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良墓
马连良是民国时期三大家之一,其余二人是梅兰芳和荀慧生,他在京剧界的地位可想而知。他开创的马派影响甚至超越了京剧界。
马连良墓
马连良墓穴位于北京香山东北麓的万花山。
1922年春,在北京初露锋芒的马连良来到上海,在上海一炮打红。“马派”的名号逐渐叫响,宣告马连良成为了一代开宗立派的京剧大师。之后马连良又勇于在京剧中加入新鲜元素,从舞台、道具、服饰上开始下工夫。马派的名声越来越响,马连良也越来越受欢迎。1937年马连良便在北京的黄金地段开了一家新剧院。但是马先生一生并没有顺风顺水,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与马连良同时期的京剧大家们相继离开人世,前四大须生只剩马连良一人又重新组后四大须生,梅兰芳也在1961年时与世长辞。
之后,在全国解放时期,马连良就已经避居香港,是
周恩来重新请马连良出山,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正是马连良创作的巅峰时期,他在艺术上的造诣已经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但是好景不长,之后在1966年12月13日马连良猝死。马连良因为没有墓地,死后
梅兰芳的遗孀就同意将马连良葬在梅家墓地。马连良墓上都没敢写他的名字,只写着马温如先生之墓。
马连良徒弟
马连良很小之时便入科班学习,有着一身的童子功,在加上自身的天赋与努力,使得马连良在京剧上有着非常大的成就。当然人一旦有了声望就会有人崇拜,就想跟随其后学习成长,马连良也不例外。马连良一生可谓门徒众多,作为马派的创始人,马老先生也是希望艺术的种子可以生生不息。
马连良一生并没有学过孔孟之道,也没留过洋喝过洋墨水,但是他却非常有自己的准则。要规规矩矩,谦虚谨慎,而且尊师爱棣,爱才育才。马连良自己对于师父长辈都非常的尊重爱戴,马连良徒弟对他也是相当尊重敬爱。马连良55年的舞台生涯为大家留下太多经典的唱段与美好的记忆,同时他又为这个舞台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年轻人。张君秋、
叶盛兰、袁世海等都是可以独挡一面之人,他在教导学生之时也是毫无保留,希望能把这门艺术发扬光大。除了他们几人还有像林秋雯、王吟秋、李玉茹、李玉芝、罗薏兰、李世济、李毓芳等他们都是青年旦角,都是
马连良徒弟,受过马老先生的教导。
就以马连良徒弟林秋雯来说,本来就是一个南方的小旦角并没有什么名声,是马连良先生看过他一次戏觉得这个年轻人不错,值得培养就让他加入了扶风社。马老先生就是林秋雯的伯乐,不仅林秋雯,他还不停的发掘年轻一辈的有天赋之人,为京剧艺术培养了一大批新兴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