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耿飚
耿飚曾经担任过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央军委原常委、秘书长等职位,他也是我国唯一一位没有被授予解放军军衔的国防部部长。尽管如此,耿飚还是一个细心的人,他曾提醒
周恩来总理出访印度时不要去印度总理的家乡,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周恩来给耿飚的三句“政治心得”
《周恩来传》在叙述周恩来提请职务变动一事时,是和“
林彪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一事相接叙述的,这种叙述手法,正是刘知几所谓的“用晦”,读史者不可轻忽。
周恩来5月底含蓄的辞职请求,被6月9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拒绝了。但林彪备而未用的含义还是很明显的。
至此,
毛泽东对
陈云、周恩来的批判才告结束。但对周恩来而言,影响至为深刻。从此,周的行事更定位于一个“事”字——执行者的地位,他以及国务院决不搞“政治设计”,对于有关诸如建设规模、速度等方向性问题,再难以表达不同意见;也正是这种“执行者”定位,才令国务院在“文革”中得以维持正常运作,而书记处反被取消。另一方面,周恩来也从此不再轻易提出职务变动问题,哪怕1973年11月在“批周会”上被指“犯了投降主义错误”,也不退步。就像他于1974年1月向耿飙说的:“我送你三句话。第一,人家要打倒你,不论他怎么打,你自己不要倒;第二,人家要赶你,不管他怎么赶,你自己不要走;人家要整你,不管他怎么整,你自己不要死。”
看来,这正是他的政治心得啊!
耿飚的心细不止体现在小事上。1956年底,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访印度、巴基斯坦等亚洲五国。行前,耿飚向周恩来提了一个建议:“如果印方邀请您到尼赫鲁总理的家乡访问,最好别去。”周恩来问为什么,耿飚解释:“据我所知,尼赫鲁的家乡在克什米尔南部印度实际控制区,您如果在尼赫鲁的陪同下到他的家乡访问,就会造成中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支持印度、反对巴基斯坦的误解……”周恩来听后,称许耿飚提醒了他,提得好。此后,印方果然提出类似邀请,但被周恩来婉拒,由此深获巴基斯坦方面的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