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物故事 > 绵忻为什么不继位 嘉庆曾想立绵忻为帝?

绵忻为什么不继位 嘉庆曾想立绵忻为帝?

山南慕北 2017-06-17
爱新觉罗·绵忻

爱新觉罗·绵忻
  瑞怀亲王绵忻14岁时就被封为瑞亲王,而同母哥哥绵恺只是郡王,可见他在嘉庆帝心中地位。随着绵忻的成长而显示出的才能,嘉庆帝一度有了改立绵忻为储君的想法,然而他死的突然,死时绵忻只有15岁,又是继皇后的儿子,难免得不到朝中大臣拥戴,最终旻宁当上了皇帝。
  绵忻为什么不继位 嘉庆曾想立绵忻为帝
  嘉庆即位后忙于政事及接连的国丧,以至十年间后宫一无所出。自嘉庆十年二月起,后宫才陆续恢复了生育,皇四子绵忻就是这十年间第一个出生的,而且是皇后所出的皇子。一向不喜群臣呈递如意的嘉庆在这一天也破例了,他说“四阿哥系朕登极后皇后诞生之子。臣工等抒忱展庆。理所当然。”
  仁宗在嘉庆四年时预写立储密诏,准备将来以绵宁为皇位继承人,是根据当时情况所作的决定;其时绵宁年已十八岁,而绵恺只有四岁,绵忻尚未出生,以此情况而作此决定,自属十分正确。但在相隔二十年之后的嘉庆二十四年时,这种情况显然有了极大的变异。
  一则绵宁的才具凡庸而容貌委琐,所谓“望之不似人君”,也绝对不可能是最佳的人选;
  二则皇四子绵忻聪明颖悟而才具练达,在这些地方远胜绵宁;
  三则绵宁之母早死,而绵忻之母乃是现任的皇后钮祜禄氏,因爱母及子之故,绵忻更显然占了很多优势。
  正是由于这种情形的原因,在嘉庆晚年间,对于立储问题显然已有另外的新打算——以绵忻为继承人,从而改变原来选立绵宁之决定。
  如何证明这一论据。
  第一,绵忻在嘉庆二十四年被封为瑞亲王,其同母之兄且年长十岁的皇三子绵恺亦在同年膺封,但所得到的封爵却只是较亲王次一等的郡王。那一年,绵忻十四岁。十四岁的童子,既无赫赫之功绩,怎么封为亲王理由是什么,当然是因为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较重要之故。
  第二,立绵宁为继承人之时,除了藏在金盒中的密诏之外,还有另一道同样的密诏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此时忽被撤出。撤出的事实,见于道光即位之后此一密诏从来未见提及的情形;撤出的理由,当然是由于嘉庆有意思另以绵忻为继承人。
  仁宗驾崩事出突然,继承人选未及明示。而原来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的密诏早年已被撤出,撤出之后再没有重新放人,在嘉庆暴崩之后所面临的继嗣问题必然难以解决。此时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在得到嘉庆传出噩耗之后迅速决定降谕,令绵宁继立。皇后钮祜禄氏既然知道嘉庆当时的立储之计,而且已将预藏于乾清官正大光明匾额后的立储密诏撤出,然则她又何以要在嘉庆崩驾之后,传懿旨令绵宁继立,完全不顾嘉庆生前的易储计划呢?
  因为绵忻虽极蒙嘉庆之喜爱,而在嘉庆二十五年仁宗暴崩于热河行宫之时,绵忻那时仅仅只有十五岁。语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所以立绵忻实不如立绵宁。虽然绵宁虽然凡庸,毕竟是嘉庆所曾属意之人,而绵忻乃钮枯禄氏之亲子,立绵忻不但显示钮祜禄氏之私心偏袒,亦难以得到朝中大臣之普遍拥戴。由于有这种种考虑因素,钮祜禄氏终于以大公无私的态度表明她的立场,不但消弭了一场政治危机,也博得了道光的衷诚敬服。

日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