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万人“闯关东”
自1653年的数百年来,闯关东的热潮不断冲破各种有形无形的障碍,绵延不已。源自流民自身渴望生存的意志和希望,无疑是移民潮最顽强的生命力,但政府的政策导向,又往往将移民潮真正推向高峰。
招民垦荒
1644年,清王朝入主中原,百万满人有90多万“从龙入关”,此时的东北“沃野千里,有土无人”。而中原地区由于战争,人口急剧减少,土地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气候寒冷的东北对关内农户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守卫这块“龙兴之地”,无奈之下,1653年,顺治皇帝开出了史无前例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关内人去东北,使“燕鲁穷氓闻风踵至”,短短十五年后,仅奉天、锦州两府人丁就增加到1万6千余,较顺治朝增加3倍多。可惜,这段“官情民愿”的关东移民蜜月期很快戛然而止。经过十余年的垦殖,辽东地区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为防止关外民人过多侵害满人利益,康熙七年(1668年),清廷宣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作废,禁止汉人移民关外。自此,移民关外已属非法,“燕鲁穷氓”再去关东,就只能“闯”了。
封禁
1715年,山东登州府门楼村周德新、周德纯兄弟正是在此背景下,踏上漫漫的关东之旅。他们是幸运的,虽然没能赶上清初招民开垦的好年景,但是他们到达的旅顺夏家村还有大片土地可以开垦。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耕作,繁衍生息,周家不但在夏家村立足,而且日益壮大。
关内流民通过各种途径“闯”到关外。在此形势之下,1740年,乾隆帝发布了全面封禁令。从此,山海关只允许商人往来贸易。山海关关防紧闭,迫于官府的封禁和辽东日趋密集的人口,流民由陆路出关绕行其他长城关口,开始经锦州、广宁、开原,冲破奉天省的边界,流入吉林省,形成流民北上的大趋势。另有大量流民不得不改走海路。相当一部分人从现在的旅顺、金州及大连海岸上岸,然后北上寻找肥沃的土地,而这也成了后来通过海路闯关东者的偷渡“金三角”地区。
流民越来越多,甚至一些早期到达大连、旅顺等地定居的村民,也开始继续往北迁移。1776年,周家兄弟的孙辈后人周成文,带着自己的妻子曲氏,离开周家兄弟已经定居了61年的夏家村,迁移到北边的另一个村子,繁衍生息,最后周姓竟成了这里的主要姓氏,这个村子干脆就叫周家崴子了。
虽然嘉庆时期对民人出关垦荒的禁令,一次比一次强硬,所采取的措施,也一次比一次严密,但事实上,终嘉庆一朝,闯关东依然是禁者自禁,流者自流。嘉庆帝严苛的封禁,不但未能阻止闯关东的大潮,反倒使更为偏远的黑龙江成为新的移民目的地。
大趋势
嘉庆禁令在其儿子道
光帝时被冲开决口,咸丰年间掀起大规模移民高潮。那时清朝社会危机四伏,天灾人祸、内忧外患。1855年,黄河在兰考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一时间,河南、河北、山东诸省灾民遍野。与此同时,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席卷大半个中国,难民们纷纷逃亡关东。内忧外患,开禁已成必然之势。清政府宣布“移民实边”,广招汉民,出关开垦。
“移民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闯关东潮迎来一个高峰。民国建立之后,中国进入了全面军阀混战时期。中原地区更是惨遭荼毒的主战场,加上数次大灾,百姓大批流离失所,再次把求生的目光集体投向东北。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在统治东北时期,大力发展工矿商业等,使东北的经济状况大大优于关内平均水平,从客观上为关内流民来东北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机会。但这样的情势并没有延续多久。很快,“九一八”事变发生。事变之后,日本执行向东北大量移入日本人和朝鲜人的大陆殖民主义政策,公布了针对华北移民的《取缔外国劳动者规则》,并严加限制移民入关;关内民众也不愿去东北做亡国奴。已经移民的商民,也相继扶老携幼转回故乡,出现移民回流潮。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伪满政府鉴于东北劳动力不足、产业开发五年计划的进行以及向北边开拓,急需大量劳力,重启移民之门,但那时关内民众已经不是自发自愿闯关东。伪满政府实行了可耻的强掠劳工措施。
民国时期山东移民东北的第二个高峰期之所以出现在1939年到1943年,“除了战乱、旱灾”,日本“到山东招骗劳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北大荒
时光流转。在战乱中建立起来的新中国,一方面,人口急剧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另一方面,灾荒频仍,中原地区的土地再次不堪重负。一次新的、也是距今最近的关东移民高潮,在政府的号召和鼓励下掀开。这就是开发北大荒。
黑龙江林甸县突然被从山东济南历城地区响应开荒号召而来此开荒的山东人填充得满满当当。当年4月至5月,该县“接收山东省13836名青年志愿垦荒队员来本县垦荒,分别安排在5个区55个新村。”依据当时的军队编制,这些新村被统称为某团某连。两年后,山东省肥城汶阳公社的汪锡禹一家五口人也成了响应“号召”的典型,坐上火车,踏上了移民关外之路。一辆密不透风的闷罐车把他们带到了黑龙江的安康,不久,汪锡禹一家又坐上了一辆马车,也来到林甸县的新村。此时,这里已充斥着熟悉的山东乡音,汪锡禹一家迅速地适应并安顿下来。这样的“闯关东”,已经少了些悲苦况味,多了些激情梦想,甚至还夹杂着荣誉。
寻根
在长达三百多年的闯关东移民潮中,一波一波的移民不断地涌向东北。但是,他们很少只身闯关东,往往以家庭或村组的亲友为单位集体行动;他们也很少去完全陌生的地方,往往去投靠先期已在某地落脚的亲友。新移民变成老移民,而老移民又为再来的新移民指引方向,提供方便。当时东北各地都有类似同乡会的“锅伙”组织,是当时闯关东的老乡合伙做饭的地方。
这些来自中原地区的移民,对乡土和宗族有着深切的认同感,那是他们的根。哪怕他们已在东北生活数十年,繁衍数十代,哪怕那些移民后代根本就在东北土生土长,他们仍然记得,根在关内。
祖籍山东济宁、现居北京的许兰武,讲述了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大爷爷早年闯关东,死前留下遗愿,要落叶归根,葬到家乡的土里。孝顺的伯父于是将大爷爷的遗体,从漠河一直背回了老家。”
对周家兄弟的第12代嫡孙周纯官而言,时间将在1989年的那个瞬间永驻。那年,他费尽周折地从山东族人的手中找到一本族谱。发黄的册子上面,一行字迹让他激动万分:“康熙五十四年,周德纯、周德新兄弟,渡海北上,定居旅顺双岛夏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