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王一亭简介 王一亭后人

王一亭简介 王一亭后人

山南慕北 2017-12-21
王一亭

王一亭
  王一亭四清朝末年著名书画家、政商人士、慈善家、上海商界与政界领袖,曾经为海派书画艺术的发展和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贡献。
  王一亭简介
  王一亭(1867—1938),号白龙山人、梅花馆主、海云楼主等,法名觉器。祖籍浙江吴兴(今湖州市),生于上海周浦。清末民国时期海上著名书画家、实业家、杰出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与宗教界名士。
  曾两次任上海总商会主席。加入中国同盟会,资助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任中国国民党上海分部部长。上海光复后,历任军政府交通部长、商务总长、中华银行董事。后任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救灾准备金保委会委员长。曾任中国佛教会执行委员兼常委,上海佛学书局董事长,致力于慈善事业。对海派书画艺术的繁荣和对外交流贡献卓绝。
  王一亭作品具有近代人文主义意识。早年学画得徐小仓指点,后师从任伯年,画艺大进,继承任派风格。晚与金石派大师吴昌硕亦师亦友,趋向阔笔写意,设色浓艳,笔墨酣畅,气势雄阔而不失写实本色。构图讲究,诗书画印,浑然一体。在清末民初海上画派中影响仅次于吴昌硕。
  1937年日寇侵占上海后,坚辞不就伪职,表现出高贵的劲风亮节。
  1938年11月病逝。重庆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公葬。蒋介石题送挽联:“当飘摇风雨之中弥征劲节,待整顿乾坤而后重吊斯人”。
  王一亭后人
  在1923年关东大地震发生后,曾在上海组织发起救济活动的“海派领袖”王一亭的后人,专程来到东京慰灵堂,重新敲响了先祖王一亭当年吁请中国佛教界为死难者祈祷冥福而赠送给日本的梵钟。参加这次活动的有王一亭后人王孝方等四人,还有来自上海的吴昌硕后人吴超、书画家王琪森,以及旅日华人丁如霞、晋鸥等。
  1923年9月1日,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他与朱葆三等人在《申报》上刊登《救济日本大灾召集会议通告》,及时垫募白米六千担,面粉二千多包及药品、木炭等生活急需品,急速运往日本,为最早抵达的外国救援船,并向日本灾区寄赠一座梵钟,日本人称其为“王菩萨”。
  1983年,王一亭墓迁于吴县洞庭东山杨湾,日中友协会长宇都宫德马题词“恩义永远不忘记”,感念当年救济之恩。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