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稀土技术泰斗徐光宪:钱已够花 奖金全捐(图)

稀土技术泰斗徐光宪:钱已够花 奖金全捐(图)

2015-03-20

作为化学家,他的科研成果使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生产应用大国,所引发的“中国冲击”成功改写了国际稀土产业格局;作为教育家,他撰写的重要教材哺育了中国几代化学工作者。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徐光宪。1月9日上午,万众瞩目下,徐光宪院士从胡锦涛总书记的手中接过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证书。

获奖感言:“我的学生已大大超过了我”

接受采访前,先生和记者一起看学校为他获奖拍的短片。他凝视着荧屏,听着赞扬的话,神情里流露出明显的不安。

“我一生在科研上三次转向,在四个方向上开展研究。在这四个方向上,我的学生已大大超过了我。我比不上他们。这是真心实意的话。 ”

先生如数家珍:他的学生黎乐民院士在量子化学领域,黄春辉院士在稀土配位化学和光电功能材料方面,高松院士在分子磁体方面,长江学者严纯华在重稀土萃取方面……“都做出了非常好的成绩,大大超过了我。 ”

先生对其他科学家也充满了由衷的敬佩之情:

“以前获奖的,拿袁隆平来说吧,我就比不上。他不但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对世界粮食问题也有很大贡献。 ”“1991年,国家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钱先生是伟大的科学家,美国也把他评为20世纪的世界大科学家。 ”

“我比不上他们,真的! ”先生这样结束“获奖感言”,语气愈加诚恳。

成功之路:“不怕别人说我提傻问题”

“小时候,我好奇成癖,爱提问题。 ”先生笑着回忆道,“我常问大人: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头上有多少根头发?大人不回答我,说我提傻问题。 ”

许多人的好奇心就像流星一样,但童年的徐光宪没有放弃。“我不死心,仍然记着这些‘傻问题’,总希望有一天把它们搞清楚。 ”

先生特别希望中国的每间教室都能呈现这样一种朝气蓬勃的景象,“老师要鼓励学生提问,树立年轻人的好奇心。老师不是万能的,不一定要回答出学生的每个问题。回答不出来,就老实告诉学生。 ”

说到这里,语气一直平和的先生激动起来:“小孩子好奇心很重,不但不能压制,还要鼓励。很多人搞科研,搞创新,动力就是好奇心。 ”

“老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学生不是什么都要听老师的,老师也能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作为执教58年的化学教育家,先生的师生观竟是如此通达……

面对重奖:钱已够花,奖金全捐

先生对钱没“感觉”。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先生可以支配一笔高达500万元的巨额奖金,其中50万元归个人所得,另外450万元可由他用作自主选题的科研经费。

“我自己的钱已经够花了。 ”先生非常认真地说,“我得的奖是集体的工作成果。我已经跟大家说好了,包括那50万元在内,全部都拿出来。几个研究团队要好好商量,怎么分配使用这些经费。经费要以稀土为主,要全部放在几个课题组和国家重点实验室……”

把钱花在科研上,花在助弱扶贫中,先生非自今日始。

1960年,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先生把编写《物质结构》一书得到的5000多元在当时堪称“巨额”的稿费全部捐给工会,用于补助困难教职工,还一再请求工会“不要声张”。

20年前,他的一位学生因孩子脑瘫而陷入困境,先生按月用稿费接济这位学生。大年初一清晨,又摸黑把亲手烹好的烧鸡、八宝饭送到学生的宿舍。提起此事,先生语气中满是遗憾:“我无法帮他更多……”

2005年,先生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得到百万港元奖金。他毫不犹豫地拿这笔钱设立“霞光奖学金”,专门奖励那些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又家境贫困的学生……

关键词: 泰斗 稀土 奖金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