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以仁德感化人的刘备(上)

以仁德感化人的刘备(上)

2015-03-20

刘备,字玄德,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中,开始时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先后寄居公孙赞、曹操、袁绍、刘表等人之下,但他始终坚持仁政的思想,致使许多人被他的仁德所感化,为他竭尽所能地效忠效力,从而能成就其一生的霸业。

桃园三结义

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刘胜的后代,到了他这一代,家业已经败落。他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并以贩鞋及织席为生。他家附近有棵五丈多的桑树,长得非常茂盛,从远处看像小车的华盖。幼年与孩子们戏耍时,他曾指着桑树说:“吾必当乘此羽葆车盖”,可见他从小就胸怀大志。

长大后,因为宽厚待人,结交了许多豪杰,尤其与关羽、张飞义结金兰后,开始了逐鹿中原的大业。有关他们三人的结拜,历史上有一段传说:张飞原本是一名肉贩,但武艺高强、勇猛过人,平时把猪肉放在门前的一口井里,然后在井上压一块千斤重石,因为没人搬得动,所以肉也丢不了。久而久之,他以为除了他以外,没人能撼动那块大石,就在石头上写着:“搬动石头者,白割肉一刀。”

有一天,关羽路过看到石头上的字,就使劲将石头搬开,接着“唰~”地一刀割走大块猪肉离开了。张飞得知后,不甘白白损失猪肉,跑去找关羽算帐。关羽认为:写了就该算数,怎可后悔呢?两人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他们俩都力大无比又武艺高强,围观的人都不敢劝架。

此时刘备挑着一担草鞋经过,他见关、张都是英雄好汉,有意结交,于是上前将二人分开,并且说:“如今天下大乱,好汉应该为国效力,怎可在此做无谓的争斗呢?”关羽、张飞见他气宇不凡,说的也有道理,就不好意思再打了。接着相邀到张飞的店中饮酒,三人越谈越投机,于是就在店后桃园里结拜为兄弟。当时正值三月桃花盛开,史称“桃园三结义”。

这一拜,使三国的历史充满忠肝义胆,也为后人留下许多荡气回肠的故事。

居无定所,颠沛流离

当时正值东汉末年黄巾之乱,三人变卖家产招募乡中三百余人,参与镇压叛军。平定黄巾之乱后,刘备因镇压有功,被任命为平原县令。不久,督邮前来视察,一见面就开口索要红包,张飞闻言大怒,当场不由分说的就将他绑在树上鞭打二百。刘备见情况已无法收拾,就弃官挂印逃走了。

接着他们投靠公孙瓒,公孙瓒上表任刘备为别部司马,与青州刺史田楷共同抵御袁绍。后来曹操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派人求助,田楷与刘备派兵解围。战后,陶谦敬佩刘备的为人,拨给他四千士兵,并上表他任命为豫州刺史,屯兵小沛。不久陶谦病重,他告诉左右说只有刘备可以保全徐州。陶谦死后,众人请刘备任徐州牧,刘备认为无功不受禄,坚辞不受。经过多人再三劝说,最后才勉强答应。

后来吕布前来投靠,但趁刘备带兵外出讨伐袁术时,占领了徐州。失去徐州后,刘备不得不投靠曹操,曹操表荐他为豫州牧,并拨数千兵马,让他重回小沛讨伐吕布,结果被吕布打败。曹操于是亲自出兵消灭吕布,刘备也随曹操回到许都。

曹操认为刘备是一个不可小觑的英雄,一直对他很不放心,可是表面上还是竭力拉拢他,并表荐他为左将军。刘备受此礼遇,深感惶恐不安,为了避免锋芒太露,就在后园里种菜,过着隐居式的生活。

一天,他在后园浇水时,曹操派人请他去喝酒。酒酣耳热之际,曹操问他谁可称为当今英雄?刘备历数袁术、袁绍、刘表、孙策等人,曹操连连摇头说:“当今英雄,只有你、我二人而已!”听了此话,他仿佛心事被揭穿一样,惊得两手一松,将筷子掉到地上。与此同时,恰好响了一阵惊雷,刘备乘机解释自己因害怕雷声才掉筷子。曹操见他如此胆小,才稍微放下了戒心。

不久,献帝的舅舅董承受皇帝诛杀曹操的密诏,并召刘备密谋复兴汉室。刘备见曹操戒备森严,没有机会下手,但又怕事机败露,招来杀身之祸,于是向曹操提议带兵南下徐州截击袁术。曹操虽然同意,但派朱灵、路招同行,藉以监视和牵制他。刘备取得胜利后,把朱灵、路招派回许都报捷,自己却迟滞不归。

不久,事迹果然败露,曹操诛杀董承等人,并密令徐州刺史车胄寻机刺杀刘备。此事被关羽知晓,杀了车胄并占领徐州。刘备于是公开反对曹操,并计划联合袁绍,合力夹击曹军。

曹操得知后亲自带兵前来攻打,刘备不敌大败,妻子被掳,关羽也被迫投降,刘备只得前往投靠袁绍。官渡之战中,关羽替曹操斩杀袁绍的大将颜良、文丑,袁绍转恨刘备,使他在袁绍营中如坐针毡,惟恐随时遭遇不测。当时,刘辟、龚都在汝南起兵,骚扰曹军后方。刘备为了脱身,向袁绍请求去汝南联络刘辟,共谋讨伐曹操。袁绍采纳他的意见,刘备于是南下,并与从曹营逃出的关羽会合。

