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子女后代 怎么评价范仲淹
山南慕北 2017-12-11

范仲淹
范仲淹的子女后代
长子范纯祐,字天成,范仲淹长子,历任监主簿、司竹监。
次子范纯仁,字尧夫,中皇祐元年进士及第,官职北宋宰相。
第三子范纯礼,字彝叟,历任河南府判官、吏部郎中、礼部尚书等职。
第四子范纯粹,字德孺,官至户部侍郎。
孙子
范正臣,范纯祐之子,守太常寺太祝。
范正思,范纯仁之子,字子思(一说子默),至孝,居父丧感伤而疾,十年不愈。
范正平,范纯仁之子,字子夷,历任开封尉、象州知州,著有《荀里退居编》。
怎么评价范仲淹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沦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他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
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欧阳修: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王安石:一世之师,由初起终,名节无疵。
苏轼:①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经天纬地,阙谥宜然,贤哉斯诣,轶后空前。②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予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苏辙:范文正公笃于忠亮,虽喜功名,而不为朋党。
朱熹:①范文正杰出之才。②本朝道学之盛,亦有其渐,自范文正以来已有好议论。
元好问:文正范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其才其量其忠,一身而备数器。在朝廷,则孔子之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概不一二见,非但为一代宗臣而已。
脱脱: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
关键词: 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