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民汪精卫 汪精卫留给胡汉民的血书
山南慕北 2017-04-21
胡汉民汪精卫
胡汉民汪精卫
胡汉民与汪精卫交情非同一般,两人一同赴日留学,一同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孙中山逝世后,两人却为权力之争反目。
1925年8月20日早晨,廖仲恺偕夫人何香凝乘车来到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越秀南路89号)时,突遭枪手袭击。廖仲恺受重伤,送医院后不治身亡。他的死轰动全国,国民政府成立由汪精卫、许崇智和蒋介石组成的特别委员会。据查,廖案最大的嫌疑人是胡汉民的族弟胡毅生等人。
8月25日晚上,汪、蒋派遣50多名黄埔军校学生军直扑胡汉民家。据称,他们受到指示:若胡汉民“逃捕”,即可就地处决。是夜胡汉民刚刚就寝,听到门外嘈杂的声音,他赶紧下床,穿上衣服匆忙从后门逃出。
事出突然,胡汉民推测此事极可能与汪精卫有关。于是他索性直奔西华二巷汪精卫家中,向汪精卫妻子陈璧君诉说原委。陈璧君听后怒不可遏,立即打电话质问汪精卫为何要缉捕胡汉民。这样,最危险的地方变得最为安全,胡汉民安全过关。
抓捕胡汉民的消息不胫而走,广州城沸沸扬扬。汪精卫、蒋介石恐怕引起事端,暂将此事搁下。胡汉民在古应芬等人的保护下入住黄埔军校。9月23日,他坐船前往苏联,作为期半年的“考察”。
汪精卫留给胡汉民的血书
摘自:《胡汉民回忆录》:
精卫自河口失败后,遂有行个人暗杀之决心,余屡规止之。及往日本,余为长函,力言暗杀之无济,与吾辈所宜致力于革命事业者,精卫亦为长函报余,略谓:“生平察事,自信不如兄;惟此事则如旋螺,弟已计到最末之点,更无疑义。兄主张军事行动,无大款何以能举?海外奔走,为效甚微,不有剧烈举动,何以振起人心?弟又不长于军事,既决志牺牲,只有惟所自择。”余再三致书阻之,以为各省运动军队,俱有成绩,清廷终必覆亡,此时杀一虏首,失一精卫,等于以鼠首为殉;且不应弃所长,而用所短。精卫答书,惟言所志已决,他不置辩。既而偕黎仲实、陈璧君复来港,乃不甚愿谈此问题;固与之言,亦只漫应,而阴择地试验炸裂药,复密约他同志为之探侦。初欲入粤杀李准,港同志俱以为危。精卫亦知余等将有军事行动,不欲以此惹起敌人戒备,则与仲实、璧君、喻培伦、黄树中、方君瑛、曾醒等入长江,欲杀端方,而行程与相左。乃变计俱入京,谋刺清摄政王载沣。余得其濒行入京手书,仅八字,以指血写之,文云:“我今为薪,兄当为釜。”盖精卫于第二十五期《民报》有《论革命之道德》一文,谓“革命党人只有二途,或为薪,或为釜。薪投于爨火,光熊然,俄顷灰烬;而釜则尽受煎熬,其苦愈甚;二者作用不同,其成饭以供众生之饱食则一。”其血书即约举此义也。余怀此书数年,及辛亥光复广州后,石锦泉部闯入水师公所,余仓卒中乃失此书,以重金购求,不复可得,余甚恨之。余等既不能夺精卫之志,惟有极力进行军事,余尤冀广州事成,精卫或可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