袁绍官渡战败后,刘备投靠荆州刘表,且在荆州一住就是七年。有一次,他发现自己髀里肉生,慨然流涕,刘表问他为何流泪?刘备说:“过去身不离鞍,髀肉皆消。如今不再骑马,髀肉复生。岁月流逝,老之将至,可是功业不成,因此生悲。”刘表闻言,就给他一支军队,屯军新野,以抵御曹军。

三顾茅庐

在荆州寄居的这一段时间,刘备总结了几次失败的教训,认为虽有关羽、张飞等虎将,可是要成功大业,非有王佐之才辅助不可。谋士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刘备大喜,决定亲自登门拜访。

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卧龙冈拜访诸葛亮时,不巧他有事出门,只好失望回去了。过了几天,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又赶紧与关羽、张飞冒着寒风大雪前去,但诸葛亮恰好又出外访友了。

刘备认为可能自己的诚意不够,才两次扑空,决定连续几天吃素,并挑选一个黄道吉日再去拜访。不久,三人又来到卧龙冈,恰好诸葛亮在午睡,刘备不敢惊醒他,站在外面等候。

诸葛亮醒来后,与刘备畅谈国家大事,刘备对诸葛亮的才华佩服不已,邀请他出山相助。诸葛亮本不想过问天下之事,但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所感动,就答应了。

当刘备问诸葛亮有多大智谋时,他回答说:“主公有多大胆略,亮有多大谋略。”刘备当即把配剑解下交给他,意思是:配剑如刘备本人,可任由其支配一切。因刘备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胸襟,诸葛亮才得以充分施展才华,辅佐刘备逐鹿中原。

携民渡江

后来,曹操发兵荆州,此时恰好刘表病逝,次子刘琮继位后向曹操投降。诸葛亮劝刘备乘曹军未到之前取得荆州,刘备不愿趁人之危,回答说:“吾不忍也。”然而曹操大军将至,不取荆州只有撤退一途,于是决定向江陵撤退。

大多数荆州百姓都信任刘备的为人,愿意跟他一起撤退。刘备明知跟随一群男女老少是个拖累,仍不忍弃之而去,就派遣关羽到岸边准备数百艘船只,以便“携民渡江”。走到当阳时,跟随百姓已有十余万,辎重也有数千辆,只能日行十余里。有人劝他快些行进,否则难以保全江陵,并且表示随行百姓太多,曹操的大兵来到,必难以抵抗。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之而去!”

曹操为了防止刘备占据江陵,亲率精骑五千加速追赶,一日一夜跑了三百余里,终于在当阳长阪追上。刘备不敌逃走,让张飞率二十骑断后,义胆忠心的张飞砍断追兵必经的小桥,横眉横眼站在桥头大声吼道:“俺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曹军见状,无人敢过河追赶,刘备才得以顺利脱险。另一位忠义之士赵云则不顾自身危险,冲入敌军中抱出刘备的儿子,并保护两位夫人,也脱离了险境。

当阳之战,刘备因不忍抛下百姓而失利,让曹操获得许多辎重和俘虏。刘备败走后投奔驻守在江夏的刘表的长子刘琦处,并计划联合江东的孙权以抵御曹军。

起于赤壁之战,终于夷陵之战

曹操占领江陵后,企图一举扫平江南。孙权也感到了威胁,于是与刘备达成协议,两军联合抵御曹军。

曹军与孙、刘联军大战于赤壁,联军以火攻大破百万曹军,然后水路并进、全力掩杀,曹操率残兵狼狈逃回北方。刘备乘胜取得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四郡,孙权的军队则占领了荆州的北部地区。赤壁之战后,从此三分天下。

后来,关羽在荆州对曹军发动猛攻,且利用暴雨成灾之机,水淹于禁等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又围曹仁、吕希于樊城、襄阳。曹操大为恐慌,于是挑动孙权从背后袭击。关羽最后败走麦城,被孙权所杀,荆州全部丢失。

曹操病逝,其子曹丕废除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许靖、诸葛亮等人劝刘备称帝,以继承汉统,刘备于是称帝,国号汉。

称帝不久,为了替关羽报仇,并夺回荆州,刘备决定率军亲征,文武群臣纷纷劝阻,但他一概不听;孙权求和,也被他拒绝。与此同时,张飞因想念关羽,酒后乱性鞭打将卒,部属一气之下将他杀死,投奔了东吴。

刘备痛上加痛,遂一意孤行,亲自率领大军深入吴境达五、六百里。吴国将领陆逊诱敌深入,然后坚守不战,双方相持了七、八个月。待蜀军疲倦不堪时,陆逊趁机以火攻烧毁蜀军营帐,蜀军大乱,几十万大军瞬间瓦解,此役史称“夷陵之战”。刘备战败后逃到白帝城,羞愧难当,加上年老与劳累,终于一病不起。

临终前,他告诫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是这种“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理念,使他能成就大业。只可惜晚年一心一意为兄弟报仇,招致夷陵之败,含恨去世。(待续)

(来源:http://hi.baidu.com/tiandiyingxong/blog/index/1)

关键词: 仁德 刘备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