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郑观应】兵战不如商战的工商业巨子
科举未中,弃学举业
1858年,是清咸丰八年,农历的戊午年,按照清朝的科举考试例制,这一年是三年一科的大比之年,刚满16岁的郑观应却落榜了。1858年,各地的秀才们都在忙于赶考,企盼着能一考成名,荣华富贵。
这一年,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已经经历了1200多年,“十年寒窗”“学而优则仕”是年轻学子们出人头地、光耀门楣的惟一正道。开春的一天,广州香山县的童生试也揭榜了,参加考试的上千名童生中,只有十多个人考中秀才。刚满16岁的郑观应落榜了。
1842年7月24日,郑观应出生在广州香山县的雍陌墟,这是位于珠江三角洲下游的一个小村子,在村子里郑氏家族是大姓,郑观应的父亲郑文瑞是当地郑姓的第21代。
长期的中外贸易活动,使得邻近澳门的香山地区得开风气之先,经商成为了许多香山人的职业选择。一些既通晓外国语言文字、了解西方商业制度,又熟悉中国商情的香山商人,进入外国洋行,成为洋行的买办。
当郑观应在家乡香山的第一次科举落榜时,父亲郑文瑞就毅然为他选择了另一条人生道路——到上海去当买办。
虚心学习,商道通坦
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开埠,从此,中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移到了上海,外国商品和外资纷纷通进长江门户,划定租界,开办洋行等等,广东商人也抓住时机,凭借在过去长期的对外贸易中积累的经验和能力,很快就在上海的外国洋行里占据了有利位置。
郑观应的父亲郑文瑞早年致力科举,曾多次出入澳门,并在上海经商,40岁时又回到故乡,做了个乡村的私塾先生,社会的变化和丰富的阅历促成了他为儿子的选择。在1857年绘制的上海黄浦滩全景图上,所有洋行中宝顺临街的跨度最长,它的右边就是中国海关。1856年,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容闳这样评价宝顺洋行,“此公司在上海实为首屈一指,其行主亦极负一时之盛名。中外商人,无不与之契洽。”
郑观应进入宝顺洋行学习,勤奋自励,很快就获得了信任。1859年冬,郑观应跟随外国商人去天津考察商务:“在津度岁,大雪漫天,身亦只衣布绵袍,素位而行,耐苦自励。” 第二年,他回到上海,马上就被提拔为管理丝搂和轮船客载事务的主管,从此正式开始了他的买办生涯。
郑观应认识到:“盖今日时势,非晓英文,业精一艺,不足以多获薪水。”于是,他利用闲暇时间进入上海英华书馆夜课班,学了两年英文。
1872年,上海的太古洋行以36万英镑的资本创办起了太古轮船公司。此时已颇有洋行管理经验的郑观应于1874年2月被聘至该公司,全面负责揽载客货并兼管账房、栈房等事务,成为总买办。
在太古轮船公司期间,郑观应的收入十分丰厚,仅年薪就在7000两白银以上,加上佣金、分红和自己的投资,年收入总数应该在100万两以上,而此时,一般买办的年收入在1万两至5万两之间,一亩良田的价格只不过6两白银。
从洋行买办到改良主义者
郑观应的精明才干和十多年洋行买办的身份背景,很快赢得了盛宣怀的好感和李鸿章的赏识,开始了从洋行买办到改良主义者的人生转折。
盛宣怀,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幕中的洋务要员,为了兴办洋务,他正在广泛搜罗熟悉洋务的管理人才。19世纪60年代以来,清政府在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这“内忧”“外困”的双重压力下,李鸿章等地方官僚力主新政,学习西方技术,开办洋务企业,以期引进外国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来加强和维护清王朝统治。
郑观应先后被李鸿章委派担任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上海电报分局总办和轮船招商局帮办。为了专心洋务,郑观应毅然在1882年辞去了薪金丰厚的太古轮船公司总买办的职务。他致力于经营近代企业、把西方的经营管理经验推行到企业管理中,利用招股、专利等手段进行经营和整顿,颇具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