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低调的开国上将周士第 周士第儿子回忆自己的父亲
彼岸花开 2016-11-23
周士第
在位于琼海市嘉积镇万石坡的周士第纪念馆,记者体会到了这种低调,但也感受到了不同凡响的“高调”。
功勋卓著低调“还家”
周士第将军纪念馆馆名由江泽民题写,原位于嘉积镇不偏岭上,于1995年建成。为给东环高铁项目让路,该馆迁往位于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东侧的现址。其主体工程于2010年9月建成,目前已投入700多万元。
“军政兼优”“战功卓著”……在展览厅里,挂着江泽民、李鹏、刘华清、迟浩田等人的题词,对周士第备加赞誉。
黄埔军校洗礼、铁甲车队锤炼、北伐先锋、参加南昌起义、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驰骋冀中、逐鹿晋北晋中、攻克太原、挺进大西南、主政成都、建设国防……浏览展厅中的这些大字标题,便能粗略把握将军南征北战、策马沙场的人生轨迹。很难想象,被称为“战功卓著”的将军竟是一个低调的人。
不过,将军又确实是个低调的人,即使是在他去世之后。纪念馆的院子里,长着一颗青翠的小松树。松树根下的泥土中,安放着将军的骨灰。将军骨灰从八宝山革命公墓移葬于家乡的土地,没有墓,也没有墓碑。小松树旁只立着一块牌,上书:“周士第将军骨灰安葬处”。周坚告诉记者,这样做正是遵从了将军生前的一贯风格:低调、不麻烦别人。
为建纪念馆而几次接触过周坚的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崔修建说,周坚为人与其父十分相似,个人生活简朴,在建设纪念馆上从不对琼海市政府提任何要求。
模范参谋低调配角
1940年,八路军总部发动“百团大战”。接到命令后,一二○师师长贺龙心里暗暗着急,因为在这关键时刻,唯独缺了老搭档、师参谋长周士第。此时,周士第正在延安治病。
没想到,周士第奇迹般地出现。他提前归队,抱病参战来了。
三五旅、独一旅袭击敌据点,工卫旅、独二旅阻击援兵——周士第一一道出他的谋划。原来,他在病床上并没闲着,早就掌握了作战信息,在归途中便打好了作战图草案的腹稿。百团大战中,一二○师取得了重大战果。百团大战后,周士第晋升为晋西北军区参谋长。
从1924年到1950年,在长达26年的战斗生涯中,周士第担任参谋长的时间约有10年,他也因此被人称为“军师爷”。徐海东、程子华、贺龙、关向应、徐向前,这些先后担任过周士第所在部队正职的首长,以及那些和他合作过的人,都一致称赞他是模范参谋长,认为他思维缜密、业务水平高、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一个优秀的参谋长不仅要胸有韬略,还要甘当配角,不居功,不诿过。海南日报报业集团老干部办公室主任黄宏良1992至1993年在琼海挂职当县长助理、市长助理,在筹建周士第将军纪念馆时和周家人多有接触,对周士第的生平也作了些研究。他认为,低调的周士第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说,1949年,周士第带领第十八兵团攻入大西北后,在汉中参观了张良庙。西汉这一著名谋臣那种不图名、不争利的品格在将军内心引起了很大的共鸣。
北伐老兵低调上将
“戎马四十年,陷阵何止千,敌人未灭净,斗志更强坚。”这是周士第作于1964年的一首诗,题目是《一个兵》。是的,虽然早就被授衔为上将,但将军一直把自己当作一个兵。
1924年5月,当将军跨入黄埔军校时,校门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就对他产生了强烈的思想震撼。他曾说过,兵,乃保家卫国之士、杀敌平寇之丁,升官发财,贪生怕死,自然统统不应与他有缘。从此,将军就用一生来实践这个“兵”字。
周士第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是中共直接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装铁甲车队的副队长、队长,他参加了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南昌起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第一任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背负着这么多“第一”和殊荣,将军却从不摆老资格,对同事谦和,对下属宽容。周强告诉记者:“别看我父亲长相威严,却是个和蔼的老头。”
1926年,叶挺独立团开赴湖南为北伐先锋,而周士第则率领第一营走在先锋的最前面,人称“北伐先锋的先锋”。在攻打汀泗桥、贺胜桥时,他身先士卒;在攻打武昌城时,他带头留下遗书,表达了为国捐躯的决心。那是何等慷慨激昂,何等高调!
