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53年前借了别人5元钱 几千公里找寻还500元(图)

53年前借了别人5元钱 几千公里找寻还500元(图)

2015-03-20

当年的刘志贤。

还了债,刘志贤夫妇俩心里踏实了。

◎引子

5元钱代表什么?它是大半生的寻找;5元钱还代表什么?它是数千公里的奔波;就是为了仅仅5元钱,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在借人5元钱之后,53年苦苦寻找失去联系的债主,用他大半生的奔波感动着知道这个故事的人们……

■53年前借了别人5元钱

刘志贤,今年74岁,家住任丘市华北油田运输公司宿舍,退休前,他曾是该单位的一位科长。

刘志贤是甘肃省天水市人,1953年,他从甘肃天水地委党校毕业,分配到天水地区庄浪县新泰区政府工作。当时实行的是供给制,所有干部都是每月12元生活费,不发给本人,直接补贴到食堂,大家在食堂就餐。发到每个干部手里的每月只有6元钱,可以买个牙膏或者几包香烟。

刚参加工作,刘志贤两三个月里一直没有回过在天水市郊区的家,工作忙,而且由于刚参加工作,买了不少生活用品,手里也没钱。

那年5月的一天,有人从家里捎了信来,说他在包头工作多年的一个哥哥回来了,兄弟俩多年没有见面,刘志贤一直很想念他,他恨不得马上回家看望哥哥。

但手里一毛钱也没有了,路上要花路费,而且当时爷爷、奶奶、父母都在,自己是“工作人”了,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回家,怎么也得带点礼品回去。

于是刘志贤很发愁,他想找人借几块钱,找谁呢?他想到了区里的万秘书。万秘书叫万孝军,就是新泰区(后改为万泉镇)本地人,非常热心,同志们有了困难都愿意找他。刘志贤找到万秘书,有些犹豫地讲了借钱的事,万秘书痛快地答应了,借给了他5元钱。

有了路费,又给一家老小买了礼品,刘志贤高高兴兴地回家看哥哥。一家人欢聚,自不言表.半个月后,刘志贤从天水老家返回。上班后就领到了下一个月的6元钱津贴,他马上去找万秘书还钱,但万秘书下乡了。过了几天,万秘书没有回来。而这时上级一个命令,把刘志贤调到了庄浪县朱店粮管所。临行,万秘书也没有回来。

紧跟着刘志贤又被重新分配到西北石油管理局工作,然后分派到油田一线。就这样,他还没来得及还上那5元钱,就和万秘书天各一方了。

■几次去信石沉大海

刘志贤到了油田以后,从事石油勘探,流动性很大,他先后在甘肃玉门、青海、新疆等地工作。

妻子没工作,一直跟着他当家属,他一个人挣工资,当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他们养育了六个子女,生活的拮据可想而知。但是,欠万秘书的5元钱一直成了夫妻俩心头的石头,每到过年,夫妻俩都念叨,咱那账还没还呢。

生活稍微安定下来,又攒了点钱,刘志贤夫妇就准备还账了,但不知道万秘书是否还在新泰区,当时的通讯主要靠书信,刘志贤就往庄浪县新泰区给万秘书写了一封信,询问对方的情况。

但隔了一段时间,信退回来了,查无此人,刘志贤不甘心。又写了一封信去,又退回来了。过了一年,刘志贤又去信,这一次,等了好久也没有音信。后来,他又多次去信,都如石沉大海。

转眼到了1976年,刘志贤从新疆调到了任丘华北油田总部,来任丘后,他遇到一个同事,是甘肃庄浪县的老乡,他很高兴。这个同事探亲的时候,他郑重地托付他,一定回去帮他打听一下万秘书的下落。

等了一个多月,这个同事回来了,带来的消息让他不敢相信,刘志贤调走后不久,万秘书也调动了工作,后来升任一个乡的乡长(后来得知是去了云台乡,今为岳堡乡),但1965年,他因病去世,抛下年轻的妻子和刚满周岁的儿子。

听到了消息,刘志贤夫妇掉了泪,他们很悲痛,也很内疚,欠万秘书的5块钱,到人家死也没有还上。

■几千公里的找寻

1992年,刘志贤退休了,第二年,单位安排他到西安华北油田的一个疗养院疗养。刘志贤想,西安离甘肃不算太远了,借此机会正好到天水庄浪走一趟,找到万秘书的妻子或者儿子,了了多年来的心愿。

但意外的是,到了西安,刘志贤就突然得了一场大病,只得在当地就医,稍有好转,返回河北治疗。因为这场病,寻找万秘书还债的计划搁浅了。

后来通讯方便了,他也想让老家的亲戚帮忙寻找,还账,但因为万秘书本人已经过世,恐怕托付给其他人,找到了万秘书的妻子或孩子也弄不明白,所以不放心,他想,账是自己借的,还得自己亲手还才可安心。

刘志贤在华北油田运输公司担任过党总支书记、科长、教导员等领导职务,了解他的同事们都知道,刘志贤为人正直、爱帮助人。他本人最自豪的是,一生没沾过公家一块钱的便宜,但这还不上的5元钱,成了他自己良心上的一个污点。

刘志贤退休后,家境并不太好,但他一直惦记着这5元钱。到了2006年,一天,他和老伴又说起这件事,他们合计,一定得赶紧去还账了,现在不去,恐怕将来身体条件不允许了。

下定了决心,同年7月份,夫妻俩决定动身。子女们开始不同意,他们担心父母的身体,任丘到庄浪,将近2000公里,来回近4000公里,需要多次倒车,换车,两个古稀之年的老人如何吃得消?

