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姜明峰:宋美龄,从“飞虎队”到开罗会议的那段日子

姜明峰:宋美龄,从“飞虎队”到开罗会议的那段日子

2015-03-20

宋美龄简介:

蒋介石的夫人及外交助手。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1899年3月23日生于上海。幼年在家学英文。1910年去美国,后在威斯理女子大学就读。1920年回国后,参加基督教女子青年会活动。曾在电影审查委员会、童工委员会任职。1927年12月在上海同蒋介石结婚,后广泛参加社交、政治活动,并担任一些妇女团体、儿童福利团体的领导职务。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亲赴西安,支持和平解决。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1943年随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任翻译。1948年代表蒋介石去美国求援。1950年从美国去台湾。1974年,国民黨十届五中全会授予她“中山奖章”。1975年蒋介石病逝后不久即去美国就医、定居。1976年曾回台湾小住。曾任“中华妇女反共联合会”主席,中国国民黨评议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国民黨妇女工作会指导长等职。1986年10月,回台湾参加蒋介石百年冥寿纪念活动。宋美龄著有《西安事变》、《中国的和平与战争》等。

一,宋美龄政治实权是从空军起家

早在1920年,国民黨政府就已建立了空军,1933年便制定了空军军官制,但当时飞机不多,更没有实践经验,远称不上一支有组织有效率的空军。它的主要作用只是载着蒋介石、宋美龄到中国各省去视察。蒋介石、宋美龄当年几乎走遍全中国,就连大西南和大西北的边远省份也到过,大大加强了对全国的政治控制,这主要就是借助于飞机这种现代交通工具。宋美龄在《航空与统一》一文中夸张地说:“一切促进中国统一的新发明,或许要推飞机的功绩最为伟大。”有一次她和弟弟在空中旅行,姐弟二人乘坐一驾小型飞机在天空中飞翔,却迷失了方向,在天空中乱飞。后来因为天黑了,他们不得已降落在“四周全是匪类”的稻田中。这次历险,使宋美龄深深了解到中国航空事业的贫乏。引起了宋美龄对空军的重视,此后,她经常宣扬要加强空军,使其走向现代化。西安事变期间,蒋介石在南京的一些最亲密的同事(包括他的连襟孔祥熙)曾密谋轰炸西安,完全置老蒋的生死于不顾,声称“虽然我们都渴望解救蒋委员长,……但是我们的态度是,不能允许一个人的个人安全妨碍……”宋美龄全力阻止了这个轰炸计划,但这无疑使她意识到,空军交给这样一帮人掌握是多么不明智! 惊魂甫定后,宋美龄就对蒋介石说,她本人愿意接管这支军队,并保证把它变成对付敌人的有效武器。蒋介石同意这种主张,而且考虑到:空军这个新兴的外来兵种极需像宋美龄这样拥有杰出外语能力,并且能够和外国专家沟通有关技术和采购事宜的“自己人”。于是,蒋介石任命宋美龄为“航空委员会”秘书长。从此,宋美龄便和空军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要对当时美国军用飞机作一了解,宋美龄花了不少时间,对各种品牌的飞机性能作深入的研究工作,对有关航空理论、飞机设计、飞机零件等等,都作过广泛的了解和接触。她了聘请前美国航空队飞行员罗伊·霍尔布鲁克为她的顾问。一次,她询问霍尔布鲁克:能否推荐一位美国飞行人员帮助她把空军整顿好,于是,霍尔布鲁克向她推荐了陈纳德。这是一个曾经迅速发迹、锋芒毕露而又长期不得志的人。他一生都在等待遇到一位赞助人和完全按照自己意志行事的机会,而他一见到宋美龄就为之倾倒了,两人初次接触,交谈,就一拍即合。在宋美龄的要求下,陈纳德从西方雇佣了一些飞行员,还从美国飞机企业家手中购买了一批较为新式的飞机,把年轻的中国空军武装起来。抗战期间他组建的美国志愿飞行大队因为作战勇敢,被居住在昆明的中国居民称为“飞虎队”。在陈纳德的全力参与之下,宋美龄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空军内部领导权。1937年蒋介石50岁生日宋美龄安排空军为他作祝寿表演。当时的飞行员,在蒋介石居住的洛阳上空作云雾排字表演,空军出动50架飞机,在空中以排气烟云排出中文数字“五十”的字形来,博得蒋介石连声称道。

1938年2月,蒋介石改组空军,由他自己任“航空委员会”委员长,钱大钧任委员,由宋子文接替宋美龄任该委员会秘书长,空军由钱大钧实际负责。此后,宋美龄致力于妇女救亡活动和外交活动,但她仍十分关注中国空军的成长和中日空军的情况。

