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为什么要打倒罗瑞卿?实际上他并未明确表态?
山南慕北 2016-12-22
林彪应该是文革中毛泽东最信任的人之一了,而罗瑞卿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部下,然而罗瑞卿却在文革中被批斗,林彪成了打倒罗瑞卿的重要人物。
1965年11月10日,杨尚昆突然被免去中央办公厅主任。同一天,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文化大革命”拉开序幕,林彪对此一无所知。但“好几个同志”提议林彪向毛泽东报告罗瑞卿的问题,林彪却一直压着,看来这都是毛泽东的战略部署。11月30日,林彪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让叶群转交,并带去揭发罗瑞卿的一些材料。信中林彪强调自己只是“中转站”。
林彪未出山前,不是毛泽东到林彪那里,就是林彪到毛泽东那里。而这次毛泽东要整罗瑞卿,却完全不与林彪通气。林彪摸不清毛泽东的意图。所以林彪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说,“如果主席找我面谈,我可随时到来。”可是毛泽东始终没有找林彪面谈罗瑞卿的问题。至于叶群在毛泽东那里谈了那么长时间,林豆豆在她的申诉材料中有详细披露。是毛泽东问东问西,引出了罗瑞卿与林彪关系不睦的由来,打开了叶群的“话匣子”。
林彪一向与人为善。战争年代如此,解放后仍然如此。20世纪60年代初,林彪对军队的政治工作不满意,把总政主任谭政降为副主任,并没有一棒子“打死”。“文化大革命”中,除了不得不对被打倒的某些人表态外,林彪几乎没有直接出面点名,这与江青、康生,甚至周恩来,都有明显的区别。不仅如此,林彪还尽力保护自己的下属。
在罗瑞卿的问题上,林彪也是与人为善的。从林彪内心说,罗瑞卿有能力,又肯干,他是不愿意把罗瑞卿拉下马的。可是罗瑞卿惹了众怒,“几个重要的负责同志”向林彪告状,林彪不能不对罗瑞卿进行严厉的批评,但批评不等于打倒。
诚然,参加上海会议的军队将领如叶剑英、杨成武等知道上海会议是针对罗瑞卿的,叶剑英给很多人打了招呼,也与林彪也交换过对罗瑞卿的不满。林彪知道上海会议是针对罗瑞卿的,据邱会作回忆,林彪对他和李作鹏说,罗瑞卿的问题由中央解决。但是,毛泽东是否会像1959年庐山会议打倒彭德怀一样,把罗瑞卿打倒,林彪并不知道。在1965年上海会议前,毛泽东没有和林彪见面,毛泽东在接见叶群时,也不可能把打倒罗瑞卿的意图告诉叶群。毛泽东要如何处置罗瑞卿,是打倒还是虚晃一枪,林彪和所有军队领导人一样,都不知道。
历史事件要放在当时看,而不是事后。上海会议后当然都知道罗瑞卿被打倒了,而上海会议前,正像林豆豆所说,林彪、叶群不知道上海会议整罗。虽然林彪通过叶群向毛泽东报送了揭发罗瑞卿的材料,表面是罗瑞卿是要挨整了。但有高岗、彭德怀的前车之鉴,实际上毛泽东到底要整谁,林彪、叶群心中无数,没准最后挨整的是林彪自己。
林彪的担心不无道理。
谁能忘记高岗和彭德怀的下场呢?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让高岗搜集打倒刘少奇的材料,没想到辛苦搜集材料的高岗被打倒了,而后来刘少奇却升了国家主席,与毛泽东平起平坐。1958年3月成都会议,毛泽东让彭德怀召开军委扩大会议,批评总参谋长粟裕三次擅权的错误。粟裕没有作组织结论,调到军事科学院当叶剑英的副手,黄克诚接任总参谋长。一年后,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黄克诚被毛泽东革职。
1965年12月2日,林彪报送《中共兰州军区委员会关于55师紧急战备中突出政治的情况报告》,毛泽东在批示中说:“……那些不相信突出政治,对于突出政治表示阳奉阴违而自己另外散布一套折中主义(即机会主义)的人们,大家应当有所警惕。”林彪看到毛泽东的这个批示,心中能不忐忑吗?毛泽东没有点名,是仅仅把矛头指向罗瑞卿吗?林彪一向认为“折中主义”没有错,虽然他积极主张突出政治,但毛泽东会不会“倒打一耙”?毛泽东让叶剑英、杨成武等几个人找林彪谈罗瑞卿的问题。林彪不得不让叶群搜集罗瑞卿的材料,至于最后被打倒的是罗瑞卿,还是搜集罗瑞卿材料的林彪?林彪心里并没有底。叶群当然不希望林彪倒台,所以她在毛泽东面前拼命表现,在上海会议上按照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安排发了言,试图与罗瑞卿划清界限。以致使人感到叶群代表了林彪。
对中央会议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只有重要发言才会被整理成会议文件,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党。如果叶群在上海会议上的发言十分重要,为什么不作为上海会议的文件下发?仅仅拿叶群不同意说不通。叶群再不同意,总不能违抗“组织”吧?
事实上,对于上海会议倒罗,林彪既没有出面发表指示,也没有亲身与会,这不正表明了林彪的态度?否则他至少会像庐山会议批彭德怀那样站出来说话、表态。
总之,打倒罗瑞卿与林彪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