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中国工程院诞生记

中国工程院诞生记

2015-03-20

1994年6月3日,中国工程院成立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14年后,原中国工程院秘书长葛能全认为,中国工程院的成立,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

必然与偶然

早在1982年,学部委员侯祥麟提出了成立中国工程技术科学院的倡议。茅以升、钱三强、王大珩等政协委员也都提过相关的提案。

1992年4月21日,张光斗、王大珩等6位中科院学部委员共同讨论后,罗沛霖执笔写成一份《关于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报送中央。

“过去我们说科学家,虽然也包括工程技术专家,但成立工程院还是提升了工程技术专家的地位。”葛能全认为,成立工程院是改革开放大环境下的必然要求。

“必然性中也有偶然因素。”6名科学家的信刊登在中央办公厅的《综合与摘报》上,恰好就被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看到了。1992年5月11日,江泽民批示“此事已提过不少次,看来要与各方面交换意见研究决策,请酌。”随后,温家宝、宋健、罗干分别做了批示,并由时任中科院院长的周光召牵头准备。

赞成与反对

当时,对组建中国工程院的意见,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科学界反对的理由是,我国在解放后进行高校教改时,造成理科与工科分家,若再建立一个工程与技术科学院,可能又会造成科学界与工程界的截然分家,造成“大家老死不相往来”。这些意见被上报到了中央。

1992年,周光召以个人名义提出了关于建立中国工程院的5条原则,同时明确,工程院是个学术团体,而不是行政机构。工程院只设院士,不设立也不管辖研究、开发之类的实体,办事职能由中科院学部的办事机构承担。

分水岭

实际上,在征求意见的时候,还有种反对之声是来自工程技术界的官员,如当时的冶金部、地矿部、电力部等产业部门。他们不是反对成立工程院,而是反对由中科院牵头。他们担心如果中科院牵头,最后评选标准就与中科院院士一样,会把他们排除在外。

后来,筹备小组曾到国研中心征求意见,国研中心与产业界的意见一致,建议筹备工作由产业部门牵头,实际上就是指当时的国家经贸委。这个意见最终没有采纳。

“1993年3月是个分水岭。”葛能全说,3月24日,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意见向下传达了,建议由国家科委牵头,中国科学院为辅。“这是个折中的办法,既没有让中科院牵头,也没有让产业部门牵头。”

两院院士

1993年11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成立中国工程院的请示》。明确了机构名称是“中国工程院”,成员的称谓是“院士”,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也改称院士。

进行第一次院士选举时,遇到了难题,不少候选人都是产业界的官员,有些还是部长级官员。这会不会影响工程院院士的权威性?会不会得到国际权威认可?

为此,第一次院士选举时,特意从中国科学院聘任了30名学部委员为工程院院士,如此,这30人既是工程院院士,也是科学院院士。

逐步健全

葛能全介绍,成立之初的工程院,可谓处处碰壁。

“看文件、参加会议、对内对外联络都有阻碍。”这是因为在编制方案中,没有明确工程院的“级别”。后来,国务院才明确了工程院为正部级单位。

筹备成立工程院时,国家对编制管得很紧。所以筹备时就提出与中科院两块牌子,一个机构——不要编制阻力就小了很多。

1994年7月25日,首任工程院院长朱光亚给国务院领导汇报,陈述了挂靠在国家科委给工作带来的不便。后来,工程院的办事机构逐步单独设立。

智囊作用

1995年,科技发展“九五”和2010长期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向工程院征求意见。工程院召开了四次座谈会,30多名院士到会参加讨论,钱学森、张光斗出具了书面意见。有了工程院这样一个机构之后,院士在提供咨询时,“国家”的概念就强得多。

工程院既有受委托而进行的“被动咨询”,也有自己发现课题的“主动咨询”,均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