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扬 东交民巷27号的最后时光
1998年,肖扬出任最高法院院长。2008年3月10日,他将最后一次做最高法院工作报告。之后,他便要离开东交民巷27号,离开这个他曾经工作了十年的地方。
揭下“中国法院博物馆”的红绸,肖扬转身微笑。这是2月的最后一天,也是这位最高法院院长最具意味的一个告别。
几年前,肖扬提出加强司法文化建设,部署筹建法院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卸任前,“三馆”初步建成。肖扬和七位历任院长的半身铜像在中国法院博物馆进门处恭候参观者。在大多数人眼里,铜像意味着历史。不久,这里将添上肖扬的塑像。媒体在收集他任上的信息,他的十年将被打包留给历史。
2月27日,肖扬来到新刑事审判大楼看望法官。肖扬离任前一年,最高法院收回了下放26年的死刑复核权。大楼里的法官,几乎一半是从地方选调上来的。他们中的多数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肖扬。肖扬几乎走遍了所有办公室,并同主管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座谈。在那里,他最后一次直接与死刑复核法官面对面谈话。他说,责任重于泰山,希望法官们把“疑者不杀、杀者不疑”精神坚守到底。
这或许是肖扬心情最复杂的告别。死刑复核权收回前后,肖扬几乎参加了所有的刑事审判会议。在收回死刑复核权时,最高法院身上的压力和风险也在累积。如果最高法院出现一起错杀,将是对这位70岁老人改革决心的最大打击。无论如何,在官方眼中,死刑复核权收回位于十年改革取得的突破性进展首位。
2月26日,肖扬前往人民法院出版社看望编辑们。在这里,刚刚出版了一部由他担任总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库》(第二版)。这是一部完整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的大型工具书。
2月25日,肖扬通过“中国法官培训网”为法官们上了《司法要义》第一课。法官们静静地听着,不时报以掌声。这也是他以最高法院院长身份讲的最后一节课。熟悉肖扬的人说,以肖对中国政法界的经历和思考、逻辑清晰文采飞扬的口头表达,卸任后去法学院任教是个不错的选择。他曾表示,自己对做学问、教书的兴趣大于当律师和法官。
2月21日,肖扬向最高法院特邀咨询员致谢。自他上任始,最高法院开始“问计于贤”,请国内知名法律专家献策。肖扬对学者型法官的重用常被外界提及。正因如此,他改革中带有的理想色彩,被一些人指为脱离现实。在耶鲁大学谈到当前中国司法现状时,他亦直言,对正义执著追求的“理想主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必须让位于解决纠纷的“现实主义”。
座谈会上,肖扬感谢专家们对自己十年来的帮助,坦言卸任后将有更多的时间和他们探讨问题。一位特邀咨询员给肖扬打85分,“开明、坚持”是他对肖扬的评价,也是他对下任院长的期许。
2004年在耶鲁法学院的演讲中,肖扬主张大幅度提高法官的收入,主张上级法院的法官应主要从下级法院的优秀法官和专家学者中选拔,这些都未能完全实现。
1998年,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向社会敞开大门,凡年满18岁的公民可凭有效证件旁听公开审判,不久,这里又向全国电视直播庭审过程,当时的公告和旁听证作为中国法治进程的见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那是肖扬踌躇满志担任最高法院院长的第一年。
十年流逝。那场直播已经成为司法改革、审判公开实践中一个微小的事件。肖扬也在褒贬声中走向任期的末尾。3月10日,肖扬将最后一次做最高法院工作报告。这些年,不管他和中国法院做了何种努力,他们始终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以后东交民巷27号院里,午后将看不到肖扬和秘书、警卫员散步的身影。而更多人关心的是,夹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中国法院下一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