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曲艺网络整理“高校第一人”

曲艺网络整理“高校第一人”

2015-03-20

在经常上网下载相声音频文件的人眼里,“一个相声段子如果没有打上‘北冥乘海生’的标志,就说明不是经典。”“北冥乘海生”基本上是民间第一个做相声文件整理工作的人,他收集的段子大概有千余段,全部免费放在网上供爱好者下载。

“北冥乘海生”,真名刘鹏,1978年生于山东潍坊,清华大学电子系博士,现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语音组工作。高中期间,偶尔听到的一盘戏曲磁带意外地改变了他以后的生活。那是一盘“四大须生”经典唱段的磁带,十几岁的刘鹏忽然从中听出了味道。刘鹏慢慢变成一个标准戏迷,几乎每天晚上都去听戏,渐渐摸索出逃票去长安大剧院、工人俱乐部、人民剧场等地方听戏的窍门,甚至有时混进后台时赶上演员吃晚饭,自己也跟着蹭一份。据刘鹏的同学、戏友们回忆,那时刘鹏常穿着他母亲织的太极图毛衣走在校园里,脚下踩一双北京黑布鞋,格外有“神仙气质”。

2000年左右,已经在清华大学电子系读研究生的刘鹏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把所有能找到的戏曲段落转成mp3格式,放在网上供大家下载,让更多的人接触这个东西。“于是他在学校实验室的电脑上建立了一个ftp,把自己收集的音频资料放上去。其中的资料主要是戏曲,尤以京戏为主,也有些简单的地方戏。就这样,几年时间,他大概整理出4000余段戏曲音频,千余段相声、评书等音频。“可以说所有相关的音像出版物都包括在里面了。”刘鹏说,这些工作在他看来,不过是“别人都不爱做的体力活儿”。那时经典唱段基本只能从磁带里找,他拿个随身听,连一根音频线到电脑上,一盘一盘地翻录。现有的磁带翻完了,再去买,买不到的,去借。有些经典段落由于年代久远,磁带也没有,用的都是唱片,他专门从朋友家里借来了老式的唱片机,一点点翻录。这个工作,他一直做到现在。“因为没有一个固定的目标,所以无所谓厌倦,我只是希望越多越好。”这种以整理、普及传统曲艺为目的的网络传播工作,在刘鹏之前有人零散做过一些,但没有他如此系统。以相声为例,“北冥乘海生”的命名方式、归类方法至今仍为其他网友所沿用。

“曲艺的爱好者都有这样的意识:替祖师爷传道。”刘鹏说。作为戏迷,刘鹏与朋友并不担心“戏曲的衰落”,只要有一小撮人喜欢就好。他们说哪怕戏曲进博物馆也没什么,但是希望它能按原来的面貌被展示,而不是四不像。

作为“开山第一人”的刘鹏时常感到悲观:“我觉得我们这些整理最终没有太大的作用。因为真正精髓的东西是在人身上,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介入,只能是在外围打转。但这需要有资金、人力的支持。”“也许国家真正有了足够的钱和精力以后,会系统地做这件事。但问题是,可能那时很多懂行的人已经不在了。”

关键词: 一人 曲艺 网络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