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亮
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他是吴大帝
孙权与潘皇后的第七个儿子,252年孙权去世后即位,258年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260年,孙亮因被诬告而自杀(一说被毒害)。
早年经历
孙亮字子明,孙权的小儿子。孙权年岁已高,而孙亮是最小的儿子,故此对他特别疼爱。孙亮的姐姐全公主,曾经诬陷太子孙和及其母亲,心中一直不安,因此想依赖孙权爱孙亮的心意,多次称赞全尚的女儿,劝孙权给孙亮纳娶此女。
公元250年(赤乌十三年)太子孙和被废,孙权于是立孙亮为太子,以全尚的女儿为太子妃。
公元251年(太元元年)夏,孙亮的母亲潘氏被册立为皇后。当年冬天,孙权重病卧床,征召大将军诸葛恪为太子太傅,会稽太守滕胤为太常,一道受诏辅佐太子。公元252年(太元二年,建兴元年)四月,孙权去世,太子孙亮继位登基,大赦全国,更改年号。
登基
公元252(建兴元年)闰月,任命诸葛恪为太傅,滕胤为卫将军兼职尚书事,上大将军吕岱为大司马,各在位的文武官员都晋爵加赏,闲散官员加升一级。
同年冬十月,太傅诸葛恪率军堵拦巢湖湖水,修筑东兴城,派将军全端守西城,都尉留略守东城。十二月初,大风雷电,魏国派遣将军诸葛诞、胡遵等率领步、骑兵七万人围攻东兴城,将军王昶攻打南郡,毋丘俭进军武昌十日,诸葛恪派大军迎击敌兵。十四日,大军抵达东兴,与魏军交战,大败魏军,斩杀魏将韩综、桓嘉等。此月,雷雨,武昌端门遭雷击起火,改建端门,内殿又遭雷电火灾。
公元253年(建兴二年)春正月二日,孙亮册立全氏为皇后,大赦。二月,吴国大军从东兴撤回,孙亮大加封赏。三月,诸葛恪率军伐魏。夏四月,吴军围攻新城,瘟疫流行,兵卒死亡过半。秋八月,诸葛恪率军退还。由于吴军战败,伤亡惨重,朝野对诸葛恪怨声载道。卫将军孙峻在得到孙亮的同意后,发动政变,杀死诸葛恪。其后孙峻出任丞相大将军,封爵富春侯。十一月,有五只大鸟出现在春申,次年,改年号为五凤。
孙峻的地位并不稳定。在他杀诸葛恪后,有多人想暗杀孙峻,但最后均事败被迫令自杀或处死。
公元255年(五凤二年),孙峻带兵与魏国于淮河一带交战获胜,魏将文钦投降。次年,孙峻派遣吕据等将领进攻魏国,但孙峻在战争期间病逝,由从弟孙綝接掌权力。大司马吕岱亦于是年去世。不久,又一次政变爆发,骠骑将军吕据等人不满孙綝的继任,要求封滕胤为丞相。孙綝没有理会他们的诉求,转封滕胤为大司马,吕据遂与滕胤密谋推翻孙綝,但最终失败被杀。另一位将领王惇也密谋杀死孙綝,亦事败被杀。
公元257年(太平二年),孙亮亲政,但施政常被孙綝的掣肘。孙亮对孙綝的独断专行甚为不满,于是暗中与全公主、太常全尚、将军刘承谋划准备诛杀孙綝。又征召兵家子弟十八岁以下、十五岁以上者,得三千余人,拔选大将的子弟年轻有勇力者作这些人的将帅。孙亮说:“我建立这支军队,是要与他们一起成长。”天天在皇苑里操习。
同年,魏国的诸葛诞在寿春发动叛乱,把儿子诸葛靓送到吴国做人质。孙綝派兵协助诸葛诞但最终失败。一些参战的将领因为怕被孙綝杀死而投降了魏国。
去世
公元258年(太平三年),孙綝发觉孙亮想杀死自己,于是率领部曲抓捕了全尚,派其弟孙恩杀了刘承,率军包围皇宫,废孙亮为会稽王,改立孙权六子琅琊王孙休为帝。又派中书郎李崇带兵进宫,夺取了印玺,逼迫孙亮夫妇离宫,由将军孙耿押送到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居住,时年仅16岁。公元260年(永安三年),孙亮的封地会稽传出谣言,说孙亮将返回建业复辟;而孙亮的侍从亦声称孙亮在祭祀时口出恶言。
经审判后,孙亮再被贬为候官侯(候官,今福建省闽侯县),且将他遣送回封地,孙亮后丧命于途中。据相关记载,孙亮可能是自杀,也可能是被孙休派人毒死的。时年仅16岁。西晋太康年间,前吴国的少府卿戴显上奏请求将孙亮安葬,于是迎回孙亮的遗骨葬在赖乡(今江苏溧水)。
人物评价
陈寿:“孙亮童孺而无贤辅,其替位不终,必然之势也。”
王嘉:“孙和、孙亮、
刘备,并惑于淫宠之玩,忘于军旅之略,犹比强大魏,克伐无功,可为嗟矣!”
卢弼:“亮在位七年,即位时年仅十岁。孙权立此幼子当国,可谓老耋昏聩矣。亮为会稽王三年,废为侯官侯,自杀,死时年十八。如不立为帝,或不至速死,可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