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骂邓子恢“小脚女人” 毛泽东因邓子恢不认毛金花?
山南慕北 2016-11-02
邓子恢
毛泽东为什么骂邓子恢“小脚女人”
关于邓子恢那天晚上面见毛泽东的情景,邓子恢生前曾对他老伴讲过,又传给邓老的孩子们。邓淮生接受笔者采访,曾专门谈到这件事:
那天我父亲去主席那儿天快黑了,第二天天快亮才回来。因我母亲那晚一直没有睡,时间记得比较准确。父亲说,那天晚上他和毛主席讲,发展农业合作社订计划,为什么最多只能定100万个,他跟毛主席算了一笔细账,很细。他说,毛主席特别记下来,当时也算,数字算式还在报告纸的背面。改革开放后,我到中央档案馆查找父亲当年的一些资料,在毛主席的一份手写稿的反面,看到了有关农业合作社的一些数字,很可能是毛主席那晚随手所记。这两位老战友对自己的观点都觉得在坚持真理,为民请命,都丝毫不让步。母亲问父亲,快上10 个小时,你们就谈这一个问题?父亲说就谈这一个问题。你想想,谈的有多么细。细中有深吧。父亲觉得自己调查得很深很全面,毛主席和他的关系也很深很好,觉得会接受自己的意见,谁知一开会才知道完全不是那个事。母亲曾埋怨父亲,所有的人后来都接受了毛主席的130 万个农业合作社计划,你就顺水推舟接受下来就行了。硬顶,有什么好处?父亲的老秘书也觉得父亲太认真了,也不是不同意搞合作化,100 万个与130 万个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父亲觉得两者不一样,超过了现实条件定计划,就会犯“左”倾机会主义。欲速则不达。他不会那样,除非自己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认识到了就要坚持真理。(邓淮生2011 年9 月23 日口述)
从邓子恢的角度,重新回归1955 年春夏与毛泽东的争论,可能有种种坚守的理由,邓子恢的高风亮节足以叫我们每个人景仰。由此一般人都责怪毛泽东,认为邓子恢关于发展农业社的判断是对的;但从毛泽东的角度,从新中国在夹缝中战略思考的角度,从当时错综复杂的地缘环境角度,也可能毛泽东这种大国独立加速发展的战略理由,足以大过其他种种理由。周边形势急剧地不断演变,迫使毛泽东不断修改加快发展农业合作社计划,能130万,决不100万,以加快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带动城市,迅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万众一心赢得周边地缘环境相对安全的战略空间。这里面包含着举国战略与一方面战役的区别。在1955 年险恶瞬息万变的周边环境下,也可能不得不为之。况且,毛泽东当时要求中央农工部当年计划是130 万个初级社,而非要求当年发展高级社,这是今天不少舆论混淆了的。
古人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毛泽东以洞察历史把握现实的远见卓识,深谙其韵。其雄才大略,在某种意义上凝聚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精华。但其深邃性和前瞻性,当时并不被更多的人正确理解和执行,即使浴血与共的老战友也遗憾如此,更遑论他人?!这是历史真相的一个层面。另一个层面,毛泽东所坚持的大国战略被具体执行者向前冒进一步或半步,往往容易简单地衍变为某种“左”倾冒进的“原点”,至今不少人将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后期过快,多归结为毛泽东错误批判邓子恢“小脚女人”,其原因不能排除此点。历史真相的复杂性和层面性,引人三思。
毛泽东不认毛金花是因邓子恢?
1997年,前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夫人陈兰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导致毛泽东不认女儿的关键是“翁清河骗了邓老,而邓老误骗了毛主席”,但江青的存在或许是后来认亲搁浅的一个因素。
贺敏学认下杨月花后,贺子珍一直想着见她。1974年,得知杨月花来沪赴京寻亲的消息后,贺子珍一时激动万分。虽然她身体不好,而且贺敏学在福建的处境也不妙,但思念女儿的迫切心情,使她还是来到了福州。她向老熟人、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福州军区司令员的韩先楚提出要见杨月花。韩先楚作不了主,只好致电请示中央。福州军区副司令员龙飞虎向贺敏学传达了中办的决定:不要让贺子珍见杨月花。
1977年,贺敏学得到全面解放。贺子珍兴冲冲地又去了一次福建,看望兄长,特别要看看被哥哥认下的“女儿”。可这次仍遭到阻拦。1984年4月,贺子珍离开人世,此事无言落幕。