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的故事
虽然现在提起牛奶和奶酪,动不动就会与生活品质拉在一起,但在漫长的中世纪,情况却并非如此。19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是一种伴随着高风险的食品。直接挤出的奶常常被细菌污染,而在炎热的季节,几个小时就足以令牛奶变质。此外,还有相当多的人对牛奶过敏。几百年中,因为价格低廉,被称为“白肉”的牛奶和奶酪是穷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有钱人却对其敬而远之。在那时候的中国,“食酪浆”也被认为是低等民族的特征。
关于牛奶有很多古老相传的说法,比如,在欧洲的一些地方,人们认为把牛奶与牡蛎、菠菜、西红柿或黄瓜混在一起,会使它带有剧毒——事实上,问题的所在可能是牛奶变质或过敏反应。
生活在13世纪末的马可·波罗曾在他那本著名的游记中提到,成吉思汗的队伍长途行军时,携带干燥过的粉末状牛奶作为食 物。这恐怕是关于奶粉的最早记录。
1856年,美国人吉尔·博登获得了生产炼乳的专利许可。在这之前,由于投资“肉饼干”——一种风味脱水肉干——生意失败,博登几乎失去了所有的财产,第二任妻子也离开了他。1852年,穿越大西洋旅行中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给了他灵感。当时,因为船上的奶牛晕船晕得太厉害,无法分泌奶汁,一名婴儿因此丧生,博登于是开始思索:有什么办法能够延长牛奶的保质期呢?于是,他想出了浓缩奶的办法。
也是在1856年,法国人路易·巴斯德在应葡萄酒商邀请解决葡萄酒变质问题时,发明了至今仍被广为使用的巴氏消毒法:将液体加热到一定温度(葡萄酒是50摄氏度,牛奶是72~75摄氏度),可以既杀死其中的有害细菌,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有其中的有益成分和味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巴斯德,绝不会有今天如此繁荣的全球乳品业市场,世界人均牛奶消费量也绝无可能达到100公斤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