但老两口执意要去,他们说,不还上这笔债,死了也闭不上眼。他们的计划是还万秘书的家人500元钱,另外还准备了几千元,如果他的家人现在生活困难,就再接济他们几千元。

7月初的一天,老两口冒着酷暑出发了。他们从任丘到北京,再从北京乘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到达甘肃天水。

■找到了万秘书的儿子

7月7日,到了天水,由于酷暑,再加上一路奔波,老伴的心脏病犯了,不能走了。刘志贤想一个人去庄浪,亲戚们不答应,后来他的一个弟弟跟他同行。

7月9日,他和弟弟坐了大半天的长途汽车,到达庄浪,他先找到了县人事局,他和对方说,自己在庄浪工作过,是来还53年前借的这里的一个同志的一笔账的,对方很惊异,局长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安排有关同志把所有的离退休人员的档案都搬出来,派一个同志帮刘志贤查找,但找了半天,查遍了所有的档案,也没找到万秘书的下落。

在庄浪县城找了个小旅馆住了一宿,第二天,他和弟弟租了一辆车,直奔万泉镇(原新泰区),他想,在镇政府,也许能有线索。

到了镇政府,遇到一个叫董辉年轻人,听罢来由,小董很感动,现在像这位老同志的人太少了,于是马上向镇领导做了汇报,书记、镇长都很感动,安排人找来了附近几个在万泉镇工作过的老同志,让大家座谈,但这几个老同志都记不得万秘书了。不过,一个人说,在万泉镇邵坪村有一个80多岁的老同志叫邵正国的,曾担任过万泉镇镇长,他可能知道。后来从84岁的邵正国老人处,他们知道,万秘书去世后妻子带儿子万招财改嫁到几十里外的徐家城村了。

在镇里安排下,小董带路,沿着陡峭山路艰难前行,一路上,刘志贤的心砰砰跳动,他想,大半辈子的心思终于快了结了。

■5元还了500元

找到徐家城村委,村支书介绍说,万秘书的妻子已于2003年去世,他儿子万招财在家。

在村支书带领下,刘志贤见到了正在家准备盖新房的万招财。万招财40多岁,人很热情精干,他在当地开了个煤场,生意很红火。

见到万招财,刘志贤说:“53年前,我和你父亲是同事,借了你父亲5元钱,我就是专程从河北来还债的,你父亲、母亲都不在了,我就还给你吧。”说完,他掏出500元塞到万招财手中。

万招财很吃惊,把钱推回来,“没有这个事吧,我母亲生前也没有跟我提起过。”

二人撕扯不下,一起激动起来,都差点掉了泪,万招财说:“刘叔,53年前的5元钱您还记得,您来了我们就感动得不行,您老人家这么大年纪,这么远赶来,这个账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您的诚心和人情啊,现在像您这样的人太少了!以后我把您当亲人,但钱我不能要,您看,我也不缺这点钱啊!”说完,又把钱塞给刘志贤。

刘志贤塞不回去,就把钱塞给万招财的妻子,她也不要。刘志贤坚决要给。

万招财无奈,说,“要不您留下5元钱吧。”刘志贤不依,村支书出来打圆场,说,“要不您给他孩子留下50元,总行了吧。”

刘志贤不同意,他说:“这钱你们不收,我的心永远不安啊,我只有把这500元留下,才能高高兴兴地回河北,希望你帮我了了平生这个心愿。”

看老人铁了心,万招财郑重地把钱接过去了。

刘志贤长出了一口气,压在心头53年的石头终于搬开了。他对万招财说:“天色不早了,我得回去了,你有时间到你父亲坟上,替我烧个纸,念叨念叨,我来看过他了,把借他的5元钱还上了。”

◎尾声

500元钱换成花瓶永久保留

老两口从甘肃回来,身心轻松,现在刘志贤夫妇每天跑步、做操、写字、画画,生活得愉快而幸福。

老人家精神矍铄,古人说,仁者寿,看起来,清白的良心,真是一个人幸福的奥秘。

但说起还账的事,老人很低调,不愿意张扬,他说,当年人家最困难的时候没有把账还上,这个事,总让他们有几分愧疚。

刘志贤还账回来后,万招财频频有电话来,他已经把刘志贤当成父亲一样对待。万招财告诉记者,那500元钱,没舍得花,也没舍得存,他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他用这500元钱买了三个花瓶,三家一家一个,在家里永久保留下去,不仅让自己这一代,也要让后代们记得,有一个老人,曾从河北走了几千里,还了53年前借了自家的一笔5元钱的债,这个老人带来的,是一笔值得代代相传的财富。

关键词: 年前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