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李鸿章全集》披露晚清历史细节

《李鸿章全集》披露晚清历史细节

2015-03-20

由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首倡点校整理,并由其与著名清史专家戴逸主编,京、沪、皖、鲁、冀、粤等省市3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精心点校整理,安徽出版集团旗下的安徽教育出版社投入数百万元之巨,历时15年倾力打造的新编《李鸿章全集》(下称《全集》)日前隆重出版。

8月31日下午,在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安徽出版集团主办的《全集》出版座谈会上,来自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版协、中国发协、全国古籍整理办公室、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对这一成果及编纂者筚路蓝缕、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给予高度评价。戴逸用“著述篇幅宏大;内容丰富而具体;研究价值高”评价《全集》。他说,李鸿章做官时间长,寿命长,近代中国的大事,他几乎都参与过,他的文章,主要不是著作,不是经学,所述全为他当时所历的正在进行的中国历史,大事小事非常具体,研究晚清史,了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初期状况,了解历史细节,不得不读。

《全集》是1992年立项的国家重点出版工程、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2004年又被列入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文献丛刊整理项目,得到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组在物力、人力上的大力支持。新编工作在总结前人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重新确立编纂目的和编纂体例,力求全面、系统、完整地发掘整理李氏文稿,以为研究晚清历史及其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打下坚实可靠的史料基础。《全集》共39卷,总字数2800余万字,编纂体例分奏议、电报、信函、诗文四大类,每类按时间顺序排列,全面收录了李鸿章身后留下的大量文献史料,包括奏折、附片、咨札、批牍、问答节略、题本、电报、信函、家书、诗文等,其中近三分之二的篇幅系首次公开面世的原始史料,许多直接取材于当时的原始档案。其内容广泛涉及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国防等方方面面,比较全面地记录了近代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历史的曲折发展过程,史料价值弥足珍贵。

在风云激荡的晚清政治舞台上,李鸿章无疑是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之一。研究晚清历史,他是一个无法绕过的人物。从1860年募组淮军与太平军作战起,李鸿章仕途青云直上,先后出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湖广总署等职;1870年后又出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并在这一职务上留任达25年之久。在前后4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他是清廷“倚以为重”的军国重臣。他组建了以皖系子弟为核心的淮系政治、军事集团,参与镇压了太平军和捻军;作为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他创办了许多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办了新式教育,组建了第一支近代中国海军——北洋水师;他长期主办对外交涉事务,并代表清政府签订对外条约,是近代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当事者甚至是关键人物。梁启超则更把他在李鸿章死后不久写成的《李鸿章传》别称为“中国近四十年大事记”,认为李鸿章是近代“独一无二之代表人也”。李鸿章一生的活动几乎可以看作晚清历史的一个缩影。

一百多年来,人们对李鸿章这样一位重要历史人物的认识始终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据以研究李鸿章问题的基本资料,是由吴汝纶主持编纂的《李文忠公全集》。新编《李鸿章全集》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李鸿章著作汇编,较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全书》多出2000万字,比吴汝纶收集整理的李氏文稿也多出近1000万字。这1000万字文稿主要包括:部分在当时不宜或不便公开发表论及国家军政大计且时效性较强的奏稿、电稿;李氏亲自拟稿的各种密折(片),主要涉及边防军事、人员保荐、对外交涉等军机大计,不能假手幕僚,必须亲笔拟稿。这类密折(片)大多存于军机处,外间无从得知,弥足珍贵,从中可以看出李氏是如何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处理与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皇帝、皇太后对李氏各种奏、电的谕旨。按清朝档案管理办法,这类上谕事后必须缴回,而李氏幕僚当时没有抄留底稿,以至吴氏纂修全集时,无法补录;题本;于式枚送缴的约140余万字李氏信函,其中不乏论及当时军国大计的一些重要信函;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李氏未刊信函,约80余万字,时间从同治九年到光绪四年,其中包括大量剿回、剿捻、海关、商务、外交、军事、练兵制器、河工、漕运、赈灾救荒、教案等重要信函,涉及面广,许多细节可以补其文稿之不足;李氏家书,主要为致李瀚章、李经方和女婿张佩纶的,均为未刊。因受信者均系亲人,较少顾虑,可使人看到作者的真实态度。如光绪二十四年九月初二日《致李经方》信中说,戊戌事变后“太后临朝,诛遣十数人,大变新政,又成守旧世界”。又光绪二十六年《致李经方》信中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和议大纲虽画押,现议惩办祸首,要杀多人,慈圣护过,不下辣手,势将激成变故”,这类想法和说法是很难见诸其他信函的。

《全集》编纂整理工作1993年4月正式启动。此前,安徽教育出版社已做了收集资料、组织作者队伍、草拟编纂手册等大量准备工作,翁飞、刘申宁、童本道、陈秉仁担任执行编委。编纂中,新资料不断发现,不仅扩大了《全集》的篇幅,丰富了内容,提高了《全集》的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鉴于此,原来的工作计划重新调整,作者将上图底本与一档进呈本一一对勘,补其缺讹,剔其重复,核订时间,考辨异同。为实现基本消灭错别字、断破句等硬伤,文稿在经过校对室三个校次,作者校对一次之后,另经来自高校、科研和出版部门熟悉中国近代史、古文字的专家学者校对三四次,对于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涉及体例的问题,则记录下来,由出版社组织专家会审。整个校对工作持续了四五年时间。

关键词: 李鸿章 全集 细节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