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秦桧的另一面:主张保全岳飞之子岳云性命
江宁博物馆为秦桧塑的起身像
本文摘自:《被误读的中国历史》,作者:罗文兴,出版社:中国档案出版社
1126年,金兵突袭北宋京城成功。在金人未攻破汴京前,秦桧一直主张抗金,反对割地求和。在金人的威逼下,宋朝百官议立张邦昌为帝。秦桧竟站出来反对,立议状要存赵氏。结果秦桧被金人俘虏北去。秦桧此举,颇受人民赞扬。可以说,秦桧若不站出来立议状要存赵氏,就不大可能会被虏走受苦受罪,说不定还会在伪齐政府里做大官享受荣华富贵。
秦桧到金国后,受到金元帅粘罕另眼看待。他忍辱负重为徽宗写乞和书,以使宋朝暂避锋芒,赢得反击的必要准备时间,可以说这完全是忠臣之举。其后他被金太宗完颜晟赐给左监军完颜昌。在金国期间他并不无任何变节之举。1130年,完颜昌攻楚州时秦桧趁机逃回宋朝。秦桧说,他是杀了金人监己者,弃舟而来。此说不信也罢,但说秦桧投靠金人并无任何根据,说秦桧是金朝派来的内奸纯属无稽之谈。从外处逃脱的例子自古有之,如西汉的张骞从西域匈奴手中逃回汉朝。宋朝也有很多人如辛弃疾、文天祥……宋高宗决不是个无能的昏君。宋朝的百官百姓也不傻。秦桧是主和派的代表,但不能说主和派就是投降派,主和派与主战派只是看问题的角度或所想的侧重点不同。议和,秦桧是充分考虑到当时情况所做出的选择。
宋自开创以来就以统一中国为祖训,这一点无论北宋南宋都没有忘记过。只是对手军力太过强大,难以实现。几次努力与尝试,一直没有成功。为了统一中国,宋人联合野蛮的金国出卖了百年和好和对中原文明更亲近的辽国;还是为了统一中国,宋朝又联合更加野蛮的蒙古灭了给中原文明造成巨大灾难的金国。说高宗怕迎回二帝自己就当不成皇帝了,这只不过是一些人的主观臆想。赵构在即位昭书上说:“同奚两宫之复。”可见赵构在即位之初就下以迎回二帝为奋斗目标。迎二帝是赵构首先提出来的,而有意思的是,“二帝”也根本就不想再当什么皇帝了。徽宗不想当皇帝,所以42岁就传位给钦宗;钦宗在金国也托人捎信给赵构,告诉他只要把他们迎回来,他做平民都是高兴的。一个亡国之君哪还有脸面再做皇帝?可见,说高宗因怕迎回二帝而主张和谈根本就不成立。主和是稳妥的做法,先保存实力,修养生息,以图日后再战。主战是冒险的做法,成功则收复失地,不成则国破人亡。高宗决定采取主和的观点,完全是经过通盘考虑后做出的稳妥策略。秦桧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和平的谈判道路也并非平坦,金国也有主和派与主战派。秦桧也曾一度被罢免丞相之职。1137年,徽宗客死他乡。同年,高宗任命秦桧为主持与金国议和。经过艰苦的谈判,1139年,在秦桧努力下终于和金朝达成和平协议。史称“绍兴和议”,和议的主要内容:宋帝向金称臣,宋每年交银25万两,帛25万匹;金归还伪齐刘豫统治下的河南、陕西部分地区,并送还宋钦宗及宋徽宗梓棺,“许还梓宫、母、兄、亲族”。如果协议达成秦桧无疑算得上头号功臣:(1)迎回二帝;(2)收回领土。虽然一时纳钱称臣,但若知耻而后勇、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宋国终有一天会报仇血恨。当时,人们都以为和平即将到来,钦宗南归在即。“绍兴和议”签定后,宋高宗就下诏:“渊圣皇帝宫殿令临安府计度修建”准备让钦宗回来后赋闲优养。如果高宗不想迎二帝,“绍兴和议”签定前就可以在谈判时不让二帝回来。而事实是,和议的内容是金国答应迎回二帝……
岳飞也打算辞职,他呈给高宗的奏章言:“今讲好已定,两宫天眷不日可还,偃武休兵,可期岁月,臣之所情,无避事之谤。”他在《乞出师札子》上还写道:“异时迎还太上皇、宁德皇后梓宫,奉迎天眷归国,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陛下高枕万年,无北顾之忧,臣之志愿毕矣。然后乞身归田里,此臣夙昔所自许者。”可见,这个和约在岳飞及大多数宋人眼力根本不是什么卖国条约,人们也对秦桧这些年来的努力艰苦的谈判成果非常满意。同时也说明,“迎二圣”根本不是岳飞与赵构矛盾的根本所在。如果秦桧是卖国贼,如果是卖国条约,那签定“卖国”协议也不会长达七年之久,那人民也不会欢欣喜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