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抗
陆抗是三国时期吴国著名政治家陆逊的儿子,也是当时名将,与父亲皆为吴国中流砥柱,并称“逊抗”,他甚至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
最后一个名将陆抗
陆抗(226年-274年),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丞相陆逊次子。
陆抗袭父爵为江陵侯,为建武校尉,领其父众五千人。后迁立节中郎将、镇军将军等。孙皓为帝,任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凤凰元年(272年),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拜大司马、荆州牧,卒于官,终年49岁。与陆逊皆是吴国的中流砥柱,并称“逊抗”,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
客观条件:
1.姜维是以吴蜀两国对付魏一国,陆抗是以吴一国对抗魏蜀合并之晋朝。显然姜维有利。
2.姜维后边是个“大智若愚”的阿斗,阿斗虽然比较昏庸,但大体上还比较厚道,姜维虽然经常吃败仗,但也没对他怎样处罚。陆抗后边是个即昏且暴还喜欢瞎折腾的的
孙皓“大帝”,是个可以在历史上位列三甲的昏君暴君,如果姜维在他手下任职恐怕早就给做掉了。在这方面,仍然是姜维有利,陆抗不利。
3.姜维的对手是
邓艾陈泰等,是名将,但他们其实都是从姜维身上捞的分,也可以说,是姜维的无能成就了他们的将名。陆抗的对手也是名将
羊祜,而且晋朝后来灭吴其实是按照羊祜的路线图执行的,这说明羊很厉害,但陆抗硬是以弱胜强打败了几乎不可战胜的羊祜,迫使晋朝不得不延后了统一的步伐。从对手看姜维陆抗算是平手吧。
主观条件:陆抗文韬武略,显然比粗通文武的姜维拽的多,这方面陆抗有压倒性优势。
陆抗之所以在比姜维更劣势的情况下取得成功,姜维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就是陆抗的才能高过姜维太多。所以后人感叹:所谓陆抗存则吴存,抗亡则吴亡者。对姜维的失败则是归咎于他的主观因素,所谓“明断不周,终致陨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