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南京人“玩”雨花石的历史(图)

南京人“玩”雨花石的历史(图)

2015-03-20

南京出土世界最早观赏石

自古以来,石头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中,早期的人类活动大多与石头有关。

据南京博物馆编著的《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遗址发掘报告》一书记述,南京市北阴阳营遗址的发掘工作中,发现了76粒“花石子”,发掘报告中是这样写的:“‘花石子’,76粒。都是自然砾石。但这些石子不产于遗址所在的鼓楼岗一代,而是产于南京南郊雨花台区一带。质地多为玉髓,出土物中不乏色彩斑斓、花纹绚丽者,显系当时人们有意识地在他地采集而来,其用途或可供玩赏,有的出现在死者口中,也许具有某种原始宗教意义……”这76粒“花石子”,属于北阴阳营文化出土遗物的第二期,距今约5800年至5500年之间,这说明早在5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南京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赏玩雨花石了。

雨花石文化绵延5000年

雨花石与中外其它观赏石的迥异之处,不仅有新石器时代76粒的遗存,还有5000年绵延不断的雨花石文化史。南北朝萧梁王朝时,“云光说法,天雨赐花”,雨花石与佛教文化结合,雨花台成了雨花石的发祥地。有资料佐证,盛唐至五代雨花石已进入宫廷。唐懿宗的女儿同昌公主出嫁就曾以出产于金陵的“九玉钗”雨花石作陪嫁。两宋时期,以雨花石为题材的诗文大量涌现,大文豪苏东坡写下了历史名篇《怪石供》,对雨花石一类的长江卵石作了生动的描述。雨花石并被收入影响颇大的石谱《云林石谱》。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咏雨花石有:“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可补天西北”的名句。

明代陈贞慧在《秋园杂佩》一书中赞誉雨花石“小有奇趣”。雨花石形体虽小,但一颗一颗都是天然卵形。它们大多是圆圆扁扁的石形,直径一般二三寸之间,就是在这小小的载体上,犹如摄影技术的聚焦,将一幅一幅由质、色、纹、形四要素天然幻成的图画,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古今人物,雨花石中可以找到踪影;诗词歌赋雨花石中可以体会到他的意境;日月星辰,四时变幻,雨花石中可以寻觅到自然天趣;梅兰竹菊,绿树芳草,雨花石上似乎能嗅觉到她的馨香。雨花石上可以神奇地出现一幅幅天然的图画,这也是其它观赏石难以匹敌的。大理石上可以出现图画,但需经人工切割成片方能展现画面,并非全出自天然,且色彩不及雨花石鲜艳。黄河卵石也可以出现画面,但色彩较灰暗,质粗杂,极少有透明或半透明的。

历史的岁月长河,演绎成一部5000余年的雨花石文化史,而我们的祖先——北阴阳营人开创了人类观赏石文化的先河,他们萌发的对自然原石的审美意识及76粒“花石子”的实物遗存,像远古洪荒的一盏明灯,使南京雨花石具有不可磨灭的世界意义。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