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南北朝·梁武帝】养生之君:帝王之中的长寿亚军

【南北朝·梁武帝】养生之君:帝王之中的长寿亚军

2015-03-20

梁武帝,名萧衍,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今常州万绥)人,他的政治、军事、文学才能,在南朝诸帝中堪称翘楚,而他在养生方面也颇有建树,在中国古代230多个皇帝之中,长寿冠军是清朝乾隆皇帝,而第二名就是南北朝的梁武帝,据传梁武帝80多岁还能上阵征战。虽然他屈居“亚军”,但是在那个时代、那样的社会条件下作为日理万机的全国最高行政长官仍能享有高寿,比起晚他出生一千多年的“冠军”乾隆皇帝来说,这位“亚军”似乎更加难得。他的长寿经验大致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

爱读书书作良医身忘老

梁武帝萧衍小时候就很聪明,而且喜欢读书,是个博学多才的少年,尤其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早年与著名文人沈约齐名。建梁称帝后,他素性不减,经常招聚文人学士,以赋诗为乐。他的文学创作,推动了梁代文学风气的兴盛。当皇帝后仍手不释卷,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他又倾注大量精力研究佛学,著有《涅萃》、《大品》、《净名》、《三慧》等数百卷佛学著作。他把儒家的“礼”、道家的“无”和佛教的“因果报应”揉合在一起,创立了“三教同源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宋代寿星陆游,晚年穷居乡间,常靠读书怡情,有“病中书卷作良医”、“读书有味身忘老”的诗句。明代于谦在《观书》中的切身体悟是:“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爱。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内经》就有“聚精会神是养生大法”之说。研究证明,勤于读书能促进“脑运动”,有点像气功入静一样,能使全身保持协调统一,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症。

喜乐律仙乐飘飘冶情操

《隋书·音乐志》上说:梁武帝“既善钟律,详悉旧事,遂自制定礼乐。”萧衍任雍州刺史驻居襄阳时,就非常喜好当地的民歌,他的许多拟乐府诗,如《芳树》、《有所思》、《临高台》等,便是在此时创作出来的。即使在称帝以后,萧衍对乐府诗的兴趣也仍然不减当年。在天监十一年(512年),他亲自动手改西曲,制《江南上云乐》十四曲、《江南弄》七曲,可见其爱好沉迷的程度。音乐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音乐来调剂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从而起到预防、治疗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这在我国很早已有文字记载了。战国时代的公孙尼在《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这就是说,音乐首先感受于人心,而心在中医生理学中又主宰着人的神与志,活泼欢快的乐曲能使人振奋精神,激发情趣。有研究者认为,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时,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另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心理上的反应。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

节饮食饥不择食养脾胃

梁武帝一上台就做出简朴、开明帝王的样子: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不喝酒,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举行宴会也全部是素食,原因是他崇信佛教,戒杀生。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批阅奏折,生活很有规律,这就与绝大多数帝王懒散、花天酒地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养花的人都知道,给花儿浇水的原则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浇得太勤快了,必死无疑。养生也是这个道理,要在保证足够营养的同时让人经常产生一定的饥饿感,这就牵涉到饮食原则。显微摄影表明,人在饥饿感强烈的时候,吞噬细胞会像饿狼一样疯狂吞吃死亡细胞。现在也有“微饿”养生的说法。

淡房事保精护气养天年

梁武帝曾4次舍身入寺,因而被称为“和尚皇帝”、“菩萨皇帝”。历代帝王往往由于放纵性生活,肾亏大伤元气,以致身体各器官功能失调、早衰。梁武帝年过半百就停止了房事。性生活应本于自然之道,避免损伤,需得其术,也是养生延寿必不可少的内容。实践证明,适度而愉快的性活动对人的精神与身体健康有益无弊。《内经》说:“夫精者,生之本也。”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保精是强身的重要环节。精乃肾之主,纵欲太过,除伤肾精之外,进而还可伤及其他各脏腑,影响身体健康,甚至促人早衰或短寿。现代医学认为,长期性生活过度,会使人的免疫系统调节功能减退,这是因为性交可引起全身高度兴奋,促使能量高度消耗,器官功能适应性减退。

关键词: 梁武帝 之君 长寿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