宋美龄经常在新闻电讯和写给朋友的信中,详细介绍或报道空袭、空战的情况,足见她对空军的关注。1938年5月17日,钱大钧派两架飞机去日本本土空投传单,并负侦察之责。5月20日清晨,两架飞机到达日本领空,顺利完成任务而后安全返航。正在庐山召开妇女谈话会的宋美龄,听到这一消息后,欣喜若狂,马上向与会的妇女代表报告了这一好消息。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宋美龄都把国民黨空军称为“我的空军”,于是一些人也投其所好,称她为“中国空军之母”。

1941年,宋美龄以航空委员会秘书长身份力劝蒋介石,在昆明成立飞虎队,她设法邀请美国飞行员罗奇布鲁克为顾问,礼聘美国空军上校陈纳德为队长,重金募集美国空军退休人员。然而,当时中国在外交上仍是受人歧视,美军方百般阻挠中国成立飞虎队,美国务院也处处刁难,以拒发护照、不准出境、开除军籍来要胁飞虎队成员。但宋美龄坚持认为,组织飞虎队可以维护中国大西南与缅甸之间空间走廊的畅通,再者也能运送战略物资到重庆。美方阻扰成立飞虎队的情况,一直到开罗会议之前,才稍稍改变。后来飞虎队也频频立功,证实对抗战颇有助益。

就在筹组飞虎队的那年夏天,驻纽约的采购航空器材小组紧急向宋美龄报告,说美国可能将与日本妥协,方案也已拟妥,只等罗斯福总统认可。宋美龄担心美日一旦妥协,来自美国的战略物资势必随之断绝,中国很难独力抵抗日本的猛烈的攻击。宋美龄协同大哥宋子文与蒋介石一起密商,认为唯有英国才能制衡美国,因为美日妥协,有损英国在远东的利益。于是宋子文秘密前往美国,与媒体大亨鲁斯研究对策。经巧妙安排,鲁斯授意记者在香港报纸上透露出美、日准备妥协的消息。这一消息迅速传到了英国本土,再加上中国驻英国大使顾维钧居中穿针引线,当时的英国首相邱吉尔便决定与中国同时向美国施压。这时,宋子文又和鲁斯策划在《时代周刊》登出一篇来自英国伦敦的消息指出,英国普遍认为,若美国和日本妥协,就是和侵略者相互握手,是企图损害盟友的懦夫行径。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看到这篇报道,怒不可遏。于是,美日妥协方案只好不了了之,使得中国又一次避免了被美国出卖的危命运。最后,日本于同年12月7日,突袭夏威夷珍珠港,美国才正式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偷袭美军太平洋基地珍珠港,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中国抗战的性质与国际战略架构。美英两国的对日宣战以及中国对抗轴心国的行动,使亚洲地区的战事纳入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一环。同盟国成立了中缅印战区,蒋介石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

二,白宫演说,让世界了解中国

1943年她在美国国会演讲,向美国的民意代表们陈述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困苦,也展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抵抗意志。

1943年2月17日,宋美龄一行赴美后,自海德公园搭乘火车于下午5时10分抵达华府联合车站,车站内外万头攒动,挤满欢迎人潮。白宫以国宾之礼欢迎她。2月18日,她要在众议院发表一篇相当重要的演说。罗斯福夫人陪同宋美龄至国会,议员席和旁听席座无虚席,她向鼓掌欢迎的参议员微笑颔首。宋美龄原仅计划向众议院发表演说,抵华府前始接获副总统兼参院议长华莱士之邀向参议院“说几句话”。宋美龄一开始即说:“余本非善于致辞之演说家,其实余并非演说家;然余

亦非绝无勇气。盖数日前,余在海德公园时,曾参观总统之图书室,其中所见,其最令余发生兴趣者,即玻璃窗内有一总统一篇演词之初稿,第二次稿,直至第六次稿。

昨日偶与总统提及此事,谓知名而公认为优良之演说家如阁下者,其演说草稿之次数,尚须如此之多,殊使余有以自慰。总统答称,彼演说词草稿有多至十二次者。准次而论,余今日在此临时发言,诸君当能谅我。“这段开场白获得了如雷掌声。

宋美龄在参院的演说,举出了美国飞行员杜立德上校1942年4月率队轰炸日本后,数名飞行员在回航时降落我国山区获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如同回家。她说:“余在贵国度过余身心长育之时期。余操诸君之语言,不但操诸君内心之语言,且操诸君口头之语言。故今兹来此,亦有如见家人之感。”

