二是罢官,严重者处以极刑。

关键词: 帝王 粮食 问题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