“父亲是个很低调的人,解放后人们问到这段历史时,他总是只向人介绍叶挺,很少提到自己。”周坚说。
抗日战争时期,周士第迎来了人生事业的第二个高潮。1939年,他协助贺龙、聂荣臻发动黄士岭战斗,击毙号称日军“名将之花”的中将级指挥官阿部规秀;他在晋绥地区参与领导的“挤敌人”斗争,摧毁了日军一个又一个据点,挤走了侵略者,恢复了原有的老区阵地,被树为典范,得到毛泽东同志的表扬。
解放战争中,胆大心细的他协助徐向前指挥太原战役,率部用4个半小时攻入太原城,歼敌12.4万人,打破了阎锡山所吹嘘的“不可战胜”的神话。紧接着,他又率部进军大西北,与“西北王”胡宗南激战5昼夜,全歼胡部4万多人,结束了胡宗南在大西北13年的反动统治。
战绩如此辉煌,将军却保持着低调的风格。“他的事从来不和家人说,”周坚告诉记者,儿女们曾劝将军,要帮他系统地留下些文字记录,并承诺不公开发表,但将军总是打马虎眼:“再说吧。”
周士第生活特别朴素。组织上曾经安排他搬到大水车胡同,他过去一看,里面有假山有流水,便马上拒绝说:“这不是我住的地方。”
提到周士第,虽然周坚说得最多的是低调,但当记者请他说出其父的最大特点时,他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智慧!”
或许,低调正是一种智慧。
开国上将周士第自23岁离乡后便再也没回来过,在他去世后,终于魂归故里,长眠在这片养育了他的土地上。
1923年,他决意北上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这是他第一次离家远行。行前,他在家里的一堵墙上题了一首改编的诗:“男儿立志出乡关,若不报国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
在周士第的家乡、琼海市中原镇新昌村,周士第的侄孙、63岁的周廷会带着记者来到当年那堵墙的原址。旧墙已不在,墨迹更无从寻觅,但抚摸新墙,仍能感受到将军“若不报国誓不还”的英豪之气。
将军题诗时也许不会想到,多年后,虽然他已经“报国”,但自那一次离家一直到去世,他都未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这是让他到临终时都引以为憾的事。
其实,1963年,他差一点成行。那时,他因病在广东省从化县疗养,离家很近。
今年85岁的老干部何如伟还记得很清晰,那是1963年春节前后,作为万宁县委第一书记的他到从化参加培训。因为曾任琼海县县长,同时对将军也神往已久,当何如伟听说将军也在从化时,便邀上一同受训的琼海县委第一书记前去拜访将军,同时想顺便请将军回家乡海南走一走。
何如伟说,见到将军,他有3个“想不到”:一是想不到将军身材这么高大(将军的次子周强告诉记者,将军身高1.77米);二是想不到将军离家这么多年,还会说家乡话;三是想不到将军性情那么温和。
见到家乡来人,将军和夫人张剑都显得很高兴,拿出潮州柑和花生,热情招待何如伟几人。
为了促使将军成行,除了正式提出邀请外,何如伟还采用了激将法。他对将军说:“你看,我和庄田将军都去过你家,你自己的家你就不想回去看一下?”将军笑道:“我也想啊,可惜现在在养病,无法动身。”接着,又补充道:“等我身体恢复后,争取回一趟。”
为此,将军还作诗3首,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周士第将军纪念馆,记者看到了这3首诗的手稿。在《海南岛》一诗中,他把海南岛和台湾岛比作“祖国两眼睛”;在《故乡》一诗中,他流露出对家乡新变化的喜悦:“离乡40年,于今物物新。”在《故园》一诗中,他把海南的山水融入笔端:“九曲河水流福利,六连岭花永芬芳。”
将军虽然双脚不能踏上故土,但内心一直关注着家乡,时不时托回乡的老乡到他家里代为看望亲人,带回些钱物。周廷会告诉记者,1973年14号强台风中,周家祖屋倒塌,周士第先后两次共寄回800元用于重建家园。
周强告诉记者,将军身上还保留着家乡人的一些特点,比如爱吃鱼、爱吃白斩鸡。“父亲和我们说起故乡,说得最多的是孔明灯。有时我们会问他老家离海近不近,他说:‘三十里,跟这儿到颐和园差不多’”。周强还说起一件趣事:“父亲说话时带些乡音,我们小时老爱故意模仿他,把‘解放军报’说成是‘改放军报’。”
将军虽然心念家乡,但在位时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退休后身体一直不好,到底未能成行。将军长子周坚说,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父亲特别不愿麻烦别人,毕竟是个上将,回趟家会让不少人跟着忙碌的。
1979年6月30日,将军因病在北京去世。
将军“回到”故里是在1995年8月1日,在周士第将军纪念馆落成之际。此时,距他离家已过了72年。他的骨灰从八宝山革命公墓移回故乡安葬,他的600多件遗物也随他从北京运回琼海。“埋骨终得桑梓地,英魂安处是青山。”将军若有灵,不知会不会再次改写那首诗。
“男儿立志出乡关,若不报国誓不还。”在周士第将军纪念馆,立于底下埋着将军骨灰的青松前,念着这首诗,心中再次涌起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