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1978年11月30日,50个上海人乘坐一辆公共汽车,“悄悄”来到了苏州。在当时,没有人敢宣称自己“出去旅游”,而仅仅说是“散散心”。
旅游,这种在“文革”期间备受批判的“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就以这种“散散心”的方式,悄然回到上海,并很快在知识阶层、工商业者和高级职员中间流传开来。
1979年3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新华社电——《上海恢复苏州一日游、杭州二日游》,报道称,“一日游”、“二日游”的旅游活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污蔑为“提倡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已停办了十多年。现在恢复后,报名参加者很踊跃。
7.5元的苏州一日游
1978年12月底,上海第一汽车服务公司成立了旅游组。这是上海的旅游业在“文革”之后开始复苏的最早迹象。
当时,一汽服务公司的5个车队近50辆大客车,要在每个工作日接送上海郊区和安徽的三线工人上下班,而周日这天是闲置的。担任调度员的戎良,曾经是解放前上海最早的有声旅行社的导游,他想可以利用周末搞苏州、无锡、杭州短途旅游。戎良手里掌握了大量客源的名单。这些老客户及其子女和亲戚朋友,成为后来旅游组的早期客源。
首班“苏州一日游”的客人很满意。到1980年,一汽旅游组最火的线路“海宁观潮”,一个周末就能开出五六十辆50座的大巴。
一汽的星星之火,点燃了整个上海旅游。1979年2月,上海旅行社复社。第一家专业旅行社终于重新在上海滩立起大旗。到了1981年,上旅、一汽旅游组等有了春秋、东方、新华旅行社等强劲的竞争对手。
一汽当时最经典的线路是“苏州一日游”,经济团每人只需7.5元,便可以在苏州最有名的饭店松鹤楼吃一顿午餐,一桌10人,四个冷菜八个热菜。
而“杭州一日游”的飞机班则是当时最贵的线路,每人21.5元。吸引游客的是它的交通工具——一架美国二战时留下来的飞机,能够直接从上海飞到杭州。有些游客为了坐飞机而专门报这个团。当时,上海地区大学毕业生的月工资是58块。
早期的旅行社重社会效益不重经济效益,上旅“苏州一日游”报价7.5元,旅行社只赚5角钱。人们旅行的目的也很单纯,就是为观光,对物质的要求很低。
出门旅游先换粮票
在那个年代,无论是旅游者,还是旅行社,出门都远不如今天这么容易。
那时还没有身份证,也没有打印机、传真机,电话费很贵。一汽的导游每每统计了游客人数后,都要发电报到苏州、杭州的旅店,告知游客的到达时间、所需房间数量和用餐标准等。
旅游线路的广告传单上,还要注明旅客需“自备半斤粮票”。游客在出门前,则必须先拿着单位出具的出差证明,到粮管站把上海粮票换成全国粮票。只有这样,他们在异地旅游的时候才不会饿肚子。导游只有在收了游客的粮票后,才让汽车前往目的地。
那时还没几家宾馆,游客都睡招待所,4~6人一间的大通铺,或者那种单人的板床或铁床,一个楼层一个厕所和洗澡间,晚上只有两个小时供应热水。
当时,有载着游客的汽车到了千岛湖区。“当地的农民跟着车队跑很远,不知这些人来干嘛,要轰走他们”,因为人们的头脑里没有一点“旅游”的概念。
担心把“特务”放进来
1978年,随着旅行社等民间旅游的兴起,上海官方也开始将旅游纳入视野。当年5月,上海市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当时官方对旅游的定义主要是为外事服务。
而此时,邓小平已经在中央高层会议上强调,“旅游业大有文章可做”、“发展旅游业,为改革开放积累外汇”、“要打好‘侨牌’,做好做足‘两游’(即旅游和石油)工作”。
旅游局成立之后,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接待外宾的国际旅行社上。旅游局宣传处出的上海风光明信片、期刊和地图,都是中英日文三语,目的是外宣而非推动本地旅游业。
而即便在当时,对于对外开放问题,中央高层会议还是有一丝疑虑:“是不是开放得太早了?”当时有中央的高层领导提出,“会不会把特务放进来,窃取了情报怎么办?会不会腐蚀干部,把干部带出去?那些落后的地方,不能给外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