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镇冰后人 萨镇冰是最窝囊的海军上将?
山南慕北 2016-12-05
![萨镇冰](https://www.lssjt.com/uploadfile/2016/1205/20161205043807236.jpg)
萨镇冰
萨镇冰后人
萨镇冰的儿子萨福均,1886年12月17日出生,祖籍福建福州。因为萨镇冰的忙碌,这个孩子一直被寄养在外公家。1898~1903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1903随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密苏里州圣刘易斯举办的刘易斯安娜贸易展销会;1906~10普特大学获工程理学士(一说是就读于印第安纳州波顿大学土木工程系)。1909年(或说是1910回国),萨福均参加近代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设计和建造的我国第一条自建铁路———京张铁路的工程建设。1912任广汉铁路局助理工程师,1913转川汉铁路宜贵路段;1917又转川汉的汉宜路段;1918~19为云南省国陂铁路公司负责承建支线工程;1919~22入交通部工作,1922任汉口平汉铁路局路基开辟工程指挥长助理;1924任胶济铁路局总工程师;1924再度回交通部工作;1930胶济铁路局管理局局长;1935南京交通部工程局局长,1934曾巡游与访问欧美诸国进行考察。 萨福均回国后,历任粤汉、川汉铁路工程师,云南个碧铁路总工程师,南京铁路铁道部参事兼管理司司长、工务司长,铁道部路政司司长、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部长等职务组成了萨福均自己的奔波于国内各地的生活。1948年3月30日,萨镇冰90岁生日,萨福均带着夫人商子玉和儿子萨本远回福州为老人祝寿。小住十几天后,萨福均夫妇、本远就又分别去了成都、北平,继续各自的工作。这一次成了一家三代的诀别。之后,萨福均和萨本远去了美国。
萨镇冰的侄孙女沙本,原名萨本琼,1929年出生于福州,现住兴达公寓,是国家一级演员。
萨镇冰是最窝囊的海军上将?
自1911年起,萨镇冰的下半生可以用一词来形容——碌碌无为。1911年萨镇冰52岁,正是政治、军事上的黄金年龄,加上前清海军总司令的身份,此时他在军中的地位,仅仅稍逊于同样52岁的袁世凯,其它如吴佩孚、段祺瑞、张作霖、曹锟等人在当时都属后生小辈。但在民国的纷争中萨镇冰却无所作为,人气江河日下,被这些后生小辈一个个反超。虽然海军地位不如陆军是因素之一,但正所谓性格决定人生,萨镇冰的一生正是败给他自已。萨镇冰生性怯懦守旧、跟不上形势,强烈地怀念满清时代,又缺少一种刚烈的军人气质,缺乏一种把握全局的能力,他只适合和平时期论资排辈按部就班的升迁,而不适合应对乱世时期错综复杂的形势。这使得萨镇冰无法在民国时期混出名堂,成为一个有影响力之人。
由于在国民革命时期的不光彩经历,以及性格的懦弱,能力上的欠缺,使得蒋介石一直对萨镇冰持有鄙视心理。1935年起,蒋开始对资深军人绶衔,绶衔标准更侧重于各人能力、才干、以及曾经拥有过的实力,而并不考虑是否曾经反国民革命或反蒋,诸如吴佩孚、曹锟、刘湘等早期军阀,李宗仁、白崇禧、冯玉祥、阎锡山、韩复渠等实力军阀,纷纷都被追绶或绶予一级上将或二级上将,而资历最深的萨镇冰却迟至1946年才仅被绶予上将军衔,且已是87岁高龄,这足以说明在蒋介石及国民政府眼中,萨镇冰是一个窝囊无用之人。
新中国成立后之所以要掩盖萨氏的不光彩经历,转而突出他爱国忧民、热心慈善事业,其实原因只有一个:萨一生都在反对国民党,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已的朋友。萨1949年拒绝随蒋赴台,留在了大陆,并发表文告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从此萨镇冰就被新中国历史学家们给予了极大的照顾,避短扬长被塑造成中国海军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一位历经清朝、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以及新中国的“五朝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