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章帝刘炟简介 汉章帝刘炟是合格的君主吗?
彼岸花开 2016-12-13
汉章帝
汉章帝简介
汉章帝刘炟(57年——88年4月9日),他是汉明帝刘庄的第五个孩子,母亲是为贾贵人,虽然不是长子,但是汉章帝还是极为幸运被立为皇太子,立为皇太子时,他才仅仅三岁,因为汉朝独尊儒术,因此在对皇子的教育问题上,皇帝会挑选精通儒学的老师,教给皇子儒学,这位刘炟的性格影响很大,很多年传统的儒家教育,使得刘炟年少宽容,因而很受父亲汉明帝的器重。
永平十八年,汉明帝去世,皇位的继承者刘炟,在父亲死后就承担起了维护好一个国家的使命。19岁的汉章帝,在朝堂之上,面对众人的跪拜,他毫不畏惧,作为一位年轻的君王,他无疑要面临权威的考验和质疑,但是事实证明,年轻并没有阻挡汉章帝进取的步伐,相反,一个国家正需要这样年轻的生命注入鲜活的元素。
史称汉章帝忠厚仁义,笃于亲系,因为从小就受到儒家学说的影响,“温柔敦厚”、“仁人爱人”,汉章帝从小到大就是一个好说话的帝王,于是在上台后不久,他就大赦天下,对刑罚也比较宽松,他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很有建树。汉章帝的一生是极为短暂的,只活到了而立之年。正处盛年就早早逝去,而他自己的帝业正是巅峰时期,却戛然而止,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
在位时间并不长的汉章帝,比起很多不作为、昏庸无度的帝王来说,不知道甩了他们几条街,后世的很多人都对他称赞有加,说他是一代明君,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汉章帝是明君而非昏君呢?
政治上,汉章帝的政令刑罚的确也是比较宽疏。历朝历代都会出现贪污、腐败,这是没有办法杜绝的现象,古代对贪官的惩罚是,不仅要罚款也要禁锢其家族的仕途,三代之内不得为官,到了汉章帝则废除这项制度,汉章帝对官员和贵族的赏赐都是极其大手笔的,但是这政策虽然让很多人都为皇帝尽心竭力付出,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皇帝赏赐得太多,超过了限度,造成国家财政的困难,皇室没有了财政保障,最终还是会从农民头上搜刮,所以这是仁政的弊端之一。
汉章帝为政如何
汉章帝为政如何
汉章帝在位期间,行宽厚之政,除去以往一人犯谋逆等大罪则亲属皆受牵连的禁令。命罪人减刑迁到边境地区。禁用酷刑,以尚书陈宠之议,除刑罚残酷的条文五十余条。禁盐、铁私煮、私铸。注重选拔官吏,以得廉能之吏为政治清明的保证。打击豪强地主兼并土地,采取优惠政策募民垦荒,鼓励人口增殖,减轻徭役赋税。
文化上,自小就受儒家教育成长的汉章帝,自然会格外重视儒学的发展,建初八年,他选拔很多优秀的人才到皇宫中,受学《左氏春秋》、《谷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等,让其互相交流、讨论,并把讨论的过程及其结果详细记录,是继董仲舒以来儒家神秘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这一时期汉章帝还派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诸部归服,中央政府在该地建立都护府。但是,边疆民族众多,自古以来就是个烫手的山芋,要想控制西域,北边又有强敌匈奴,置之不顾,如若匈奴和西域各地区联合起来,对付汉王朝,又是极危险的,汉章帝举棋不定,大臣们也有争论。最后,碍于人力物力的限度,汉章帝最终还是放弃了西域,诏令滞留西域的汉朝人员回国。
班超作为东汉的驻外使臣,在疏勒国居住有些年头的班超竟有些不舍,他收拾好行囊准备回到自己的国家,听说班超要回国,疏勒国人民惊惶不安,因为班超对付匈奴有办法,班超一走,又要永无宁日了。于阗人民闻讯都不让班超离开,班超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是好,念在与西域各国的友好感情上,他上书请求皇帝留屯西域。汉章帝同意了班超的请求。班超在西域团结各族人民,有效地遏止了北匈奴的侵扰,西域各国都很喜欢班超,班超作为东汉王朝的外交大臣,为以后的东汉政府再次打通同西域的密切交往铺平道路。
汉章帝其性格虽豁达大度,再加上他从小便受儒家学说思想影响,又是温吞柔软的。他延续了祖父刘秀的治政方案,对百姓十分的看重,广开谏言,但因为性格柔弱,容易受人摆布,在对抗西域的大思想上,他选择了放弃,在后宫中也一直风波不断,于是这一时期,外戚很肆虐地干涉朝政。他还很有才华,极其热爱书法,后世流行的“章草”,据说就是由于汉章帝的爱好而形成的一种书体。
汉章帝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并且“好儒术”,使得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出现过短时间的繁荣。作为东汉帝国的第三位皇帝,显然不是最优秀的也不是亡国之君,汉献帝才是东汉最后一位君主。刘炟比其他的明君或许差了一点,总体上还是个合格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