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判词 史湘云为何沦为妓女?
山南慕北 2016-12-26
史湘云
史湘云判词
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
其词曰: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译文:生在富贵人家有什么用?年幼时便父母双亡。放眼望去,在夕阳的光辉下,湘江水逝,楚天云飞。
史湘云为何沦为妓女?
湘云流落风尘是红学界存在的一种观点。其主要理由实际上是好了歌注中的一句"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按照此种观点,大观园主要人物中,有过议婚历史的除了湘云都有明确结局--和烟花巷无关,因此湘云成了唯一有机会印证这句话的人物。87编剧大约是从流落风尘出发,联想到"寒塘渡鹤影"的水面意象,便得出了一个"船妓"的结局。
这种观点细细看去其实站不住脚。
先不说"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这句词后面的脂批"一段儿女死后无凭,生前空为筹划计算,痴心不了"指出这句是泛写,没必要扣到具体人物上去--就算要扣吧,这"择膏粱"也不是湘云的专利。原著里有个傅秋芳--"那傅试安心仗着妹子,要与豪门贵族结亲,不肯轻意许人,所以耽误到如今",倒是更像"择膏粱"些。即便是十二钗中,妙玉巧姐也比湘云贴切。更不用说,脂批已经将湘云批在了"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之后,哪有反反复复折腾同一个人物的道理。
其他的论据亦然:"寒塘渡鹤影"突出的是湘云结局之"冷清",同样被脂批认为形容她结局的"自是霜娥偏爱冷"也是如此--那么弄条船来还可以理解,弄条热热闹闹的花船来是几个意思?
更别说脂批曾指湘云"是自爱所误",古人的思想不够开放,能"自爱"到花船上去的,大约要亮瞎脂大人双眼了吧。
这些我们看得出来,红学家自然也看得出来,"湘云沦落风尘"一向不是探佚学者们的主流观点,只除非是形容湘云结局凄凉贫困的时候拿出来演绎一番。比如刘心武写湘云嫁宝玉的时候就演绎了一段妙玉救风尘的戏码。
那么为什么87红楼要用这个结局呢?我们不妨看看湘云其他可能的结局是什么了。
从探佚角度看,湘云基本是个大坑,她的结局信息虽然很多却零散,是重要人物中分歧最大的。早年考证出来的许多"旧本"声称她最后穷困潦倒,"仍归宝玉",但这些本子基本都圆不了宝钗的存在,只好让宝钗难产去死,却又和脂批透露的结局违背。考虑到<红楼梦>本来是从<风月宝鉴>中搬过来的,期间经历数次大规模情节调整和改动,而湘云很可能是一个原型极为明确的人物(比如脂大人本尊),作者对于这个人物的故事反复不决,亦是寻常。
作者的未定之心到了后世读者这里就成大麻烦了,人人都能找到证据,人人都无法说服别人。回观87红楼团结的那些红学家平日的言论:周汝昌是湘云铁粉,坚决不同意湘云嫁卫若兰,一定要她嫁宝玉;蔡义江要让湘云嫁卫若兰之后夫妻分居,终身不得相见;其他一些人要让湘云先嫁卫若兰,再倒霉穷困,最后和宝玉私奔;还有些人干脆不同意湘云的婚姻失败了,他们说湘云是幸福的,所以才"乐中悲",要是不幸福就叫"乐后悲"了......基本上在"白首双星是结婚还是离婚";"湘云老公是卫若兰还是宝玉";"湘云是守寡还是守活寡";"湘云跟宝玉最后到底走没走到一起"这几个八卦话题上,红学家们从未达成过一致,而且越吵越乱,越吵分支越多,加上各种无良索隐党乱入,场面已经失控很久了。
87红楼推翻程本后40回,以后世红学家的理解重新撰写结局,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外界的困难倒是其次,真正的麻烦在于这些研究结局的老先生们平日里多半也只想过"某人结局当如何",要叫他们把所有人物的命运综合起来,来一次全局推演,还要让情节逻辑对榫,这就坑了;别说曹老师和脂大人还打了那么多似是而非的埋伏,专等着那细节能不能一一对号。
情节越多,需要推演的细节越多,老先生们被曹脂二人坑死的可能也越大。因为主线没有矛盾而走到一起的红学家们,在这些细节上会产生多少矛盾意见,惹出多少口舌,简直是细思恐极。所以你会发现有一些人的结局似乎是清楚的,但在87红楼里并未详述。比如李纨贾兰母子,比如妙玉。
所以我们发现,编剧对红学家们能达成一致的,多细的细节都还原了(比如<十独吟>这种细节,竟然还诚诚恳恳地仿写了两首出来,简直太敬业了);对不能达成一致的主线细节(好在主线提纲是没有争议的),则简笔带过,比如林妹妹到底是怎么死的;而对于不能达成一致的非主线情节,则竭力避免涉及,以免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和争论--比如李纨,妙玉,即便身为12钗,也被含糊了过去。
回到湘云身上,87编剧以一个尽可能简略而悲惨的定格作为结局,不去讨论湘云那场不幸的婚姻,实在是唯一的选择--横竖这不伤害主线推进,总好过投拍之前先花十年时间让红学家们掐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