宋美龄的演讲不时被掌声打断,有时会有近五分钟的掌声。她在结语中的一句话,获得了满堂彩:“我中国人民根据五年又半之经验,确信光明正大之甘冒失败,较诸卑鄙可耻之接受失败,更为明智。”众院议事厅爆出了历久不歇的掌声,一位议员说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宋美龄差点让他掉下眼泪。

一位住在新泽西州东奥伦奇市的家庭主妇,寄了一张三块钱的汇票和一张上海难童在火车站哭泣的剪报至白宫,要求代为转给宋美龄。这位美国太太说:“三块钱汇票是我的三个女儿合送给那位在火车站哭泣的小朋友。”这是宋美龄的国会演说经由收音机转播全美,打动千千万万美国人心田的最佳证明。每天有数百封来自全美各地的信件寄至白宫,收件人是宋美龄。《华盛顿邮报》一位名记者写道:“她所要的是什么?是为了整个地球上的人类。”

参院演讲结束后,她随即到众议院议事厅,众院议长雷朋向众议员热情颂赞了她。这是众院第二次邀请女性发表演说,荷兰女王威莲敏娜曾于1942年8月首获殊荣。

在国会演讲后的第二天,影响力并不亚于国会演讲的记者会在白宫总统椭圆形办公室举行,172名记者挤满了办公室,争睹“亚洲第一夫人”的风采。在记者会上,宋美龄坐中间,罗斯福在右,罗斯福夫人居左。《时代》周刊说,宋美龄有如初次登台演出的少女一样,总统一直在抽烟,总统夫人的一只手放在宋美龄的椅子上,状似护卫着她。主持过数以千计记者会的罗斯福像个纵容的叔叔介绍他美丽的侄女,他说“蒋夫人是个与众不同的特使”,他要求记者不要问难以回答的问题。

穿着一袭黑色旗袍,胸前别了一支中国空军军徽的宋美龄,一开口就不同凡响。她说,她在中国战场访问过前线无数次,不知惧怕为何物,但此刻看到记者的笔不停地挥动,心里面不知道是怕还是不怕,“然而,我看到你们的脸上都闪烁着笑容,我感觉到我是你们的朋友……”记者热烈鼓掌。尽管如此,美国记者们开门见山就提出一系列尖锐问题,有个记者问她:听说中国并没有充分运用其人力?脸上露出不悦之色的宋美龄,提高声调回答说,中国在人力上已尽全力,但缺少军火,中国不缺训练有素的飞行员,但没有足够的飞机和汽油。一个记者马上追问:中国如何获得军火?宋美龄很技巧地把难题推给罗斯福,她恭恭敬敬地转向罗斯福说道,总统解决过许多重要问题,度过许多危机,最好由总统来回答这个问题。记者微笑着看罗斯福如何“接球”,面对多次类似场面的罗斯福马上接腔说,要把飞机和空需品运到中国去,可说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但美国政府正戮力以赴把这些重要物资送到中国。他说,如果他是中國政府成员,也会问:什么时候运来中国?为什么不多送一些?作为美国政府一分子,他将会回答:我们将以上帝所允许的速度,把物资运往中国。罗斯福说完后,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

一位记者立即问宋美龄,她对加速美国军火运华一事有何建议。宋美龄站起来,两眼盯着前方,然后转向罗斯福总统,徐徐说道,他刚刚说过将以上帝所允许的速度把物资运往中国,“但我提醒大家要记住:自助者天助之。”罗斯福听了大笑,并说他非常同意“自助”乃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不过,有些记者觉得宋美龄有点咄咄逼人之势。有位记者问及飞虎队在中国表现如何?宋美龄大加赞扬美国志愿飞行员对中国抗战的贡献。“老政客”罗斯福知道记者会如果继续开下去,宋美龄的风头会比他还健,于是宣布散会。

2月28日晚上,宋美龄2月28日晚上,蒋夫人一行坐火车离开华府,前往纽约,展开她的忙碌而紧凑的「征服美国」演说行程。宋美龄的火车在半夜经过犹他州一个小镇,全镇居民(包括50名小学生)在车站守候通宵,希望能一睹蒋夫人的风采。火车紧急停车后,宋美龄仍在睡觉,一个女佣打扮成宋美龄的样子,穿着她的披肩,走到月台上,频频向群众颔首微笑,这位完全不懂英语的女佣平时看多了女主人的神态,再经过一番指点,乡下人都以为她就是蒋夫人,一直叫到:“就是她!就是她!”

