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本名文浚,后改名知行,又易名行知。1891年10曰18日生于安徽歙县,1946年7曰25日,卒于上海,年仅55岁。陶行知先生一生为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劳碌奔波,并为安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笔者在查阅中国建现代教育史学人,无不知道陶行知先生大名的,关于他的逸闻趣事更是多的不得了,笔者拾取所见要例,以飨读者。
一、释“行知”由来
陶行知原名陶文浚,在其进大学之前接受传统教育一直延用此名。但他在大学求学阶段,对王阳明的“心学”大感兴趣,非常佩服王阳明的“知而行后”的唯心主义主张,逐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陶知行”。
但是陶行知留学归来后,在从事国内教育事业的过程中,逐渐得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统一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教学必须合一,这样,先前的“知而行后”就变成了“行而后知”了。
他在任南京郊外劳山晓庄师范校长时,同事们得知他的思想转变后,就和他开玩笑说“先生相信‘行而后知’,为何仍名为知行?”并建议他把名字改为“行知”。
没想到陶行知先生欣然接受,并在1934年安庆省立安徽大学一次题为《关于普及教育问题》的演讲中,他声称放弃自己原来的“知行”名,改为“行知”。“我现在的名字叫陶行知,让我先来介绍自己,陶行知出生才三个月,可以代表我的思想的转变”,即转向“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观。
后来陶行知还特地写了一首题为《三代》的诗歌,诗歌是这样写的:
行动是老子,
知识是儿子,
创造是孙子。
二、教学合一
1917年,陶行知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回国,不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专任教员兼教务长。他上任后,就开始批判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倡教学改革。高专师生对其都很敬畏,常称呼他为“老虎教务长”。
其时,在国内“教授法”极为时髦。在学校里,就是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教师只知道照本宣科,对学生感受一概不知,教学两者割裂感非常的强。陶行知眼见这些情形,实为愤慨,就认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1918年,在一次教务会议上,陶行知大胆地提出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要“教学合一”。但是超前的教育理念,在校务会议上即使陶行知做了超长时间的抗辩,仍然未获得通过,学监主任及主张“教授法”的教师都极为反对。但是,陶行知毫不气馁,他连续在《新教育》杂志上发表多篇“教学合一”的文章,勇敢地批评传统教育弊端,坚决提倡教育改革。我们别看两种教学方法只有一字之差,实为教育理念之根本不同。“五四”以后,各种新思潮不断涌现,陶行知的“教学法”也开始从南京高师一直蔓延到全国,这次教育思想的大变革,今天读来仍然有较强的积极意义。
三、真假田汉
1929年,戏剧家田汉率领南国剧社来到南京晓庄师范演出,在盛大的欢迎会上,校长陶行知致欢迎辞说:“今天,我是以‘田汉’的资格欢迎田汉。晓庄是为农民而办的学校,农民是晓庄师范的好朋友。我们的教育是为种田汉而办的教育,我们梨宫(学校大礼堂)前的一副对联,说明我们办学的态度:‘和马牛羊鸡犬猪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下功夫’。所以我们以一个‘种田汉’代表的资格,在这儿欢迎田汉。”
陶行知讲罢,田汉站起来致答辞说:“陶先生说他是以‘田汉’的资格欢迎田汉,是不敢当!我是一个‘假田汉’,陶先生是一个‘真田汉’,我这个‘假田汉’能够受到陶先生这个‘真田汉’的欢迎,实在感到荣幸!我们一定要向‘真田汉’学习!”
宾主之间的即席演讲,将“田汉”之名解释为“种田汉”,由此展开,诙谐有趣,搏得在场听众阵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