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百团大战的幕后故事

百团大战的幕后故事

2015-03-20

《南京日报》3月1日刊登党史专家刘强伦的文章,披露百团大战的幕后故事。摘登如下。

1940年,日本急于将侵华战争告一阶段,以集结更多的兵力南下,夺取英法在东南亚和南亚的殖民地。为此,日军一方面扶植汪精卫伪政权,加紧与蒋介石政权“和谈”;另一方面在桂南、粤北、河套、鄂北、鄂西发动新的攻势,对重庆持续大轰炸。

在华北地区,日军则实施“囚笼政策”,先后建立3000余个据点、1万多个碉堡、5000余公里铁路、3万余公里公路,把抗日根据地与其他地区、根据地与根据地之间隔离开来。八路军被封锁在穷乡僻壤,生存和发展极其艰难。对此,中共希望打破“囚笼政策”,以往那种小规模的游击战肯定不行。彭德怀认为,必须打一场大的战役。

从1940年7月22日发布预备命令到最后下达行动命令,八路军总部部署的都是20来个团参加的正太战役。直到8月22日八路军总部作战科首次对战情进行综合整理时,彭德怀、左权才意外地发现竟有105个团参加了这次战役。也就是说,其中有85个团“没打招呼”就直接投入战斗了。

根据“战役和战斗的分散指挥原则”,不但八路军总部只部署了20来个团参战,各集团同样也只具体部署了部分部队参战。因此,“百团大战”实际上不是由任何人和任何一级机构发动的,而是华北八路军全体将士积极主动参战的结果。

百团大战还有人数与八路军正规部队相当或更多的游击队和民兵参加,并有至少20万民众参加。山西阳泉的老民兵王德顺说:“我们实在是受够了汉奸和小日本的气了!听说正规部队要打日本人,能拿起武器的人全跟着部队跑。 ”

8月20日,八路军在以正太路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时发起攻击,战区内那些小据点、铁路、公路、桥梁、电线杆,绝大多数成为八路军、游击队和群众进行破袭的对象,日军一片混乱,参战抗日部队因此越来越多。

最初,八路军总部对于百团大战并没有规定战期,只是在预备命令中要求从部队出动之日起准备一个月的粮食,这大体可理解为作战一周左右。而最终,百团大战却进行达半年之久。

战斗打响后的几天内,战区内日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百团大战前期的胜利,使彭德怀产生了开展第二阶段战斗的想法。 9月20日夜,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战斗打响。 1940年12月22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从延安致电彭德怀说:“百团大战对外不要宣告结束,蒋介石正发动反共高潮,我们尚需利用百团大战的声势去反对他。 ”

百团大战开始后,日军于1940年9月底部署了一场“毁灭战”,对八路军进行报复。编入战斗序列的部队多达5个师团、10个独立混成旅团和1个骑兵旅团,实际出动兵力约15万人。于是,八路军各部继续反“扫荡”,直至1941年1月24日,百团大战才宣告结束。

中共中央书记处曾于1940年9月10日发布 《中央关于击敌和友的军事行动总方针的指示》,要求华北“应扩大百团战役行动”,山东和华中地区“应仿照华北百团大战先例”,“组织一次至几次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对敌进攻行动”。 9月18日和9月20日,延安各界连续举行群众集会,隆重庆祝百团大战的胜利。中央军委副主席王稼祥在集会上发表了《庆祝百团大战的胜利》的讲话,毛泽东出席了这次集会。

抗战期间,百团大战获得了抗日统一战线的高度评价。但长期以来,这一伟大壮举却又遭遇是是非非。由于日军的疯狂报复,百团大战的确加剧了华北根据地和八路军的困难,其困难程度,今人很难想象。如1943年3月,彭德怀在左权县一个村庄召集一个地方干部会议,与会者饿得连坐都坐不稳,彭德怀只好请大家躺在炕上开会。

最为根本的是,多年来游击战的思想影响了许多人,他们认为,抗日战争的正确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扑一下就跑”,而不是百团同时参战。再加上1959年以来对彭德怀的错误批判和“文革”期间对老帅、老将的错误批判,更加使百团大战是非不定。

关键词: 百团大战 故事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