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和孟小冬为何离婚? 孟小冬再嫁杜月笙
彼岸花开 2016-12-21
梅兰芳孟小冬
她1927年与梅兰芳结婚,几年后离异。1949年离沪赴香港定居,1950年与杜月笙结为夫妇。1977年在台北与世长辞。
出身梨园世家的孟小冬自小生得聪慧秀丽,1925年她离开上海初闯京城时,正值18岁青春妙龄。
她频繁演出于京、津两地,参加坤班演出。她明慧照人,台风演技竟能与当时的著名男角老生相比,一时成为风靡九城的红角。
孟小冬扮老生扮得像,与之相对的,梅兰芳是扮花旦的佼佼者。
一个是伶界大王,一个是坤伶须生泰斗,一个如日中天,一个光艳烁人,可谓旗鼓相当。两人形成了打对台的局势,双方营业额不相上下。而且两人在堂会中不断合作,同台演出《梅龙镇》、《四郎探母》等,后来又一度在开明大戏院联袂演出《二进宫》。
二人本是梨园同行,相互钦羡,惺惺相惜;不断的合作又使二人加深了解。就这样,原本因戏生情的两人,终于将感情从戏里蔓延到了戏外。
在结婚之前,孟小冬有过犹豫,因为梅兰芳此刻已有两房太太,发妻王明华和继室福芝芳。
为使孟小冬安心,梅兰芳告诉她说,自己幼时曾过继给伯父,可以娶两个夫人,两个夫人平起平坐。而当时发妻王明华已肺病在身,恐不久于人世。这样,孟小冬嫁过去之后,便和福芝芳平起平坐。当时深爱着梅兰芳的孟小冬,答应了。
现在再来看孟小冬当时的决定,这样一个骨子里充满傲气的女人,居然甘愿忍辱负重,暂居他人檐下,可见她对梅兰芳用情之深。
可是这份情谊,最终还是被辜负。
梅孟二人的感情出现嫌隙的原因是发生在1927年的一起“血案”。
北京城防司令的儿子王惟琛,是孟小冬的狂热粉丝,暗恋孟小冬多时。在得知孟小冬嫁给了梅兰芳之后,难压心中怒气,带了一把枪来到了梅家会客厅。
阴错阳差,王惟琛开枪错杀了梅兰芳的好友、《大陆晚报》的经理张汉举。可怜张汉举在这场不相干的爱情纠葛中成了冤死鬼。
这场枪杀案,给处于甜蜜期的梅兰芳孟小冬带来了巨大影响。受到舆论影响,梅兰芳离开北平,暂居上海,他和孟小冬见面越来越少。
枪杀案只是梅孟二人分手的导火索,真正导致孟小冬决绝离开,发誓“一辈子都不会再与梅兰芳相见”的深层原因,恐怕是名分问题。孟小冬从未踏进过梅府一步,她一直被梅兰芳安排在其他地方生活。梅兰芳一直没有能做到自己对孟小冬的承诺。
孟小冬经此打击,痛不欲生,一度于天津居士林皈依佛门。
"从此不见梅兰芳"这句誓言,孟小冬更是坚守了一生。她说:“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
1936年,孟小冬应杜月笙的邀请为黄金大戏院揭幕剪彩,其后在此演出20余日。因为密友姚玉兰的关系,演出期间孟小冬理所当然地住在姚玉兰处,这样孟杜的接触就频繁起来了。
抗日战争中,杜月笙移居香港。孟小冬回到北平,正式拜余叔岩为师,一边照顾师傅一边继续进行演艺苦练,终于执余派之牛耳。远在香港的杜月笙,一直惦记孟小冬。
1946年,抗战结束后杜月笙返回上海,又写信给孟小冬,催其南下。孟小冬由于想念姚玉兰,也就不再推托。杜月笙对孟小冬关爱有加,终于打动了孟小冬的心,二人开始同居。
此后孟小冬和杜月笙又经过一番波折终于在1950年团聚香港。此时的杜月笙已经久病缠身,孟小冬像照顾自己的师傅一样悉心照料杜月笙。
1950年,杜月笙不顾家人的阻挠,坚持要与孟小冬补行一次婚礼。婚礼当晚, 63岁的新郎杜月笙下了他那几乎离不开的病榻,穿起了长袍马褂,头戴礼帽,坐在手推轮椅上被推到客厅,由人搀扶与42岁的新娘孟小冬正式完婚。
次年,杜月笙去世,孟小冬在潜心带徒中度过了余生。 1977年,孟小冬于台北逝世,享年70岁。
梅兰芳给了孟小冬承诺却不能兑现,最终伤了孟的心。而杜月笙没有过承诺,与孟小冬生活几年后才给了她名分,但孟小冬一直悉心照料久病缠身的杜月笙,丝毫没有怨言。
可见承诺一旦说出口就该兑现,而孟小冬刚烈坚毅的性格,也值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