索马里此行最受瞩目的是在好莱坞露天大会场发表来美的第三次重要演说,以及会见200多位支持中国抗日的影剧界人士。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大牌影星如劳勃·泰勒、贾利·古柏、英格丽·褒曼、凯瑟琳·赫本、亨利·方达、丽泰·海华丝、秀兰·邓波儿等都和蒋夫人寒喧,蒋夫人对好莱坞电影的熟稔,不但使影星惊喜,亦使影剧记者大为佩服。均踊跃捐巨款给中国。蒋夫人于好莱坞露天广场向3万听众发表演讲,呼吁大家支持中国抗战。盛会在乐队演奏的《蒋夫人进行曲》中落幕。

她典型东方女性的身材和容貌,加上机智聪敏的言谈征服了几乎每一个美国人的心。她为丈夫的政府和军队争取到数以十亿计的美国援助。她使美国政府认识到中国抗战的正义和日本侵略的邪恶。她的魅力使蒋介石成为美国时代杂志1937年的风云人物,她让美国人民相信如果给中国军队足够的飞机大炮,日本的侵略就不会得逞。

成功的演讲之后,宋美龄在美国进行募捐。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等各大城市都有获得前所未有的轰动,美国的家庭主妇、工人们纷纷为苦难的中国人民慷慨解囊,尽力帮助浴血抗日的中国民众。美国人民捐款是如此热情,以至使美国政府在各大报头版向民众疾呼,不要忘了美国国内也有许多人亟待救济。

历时7个月大有斩获的新大陆之行后,1943年7月4日,蒋夫人返抵重庆。7月11日,重庆各界在夫子池新生活运动广场举行欢迎蒋夫人访美凯旋归国大会。

三,开罗会议的“四巨头”

1943年11月18日,蒋介石夫妇率领的中国代表团远赴埃及出席开罗会议。出席会议的全是男人,惟独宋美龄“母仪开罗”,与蒋介石、罗斯福、邱吉尔平起平坐,三巨头高峰会变成四巨头会议。当时,虽然中国代表团重要成员都能说英语,但宋美龄嫌他们“无法转述委员长思想的全部意义”,常亲自重译蒋的声明和对方的谈话。蒋介石在会议最后一天的日记上写道:“今日夫人自11时往访罗斯福总统商谈经济问题以后,直至霍氏(霍普金斯)离去,在此十小时间几无一息之暇,且时时皆聚精会神,未能有一语之松弛,故至十时已疲乏不堪,从未见其有如此情状也。”

邱吉尔对蒋介石、罗斯福漫长而又亲切的对话和宋美龄毫无暇疵的英语,感到很不自在,他说:“英美代表团的对谈不幸被中国之情结搅乱,此情结复杂冗长而又无关大局……”邱吉尔问宋美龄:“夫人是否认为我是一个很老的人?”宋答:“我真的不知道。阁下相信殖民主义,我不相信。”邱又问宋对他看法如何?宋答曰:“我认为阁下说的时候比做的时候要凶。”邱吉尔在回忆录中提及他和宋美龄曾有很为愉快的对话,“可看出她是一个非常特殊亦极有魅力的人”。邱吉尔对她说,上次在美国未能晤面,实感遗憾。原来宋美龄于1943年上半年访美时,适值邱吉尔亦赴美访问。有一天罗斯福总统对邱吉尔说:“我想介绍你见蒋夫人,她是一位漂亮的女人。”罗斯福立即打电话给宋美龄,邀她第二天到白宫来与邱吉尔一道午餐,但宋美龄拒绝了。她说,邱吉尔要先打电话请她,她才会答应,午饭终于没有吃成。罗斯福说:“开罗会议期间,我无从对蒋有任何看法。我后来想一想,才了解到我所知道的有关蒋的事情和他的想法,全都是蒋夫人告诉我的。她老是在那儿回答所有的问题,我了解她,但不了解蒋这个家伙!我根本没有办法识透他。”

在开罗会议中,马歇尔和史迪威都相当不满英国将领刻意贬低中国战区的重要性,在一次激辩中,马说:“希望我们就这个问题再聚在一起讨论。”宋美龄听到这句话,身体向前倾,纤纤玉手放在马歇尔的膝上,柔声说道:“将军,你和我随时可以聚在一起。”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中国第一夫人”跟美国要人接触时,知道如何把自己最具吸引力的特质展现出来。后来马歇尔作为特使来中国,宋美龄对他极为照拂,在庐山牯岭为马歇尔租赁一幢好别墅;在马歇尔生日时,办温馨的生日宴会。

自珍珠港事变,宋美龄访美以至开罗会议,中美关系之密切、热情,前所未有。

2005. 7

E_ mail: ffon@ sina. com

日期选择

一周趣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