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肖简介 郑思肖的故事
山南慕北 2019-08-16
郑思肖别称郑所南、菊山后人、三外野人,生活在宋亡元初时期,对故国有着深深的眷恋。代表作有《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 《施食》等,一生北凉凄苦,78岁终老。
郑思肖
郑思肖
郑思肖简介
郑思肖(1241年—1318年),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道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
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无根的兰花,寓意南宋失去国土根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郑思肖的故事
郑思肖14岁移居苏州,78岁终老,在郑思肖64年的寓居生涯中,前24年间共有七次迁居,先是居于苑桥,后迁往条坊巷、黄牛坊桥、采莲巷、仁王寺、双板桥、望信桥、皋桥,旋即又复迁望信桥。
“飘零书剑十年吴,又见西风脱尽梧。万顷秋生杯后兴,数茎雪上镜中须。晴天空阔浮云尽,破屋荒凉俗梦无。唯有固穷心不改,左清右史足清娱。”郑思肖的这首《飘零》诗,正是郑思肖在苏州数十年动荡生活的真实写照。郑思肖一生悲苦凄凉。他22岁失父,36岁丧母,有一个妹妹,出家为尼,下落不明。郑思肖把仅有的一点家产捐给寺院,并接济穷困的四邻乡亲。78岁时“疾亟”,嘱其友唐东屿为画一牌位,曰:“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语讫而卒。
关键词: 郑思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